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乡道公路整治情况的通报
按照5月8日县委工作会议安排,县委目督办牵头、交通局参与组成检查组,历时10多天,对全县乡道公路去冬今春以来的整治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考核,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整治基本情况
按照平昌府发[2004]27号文件精神,全县计划重点整治乡道路31条,共计368.2公里。通过去冬今春各乡镇的集中整治,县内通车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目前全县乡道公路能够畅通的乡镇有26个,仅有镇喜公路正在改建之中,车辆暂不能通行。
1、整治力度大、效果好的乡镇及路线共计13条。分布为:岩口乡整治的安(家银)岩(口)路;大寨乡渡(口河)福(申)路、大(寨)六(门)路;驷马镇得(胜)高(升)路、驷(马)澌(岸)路、驷(马)粉(壁)路;得胜镇得高路;响滩镇响黑路;土兴乡钱(家湾)元(岗石)路;笔山镇安(家银)千(秋)路;望京乡望(京)界(牌)路;青云乡平青路青云段。以上道路原路况极差,通过整治,现道路基础结实,路面基本平整,车辆畅通行使。
2、整治效果较好的乡镇及路线共计13条。分布为。元石乡、江口镇整治的城(东大库)元(石)、平长(垭)路;镇龙镇整治的元(滩子)新(庙)路、荆(家河)民(兴)路;板庙乡红板路、红石路、红青路;兰草镇雷兰路、雷澌路;泥龙乡凤(凰)泥(龙)路;白衣镇蒙(溪桥)蹬(子)路;西兴、佛楼、龙岗乡整治的西佛路;坦溪镇坦兰路。以上道路原路况较好,通过整治,现路况有所上升,路面平整结实,能满足车辆通行。
3、整治效果较差的乡镇及路线共计5条。分布为。龙岗乡的龙(岗)宝(坪)路;邱家、泥龙整治的到牛角坑水库专用公路;云台镇铺(垭)红(云台)路;西兴镇矮(蹬子)高(峰)路;城西管委会、坦溪镇整治的平青路巴河桥至大风垭段,以上道路整治效果不明显,路面坑凼、障碍物多,车辆通行较为困难。
二、主要特点
在督查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乡镇都能认识到整治好乡村公路对于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性,是广大农村尤其被撤乡镇群众的迫切愿望和需求,群众修路积极性高,一些乡镇也探索出了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1、组建专班,强化组织领导。大部分乡镇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制定方案,落实措施:一是组建领导专班,乡、村、社层层搭建班子,广泛组织发动群众,把公路整治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头等大事来抓;二是组建专业施工队伍,重点整治险难地段,确保整治质量。如青云乡、大寨乡、岩口乡、驷马镇、得胜镇、响滩镇领导重视,乡村认识统一,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把专业队伍和群众力量有机结合,集中人、财、物打好乡道公路整治攻坚战。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1、明确责任。县交通局、农机局要严格按照《平昌县农村公路建设暂行管理办法》规定,以“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原则落实责任,与各乡镇签订整治养护目标责任书,实行辖区负责制。尤其要及时协调明确平青路金宝至大风垭段养护责任主体,解决好该段养护人员工资报酬。
2、强化考核。2005年,县目标办把乡村公路管护纳入对乡镇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季度检查考核制、定期通报制。对整治效果差的乡镇要求限期整改,对限期整改不力的,县委、政府将对其乡镇党政负责人实行问责制。
3、严管资金。县上“以奖代补”资金要建立健全严格的拨付和使用监管制度,保证乡道公路整治质量;乡镇采用“一事一议”办法筹措的资金,要严格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保护好农民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