绿道建设与周边农家乐关系的思考

旬阳县农家乐发展现状的调查及思考

近几年,以“观田园风光、品民俗风情、吃乡村土菜”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在我县大量兴起,推动了整个餐饮业的发展。到农家乐,人们可以直接在果园、鱼塘、林地、田野„„,亲身体验农家生活,迎合了城市居民回归大自然的愿望。清新的乡村空气,价廉物美的农家饭菜,亲切怡人的农家小院,使农家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为了准确把握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局就此组织了专题研究:

一、农家乐的发展现状

“农家乐”的兴起,缘于久住繁华城区的人们厌倦了城市的繁杂和喧哗,渴望到山清水秀、生态环境好的地方,亲近自然、放松心情,满足对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的亲身体验。农家乐凭借地道的农家饭菜,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和秀美的田园风光及廉价收费吸引了大量游客,且发展态势看好。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旬阳有70户左右的“农家乐”,有的已经发展到相当的经营规模,形成了集吃、住、玩、会议接待为一体的旅游服务实体体系。在旅游局登记的30户中,星级以上的有11户,其中一星级5户,二星级6户,主要分布在县城周围。农家乐现已成为我县餐饮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1、发展速度较快

农家乐立足时间不长,在餐饮业中属一支新军。2001年,仅有县城周边的

三、五户,到2004年底已发展到近70户,范围也由县城周边扩充到各乡镇

2、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据调查,在全县农家乐经营户中,硬件设施稍好的经营户每月可接待客人600-1000人次,周末、节假日高峰期,每天接待人数更多,按照平均每人(次)18元消费计算,正常经营情况下每户每月营业收入可达1-1.8万元,这对普通农民家庭来讲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更是传统耕作收入所无法比拟的,同时还缓解了当地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

3、经营模式多样化

农家乐的经营模式主要有。滨江临湖式、田园风光式、花园式、观景式。旬阳是山区,江、河、湖、山自然景观随处可见,汉江两岸、达铭湖畔、太极观景台„„农家乐星罗棋布,一般是利用城郊优势,依托江湖、果园的自然特点,打造具有观赏价值的城郊花园。人工培植的乔灌木郁郁葱葱,四季鲜花不断,透过婆娑的树影,石桌、石凳相间其中,使人们在娱乐的同时,欣赏并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妙,在喧嚣都市的边缘为人们提供了难得的宁静天地,江岸湖畔还为垂钓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休闲环境。

4、经营特色各异

虽然都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品农家菜”为主,但却各具特色。如太极观景台农家乐主要是以其独特的地域让人们能欣赏到美丽的太极城全景;羊山避暑山庄是夏季避暑的最佳去处,是以自然山水为优势而经营的特色农家乐,硬件配置较好,有较宽敞的会议接待场地,可品尝地道的山珍野味;达名湖农家乐则是以水上游船快艇为主要特色的,身临其中,其乐融融;小河北周家沟、构元龙源山庄主要以游泳为主调;果园农家乐则在每年水果成熟的季节,让游客自己采摘,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神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此得到充分体现。在农家乐,人们吃的菜有灰条汗、王八叉、水芹菜、地饭、神仙豆腐、石磨磨的懒豆腐、小河鱼、土鸡、野兔、野猪肉等地道农家菜;主食是浆粑馍、玉米糁、锅盔、搅团、浆水面、手工面、麻食等,游客可以自定饮食标准;喝的是当地农民自己酿的杆杆儿酒。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方水,以“农家乐”为龙头的生态旅游建设,使我县的秦风汉韵得到充分展示。

二、农家乐壮大探秘

农家乐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是:

1、适应现实消费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一方面,生活在钢筋水泥丛中的城市人已逐渐厌倦城市中的生活氛围,渴望去感受大自然的真山真水,寻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受,在宁静、自然中彻底放松自己,现代旅游者也不再满足于普通的观光旅游,希望获得一种愉悦的经历,强调一种参与、一种体验;另一方面,由于游客具有求新、求异的心理,他们希望在安全、洁净、卫生的前提下,能有更多新奇的见闻和感受,能了解到当地特色民俗风土人情。农家乐旅游由于游客数不多,农户和游客之间通常采取一对一的服务模式,这样还可以营造出家庭式的温馨氛围,也更容易实现个性化服务。

2、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家乐旅游收费较为低廉。由于农家乐大部分是由农民利用自己闲置的房屋和生产资料所进行的经营活动,相对而言,具有投资小、风险小、成本低、见效快、经营灵活等特点,因而收费较为低廉,这对城市工薪阶层具有较大吸引力;二是交通、通讯较为方便。从目前我县农家乐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农家乐选址都在城郊结合部和旅游区附近,交通通讯较为方便,对于发展城市周边一日游、二日游,具有较大市场;三是环境优雅。农家乐一般都是依托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兴建,山水相依,对现代游客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开发以地方农副产品、土特产、民间刺绣、工艺品为主的旅游纪念品,如将核桃、柿饼、洋芋粉、板栗、农家洋芋粉条、红苕粉条、红苕干儿、熏腊肉;布鞋、小孩儿穿的绣花鞋、绣花鞋垫、绣花枕头、绣花荷包、香包;豆腐乳、豆瓣酱、豆豉等进行包装或配以竹篮柳筐呈列入销售柜台,不仅能满足游客需求,扩大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还能提高农家乐的旅游附加值。

5、在红色旅游区—红军纪念馆周围兴建农家乐

近几年,红色旅游在各地兴起,我县红军纪念馆游客日益增多,为适应游客需要,应引导周边条件较好的农户开办农家乐,以适应不同游客的消费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