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门喜迎国庆60周年演讲稿
没有最远,只有更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路,需要我们用心用脚去丈量,丈量过去,丈量今天,也丈量未来。路,是方向,从一个起点到一个起点,之间,每一段距离,都是一次跨越,跨越荒凉与繁荣,跨越穷困与富庶,跨越愚昧与文明,跨越封闭与开放。路,在大地的怀抱中自由舒展,这里不仅有高低错落的行道绿树,不仅有张弛有序的车水马龙,有从车窗前不断挪移不断刷新的田野房舍,还有背后许多不为认知的思想嬗变,提速的,不仅仅是人们脚下的步距,还有整个时代和社会,它引领人们,引领时代,通向富庶,通向文明。从某种意义说,路的距离,没有最远,只有更远。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城市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交通,毋庸置疑则是构筑现代生活的关键支撑和要件。关于岱岳区交通的最初记忆,是一块块石板铺就的窄街陋巷,它们在面积不大的城区,值守了数百上千年,坑洼不平,不堪重负,踉跄踟蹰的脚步,曾是岱岳区羞涩的背影,难言的痛。但现在,蓦然回首,曾经沧海,早已是换了人间。20xx年,岱岳区委区政府把县乡村公路建设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奠基工程”,构建和谐社会的“民心工程”,争创发展优势的“紧要工程”,确定了“从20xx年起,力争用三年时间对全区重点干道大修改造一遍,彻底改变全区公路滞后局面的总体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区交通局着眼区域经济长远发展,从战略上全盘构想,本着“城乡统筹、科学规划、适度超前、实际实效”的原则,立足整合现有公路资源,编制完成了“8纵7横”360公里的区乡路网建设规划、覆盖全部乡村1020公里的“村村通”规划。认识级级到位,思想节节升华,一项又一项公路建设工程随即铺开,一系列改革创新之举脱颖而出。岱岳区的格局一下子豁然开朗。来到岱岳区的朋友都会不由感叹,这里的交通真的变了,变宽,变长,变绿,变美了。一条条通衢大道,牵起一座座小区,挽起一个个商业网点,这无疑成为勾勒现代岱岳轮廓最靓丽最婀娜的线条。
公路村村通,黄土变成金。区乡公路的畅通打破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黄前镇红河管区果品资源丰富,水泥路修通后,外地客商纷至沓来,果品价格上扬了好多倍,全区农民因此年均增收150元左右。“村村通”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涌现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规模开发片和优势产业带。地处徂徕山西麓的房村镇乡城南村一鼓作气整理旧村土地接近200亩,一下子“长”出桑地800亩,冒出大棚720个,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300元,农业特色产业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良庄镇北宋蔬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额增长5.6%,交易量突破5亿公斤,成为鲁中最大的蔬菜集散地。下港乡位于泰山东麓,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山区农民依托通村油路建起了生态观光农业园区,办起了“农家客栈”,特别是蒿滩风景区随着通村公路的建成,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徂徕山属国家级森林公园,过去道路崎岖游人较少,“村村通”工程实施后,徂徕镇作为泰山风景区的延伸,充分挖掘旅游资源,修建旅游服务设施,如今“徂徕山一日游”、“农家乐休闲游”红红火火,已成为周边城市假日旅游的新时尚。
一条条公路,印证着岱岳交通人拼搏的足迹;一座座桥梁,映照出岱岳交通人奉献的光华。岱岳交通的发展凝聚着交通人跨山越水,筑路架桥、建站设点的坚定信念,正是这种信念,引领着岱岳儿女满怀理想、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