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育与建设特色小镇的几点思考
随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发文,力推全国特色小镇建设以来,各地都把特色小镇建设提上了重要日程。陕西省发改委今年也出台《加快发展特色小镇的实施意见》,提出全省首批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个特色小镇,此后逐步扩大,力争通过3–5年的培育创建,建设100个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生态环境优美、公共服务完善的特色小镇。
一、特色小镇特点与做法
近年来,江浙一带利用信息经济、块状经济、山水资源、历史人文等独特优势,加快建设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这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
1.明确定位,内涵高端。特色小镇突出“特而强”,“特”是指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新产业以及茶叶、丝绸等历史经典产业中一个产业,按照“一镇一业”,细分领域、差异定位、错位发展。“强”主要表现为紧扣产业升级趋势,集聚高端要素,围绕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原则上要求三年投入30–50亿,培育“单打冠军”。
2.紧贴产业,特色鲜明。特色小镇力求“聚而合”,“聚”就是特色小镇都有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的聚集。“合”就是四大功能都紧贴产业定位融合发展,而不是简单相加,生搬硬拼。特色小镇的文化旅游社区功能,都必须从产业中延伸和挖掘出来,比如黄酒小镇,湖笔小镇、丝绸小镇等。
3.规划引领,形态精致。特色小镇展现“小而美”,“小”就是规划面积在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区1平方公里。“美”就是所有的特色小镇要求按3a级景区以上标准建设,旅游类特色小镇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打造景城互动、环境宜人的市民生活家园,抓住特色要素,形成别具一格的特色景观。
4.运作灵活,改革创新。特色小镇运作机制做到“活而新”,“活”就是小镇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创建模式,既凸显企业主体地位,又加强政府在土地、财政等方面支持服务。“新”就是小镇采取“宽进严定”的“创建制”,不搞“审批制”,政策上实施期权“激励制”和“追惩制”。
二、****建设特色小镇的现实基础
我县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思路由来已久,无论是早期的“一村一品”,还是近期的“美丽乡村”、重点镇、生态镇建设等,都与特色小镇的战略思路有相似之处。近年来,我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以“一城三镇十村”为重点,打造山水人文县城,做靓美丽镇村,启动了焕古、向阳、蒿坪镇特色小镇培育和建设。
1.优势资源特色明显。****境内资源丰富而独具特色,类型多样、组合性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得益彰,物质性资源与非物质性资源相互并存。****是全国迄今已发现的两大富硒区之一,茶叶、柑桔、厚朴、蚕桑、杜仲、山野菜等为主的生物资源,在全国久负盛名。****民歌魅力独具,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是全国唯一一个以道号命名的县,“悟道****”,承载厚重。****的茶文化、民歌文化、道教文化、汉水文化具有国家意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秦巴山色、汉水风光、茶乡风情、擂鼓雄奇、任河漂流、瀛湖碧波、民俗民居兼具南北风格,融汇秦楚神韵。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方文化,闻名遐迩的富硒资源,山青水秀的自然景色,赋予了****神奇魅力,山、水、硒、茶、歌、道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内在的先天性基础,也成为****发展的重要核心竞争力。
2.产业发展积极构建。我县立足生态富硒特色优势,按照产业聚集发展要求,围绕汉江、任河、富硒三个产业经济带和面上均衡发展,做实做强新型工业、做精做靓生态旅游,做活做新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壮实体经济。“****富硒茶”连续四届荣登中国十大富硒品牌榜首,魔芋、林果、中药材等富硒农业快速壮大,以富硒食(饮)品、新型材料、清洁能源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初具规模,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和“飞地经济”园区各1个。“汉江画廊〃茶歌****”旅游品牌初见成效,全域旅游加快发展,文笔山4a级景区创建全面启动,擂鼓台景区等项目进展有序,养生硒陶等产品投入生产,****年上半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亿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建成县电商服务中心、县电商物流中心和71个电商服务站点,培育电商龙头企业3家,淘宝、京东、供销e家****馆上线运行,实现线上交易额2.2亿元。全县
一、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2.注重功能融合,构建培育体系。一是深入挖掘突出培育特色。通过深入走访调研、邀请专家团队来紫实地指导、外出学习取经等形式,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谋划好全县特色小镇,只有定位精准,富有发展潜力,特色小镇才有生命力。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是“中国汽摩配明镇”,但却是按照中医特色为申报路径,成功创建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我县道教医养、补硒养生、健康足浴、休闲旅游、传统文化、产业园区等都具有发展潜力和活力,在谋划上需要深入挖掘,突出小镇内涵、产业特色和文化基因。二是多方联动做好规划设计。政府主导,统筹布局。特色小镇规划要与“十三五”规划和土地、交通、水电、教育、卫生等规划紧密衔接,要与“精准扶贫”、“美丽乡村”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强化空间布局、项目载体,实现统筹协调、优势互补。同时,根据各镇实际和建设情况,分类培育,分步实施,循序推进,建立特色小镇梯队培育、滚动推进的创建格局。
4.加快配套建设,做好服务保障。特色小镇建设首先要做好本手,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才能稳步有序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道路、管网、环保、商业设施、医疗卫生、文化娱乐设施、公共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小镇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特色小镇发展的价值内涵,努力打造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特色小镇。二是加强土地保障。结合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科学预留特色小镇建设用地空间。充分利用低丘缓坡、滩涂资源和存量建设用地。用足用活新型城镇化土地配套政策和移民搬迁土地支持政策。三是加大项目扶持。在做好中省市重点项目争取同时,做好相关项目整合,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四是争取融资支持。县委、县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县域金融机构与特色小镇发展建立信贷合作关系,增加授信额度,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3.发挥市场作用,创新建设机制。勇于创新特色小镇的建设和营运模式。一是完善ppp模式,创新特色小镇投融资体制机制。根据我县情况,在财政支持压力增长和民间投资拓展不足的情况,推进政府和市场联合主体共同建设特色小镇具有一定优势。我们要尽快完善配套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要加快形成产权明晰、符合市场规律、具备产业特征的特色小镇商业模式,让社会资本进得来、留得住、能受益。二是借鉴杭州梦想小镇、基金小镇等地的操作模式,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研究谋划包装一批项目,整体打包、整体招商、整体规划设计、整体开发建设,力争引进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投资特色小镇建设,重点抓好焕古硒茶小镇对外推介,争取项目尽早签约落地。三是健全完善县城投公司、文化旅游开发公司、富硒生态产业发展投资开发公司等县级重要平台,综合提升对外融资能力,积极争取省政府20亿元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专项资金、200亿元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等,发挥好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有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