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调研报告
近年来,某市发展日新月异,公路、马路、居民小区、商场超市、宾馆、步行街的建设规模和数量大量增加,这些既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对群众出行的安全带来了考验。解决城市道路交通堵塞,减少交通事故,对畅通市民安全出行、提升城市品位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市市区道路交通现状
(一)车辆及道路基本情况。我市全市常住人口约43.5万(其中x区26.2万),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共计100680辆,个人载客汽车95224辆,单位载客汽车5456辆(公务用车229辆),电动车保有量142110辆;经统计,市区平均每天车流量约为36.64万辆。我市市区目前开通使用的道路84条,其中,东西方向18条、南北方向31条、其它方向35条,单行道2条,双向2车道61条、双向4车道14条、双向6车道4条,规划中道路3条,红绿灯十字路口172个、环岛路口(转盘路口)1处,行人红绿灯807组,电子警察(摄像头)437处。
(二)交通管理情况。从2023年4月份开始,交警支队、特巡警支队抽调85名警力配合交警大队开展勤务,从早7时至晚23时,通过平峰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高峰十字路口疏导指挥、夜间酒醉驾夜查专项行动相结合,加大对市区60个重点路口和56条主次干道交通秩序的整治。根据节假日出行特点,及时启动一级勤务或高等级勤务,全员在岗,全警上路,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交警支队全体民辅警全部下沉路面强化管控,交警支队班子成员包片蹲点,督导各项措施落实。针对雨雪雾等特殊天气,对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的主干道路、车流量大的十字路口及学校路段,安排警力加大疏导指挥力度,并协调应急救援力量,及时铲冰除雪,确保道路畅通。
(三)智慧交管建设情况。目前,已完成90个路口的电子警察基础建设和x高速x+200、x+700两处区间测速点位基础施工。信控集指平台建设已完成前期的技术交流,正在有序推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交管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随着各类交通要素的飞速增长,对现代化交通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按照当前市区电子警察建设情况(电子警察437处),对市区道路没有做到全覆盖,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距科技信息化、智能化等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二)重点路段高峰交通拥堵现象突出。高峰时段校门口接送学生车辆聚集严重,严重影响了道路通行效率,也带来了事故风险。上下班高峰期间,新华大道盘旋路等重点路段已成为某市市区最拥堵、最容易发生刮擦事故的路段,严重影响群众出行需求。
(三)电动自行车管理难度大。当前,电动自行车已成为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由于法律法规规定的处罚力度较轻,加之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大,逆行、闯红灯、抢行、不佩戴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屡禁不绝,成为市区道路交通安全重要的事故风险。
(四)市民交通安全意识有待加强。不少行人和电动自行车都没有养成过马路严格遵守交通指示灯的习惯,特别是出租车和外卖员驾驶速度过快、乱穿乱闯马路的现象比较普遍,不仅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交通混乱,还带来较高的安全风险。
(五)执勤警力不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市驾驶人、机动车及电动车保有量大幅上升,面对日益增长的人车路等交通要素,城区交警大队警力不足,且民警老龄化情况严重。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四)加大交通投入,完善交通设施。政府要加大交通投入,每年在财政预算中要安排一定资金作为城市交通设施固定投入,尽早完善交通设施。要发展立体交通,向广州、上海等先进学习借鉴,充分发挥立体交通的作用,减少平面交通的压力。要规定新建、改建商场有多少面积,就要建设同等面积的停车场,确保商场前面的交通秩序良好。
(五)优化道路设置,提升通行能力。对红绿灯时长和道路导向标线的设置,要在开展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车流量人流量的大小和方向进行科学设置。优化升级盘旋路口的交通设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降低交通安全隐患。(有三种方案供参考:第一方案是将新华路上的盘旋路口改建为十字路口;第二方案是保持盘旋存在,设置红绿灯调节车辆通行;第三方案是建设路天津路(南北方向)修建下沉路,穿过盘旋,保留盘旋路。同时修建人行地下通道(或过街天桥),彻底改善盘旋路的通行状况。)对市区中道路在距离十字路口一定距离(100米左右)设置掉头车道(人行横道),减轻交叉路口交通压力。根据市区道路实际,天津路第三车道左转(掉头)改回第一车道为左转车道(一是无大型公交车辆需掉头,不存在转弯半径问题;二是可实现在距离交叉路口一定距离设置掉头车道)。还可根据市区上下班南北车流量高峰方向的变化特点,在有条件路段科学规划,设置潮汐车道。
(六)加强执法力度,提升交通秩序管控水平。交警部门要紧盯易肇事肇祸重点时段、重点路段、重点违法,最大限度地将警力摆上路面,把装备投向路面,全力净化通行环境。针对市区乱停乱放、骑乘不戴头盔、逆行、横穿马路等交通违法和不文明交通行为,加大查处劝导力度。紧盯学校、医院、商圈等人流车流密集点位,加强巡逻管控和定点疏导。突出重点,对事故易发多发路段加大巡逻密度和防控力度,坚决守住安全防线。针对高发频发交通违法,加大查处管控力度,特别是针对酒醉驾、闯红灯、逆行、电动车不佩戴头盔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结合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工作,常态化管控和专项行动相结合,切实提高管事率和震慑力。加大对交管队伍的教育和培训,持续提升能力素质,深刻领会执法为民和严格、公正、文明、规范“八字”执法方针,将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和热情服务相结合,变“机械式”“一刀切”执法为人性化执法,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为某市营造安全顺畅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