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的现状和出路

中共阿市苗族彝族乡委员会罗馨

农村村级经济积累的多少,反映了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村村级经济积累的多少,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事关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能否实现。我们对阿市乡13个村的村级经济积累现状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情况结合全乡和各村实际提出发展壮大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的出路。

一、我乡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的现状

我乡共有13个村。由于各种原因,村级集体经济积累普遍较差。具体情况是:

1、空壳村

我乡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为零的“空壳村”较多,占全乡村总数的三分之一强。这些村由于村境内没有企业,就没有村级经济积累。现在我乡的空壳村有垭口田、团胜、雄垮、草坪、柳湾等5个村。

2、负债村

这些村由于修建村办公楼等,负债较多。如我乡木拉

1村因修办公室,现还负债1万余元;尖山村也因为修建办公室,负债5600多元;湾子村因修建办公室,现还负债7000余元;头庄村因修建自来水,现还负债12000余元。

3、有积累村

这些村都是村境内或有企业,或有林场,多少有一点积累。如:中寨村村境内有林场,林场承包给个人后,村里每年能有一定数量的承包费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积累。阿市村靠出租办公室多余的房子,每年也有一定的收入。麻窝村内有页岩砖厂,砖厂每年交给村里一定的管理费。安然村也是靠出租办公室获取一定数量的村级集体经济积累。

二、壮大农村村级经济积累的出路

根据对全乡13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的调查,经过认真的分析,我们认为,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村级干部队伍

应该说,要发展和壮大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培养的配备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相当关键。现代社会已经进入知识化、信息化时代,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是无法适应新形势对发展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要求的。

2因此,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对于促进农村村级经济积累的发展和壮大,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培养选拔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方面,可以采取由乡向村下派村干部、选派具有一定学历的年轻村干部进行培训等方式,特别要利用上级组织部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契机,加大对提高村干部素质方面工作的力度。

2、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如果沿用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不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那么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的增长无疑是一句空话。因此,要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必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传统农业耕作模式,决定了农业产品从生产到加工到销售都是个体农户独立完成,不可能对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的增长产生作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就不是一家两家能完成的。需要一定数量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协会等形式的组织。要形成这样的组织,村里无疑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的增加成为顺理成章的事。

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各村有各村的特点,各村有各村的优势。充分利用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无疑对加快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具

3有重要的作用。有矿产资源的村,引资办各类企业,一方面可以解决当地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荒山荒坡较多的村,可以采用集体发包、个人承包的方式进行经营,村里收取适当的管理费用,用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积累。

4阿市乡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现状调查阿市苗族彝族乡组织办罗云忠建立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对于加强我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长效机制的建设,对不断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为进一步加强我乡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查找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4月25日,我乡党委抽调人员深入各村支部开展了一次调查。

一、基本情况

我乡共有16个党支部,基中3个机关支部,13个村党支部,共有554名党员。其中有74名干部职工党员;有480名农民党员。35岁以下党员61名,60岁以上党员234名,少数民族党员151名,妇女党员60名,大专以上学历40名,中专学历23名,高中及以下学历491人预备党员5名,入党极积分子75名,贫困党员54名。

二、主要做法近年来,我乡把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作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点来抓,对各类党员分别采取举措,更好地联系和服务群众一是以亲民爱民为主要内容,建立党员领导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主要领导每人挂一个联系一个村,经常深入村了解情况,副职党员领导每人联系2-3户生活困难群众,一般干部党员每人联系1-2户。二是以心系群众为主要内容,建立机关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乡机关党员挂一个村,帮思想、帮技术、帮资金,联系1户困难群众。三是以“三培三带”为主要内容,建立农村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对全乡13个村级党组织建立了无职党员岗位责任制;建立党员中心户制度,规范管理,切实发挥好作用。开展“三培三带”活动,有效地激发农

5村党员的热情,建立健全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制度,形成农村党员,村干部和农民党员及村民共同管理村务,共谋发展局面。

通过推行上述做法,取得较明显的成效。一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广大党员不仅在本职岗位上发挥模范作用,而且在新农村建设。二是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广大党员干部切身体会到,从关注贫困群众、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入手,可以清楚地查找工作作风和与群众感情上的差距,可以更加自觉地端正思想态度,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形成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服务群众队伍。三是党组织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促进了基层组织的自身建设,提高了党组织凝聚力,使一大批农村优秀青年分子纷纷要求加入党组织,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四是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密切。

三、存在的问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部分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二是机关中有的党员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群众观念较差,有的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化,对群众呼声听而不闻

三是有的党员干部了解民意,为群众解难题坚持不够到位,少数负责包村的党员干部到包村点次数少,办实事少

四是部分农村党员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技能欠缺、观念陈旧,生活水平还不如当地非党员群众,更谈不上带领群众致富,没有感召力

四、对策及措施

一是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引导广大党员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争做学习型党员,创建学习型支部,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6二是要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服务”、“党员示范岗”等有效载体,增强党员的服务意识;要突出“制度化”改进服务方式

三是建立健全考评体系。对不同领域的党员,制定并细化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目标任务,建立组织考核、民主评议、群众测评等全方位的考核评价体系。切实加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确保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各项工作的有效进行。

第二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2008-4-2113:03:29来源:青年人(qnr.cn)作者:qnr.cn

5月中旬,根据市委领导的指示,市农办会同市农林局、财政局、国土局等部门,在去年年底调查10个乡镇街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另外10乡镇街道和37个不同区域、不同集体经济实力和不同发展模式的行政村,采取听、问、看、查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逐个进行实地摸底调研,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从调查情况来看,广大干部群众能积极探索发展路子,推陈出新,确保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一、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

村级集体经济是村级组织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村级组织有效发挥职能作用的前提和保障。从调查情况看,近五年来,我市各行政村主要依靠本村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苦苦扮演着“一级政府”的角色。

1.村级集体经济是确保农村“有人干事”的重要保障

从我国目前现行的行政体制来看,村委会属于村民自治组织,不是一级政府,不在政府财政预算之内,无固定的运作经费来源。从调查情况来看,村干部和联防、保洁、管理等人员的工资报酬,主要都由村里自己解决支付。人员工资的及时足额到位,对确保村里工作人员思想稳定、提高工作积极性、维护农村社会安全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

2.村级集体经济是确保农村“有钱办事”的重要来源。农村环境卫生保洁、河道道路养护、绿化、合作医疗和各类创建等项目,虽然上级有部份的配套资金,但杯水车薪,还要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来开支,确保了村级组织的运作和农村社会的安全稳定。

3.村级集体经济是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税费改革后,农户农业生产支出越来越小,基本上不交任何费用,但进行必要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生产,必须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来支配。我市平原各行政村每年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一般都要在10万元左右,从而保证了农业的稳定生产。

4.村级集体经济是确保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如**村、**村等集体经济强村,在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农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明显高于市平均水平。实践证明,村级集体经济的强弱,与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我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

(一)发展现状。从2006年度农村经济收益分配年报资料看(共列入**个村社),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资产**万元,与2005年的**万元相比,增长**%;所有者权益**万元,比2005年的**万元相比,增长**%,扭转了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下降的局面。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万元;当年收入(含土地征用补偿)按村组分,50万元以下的村社132个,占总村数的46.975%;50-100万元的村社数60个,占21.35%;100万元以上的村数89个,占31.67%;全市当年集体经济收入入不敷出的村有95个,占村总数的33.81%,比2004年多1个,连续二年出现低收益的村增多、高效益村减少的现象。

(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①村级经营收入9267万元,占总收入的43.22%;②发包及上交收入3791万元,占17.68%;③村投资收益445万元,占2.08%;④其他经济收入7937万元,占37.02%。另外,各级的补助收入7250万元,未计入总收入。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市集体经济总体上体现出北强南弱、近郊村优于远郊村、平原优于山区的特点。

(三)存在问题

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两极分化”。从统计数据来看,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比较突出。50万元以下的村社132个,占总村数的46.975%,50-100万元的村社数60个,占21.35%;100万元以上的村数89个,占31.67%。如,**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含土地征用费)达1588余万元,而**村、***等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仅几千元。

2.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难度加大,发展后劲不足。区域位置好的村,依靠工业园区,通过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办法,多渠道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而靠自然资源的有限开发的村,随着对生态自然要求的进一步控制,收入来源渠道正在逐步萎缩,增收后劲严重不足。

3.对上级政策补助的依赖性较为突出。2006年各种财政配套补助**万元,村社均**万元,依靠上级财政的补助,使村级组织勉强度日。同时,也使少数农村干部群众产生了“等、要、靠”等惰性思想,艰苦奋斗、主动作为的优良传统和思想意识日渐淡化,甚至出现了大部分村所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与当年实际收入相差甚远的虚假情况。

4.钢性支出逐年攀升,部分村级组织不堪重负。农村环卫长效保洁、治安联防、农田设施、合作医疗、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各项创建活动等方面的钢性支出逐年攀升,村级组织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尤其是对集体经济本身薄弱的村级组织来说,实在难释重负。另外,部份农民群众集体意识不强,只要权利,不要义务,拖欠、拒交应交费用的现象滋生,无疑又给村级组织增添了不该有的负担。

5.集体资产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突出表现在,村级组织对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但得不到相关的物权回报。如,在农村饮用水、电网改造等方面的费用,都要由村级组织负担一部分,但工程完成后,物权和收益由水、电等相关部门所有,无形之中使村级资产化为乌有。

6.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得不到体现。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得不到体现。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土地征用费补偿问题上,“分光用光”的现象相当普遍。一些村把城镇建设、过境公路征用的土地补偿费、青苗费均一起分到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却分文没有收取。二是农村发展留用地政策受条件、资金等因素的制约,绝大多数村得不到享受

7.村干部和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企业心存疑虑,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他们片面地认为,“村干部再回头搞集体企业,一无精力、二无能力、三无财力,力不从心,不合时宜。”缺乏敢想敢做敢为的勇气和魄力,丧失了发展集体经济的机遇和主动权。

8.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起步难,面临难以跨越的高门槛。近年来,各金融部门风险意识不断加强,贷款审批权限上收,村级靠贷款创办集体项目的难度加大,一些集体经济薄弱村创办集体经济项目的门槛被抬高,与先进村的差距也随之越拉越大。

9.部分村级债务沉重,给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债务形成的原因较多,主要是基础设施投资(如小水电、道路、标准厂房的贷款利息)、各类创建配资金的投入以及非生产性支出等。

10.村级基层组织建设亟待加强。从调查情况看,全市两位村主要领导文化年龄结构欠佳的状况,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影响着村集体组织的决策能力,多数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更谈不上魄力和胆略。甚至个别“问题”人员通过各种手段进入村班子,影响团结和工作的开展。

11.农经队伍力量薄弱,与工作量不相适应。目前,我市各乡镇街道仅有1至2名专职(兼职)农经工作人员,日常工作量大、任务重、强度大,哪里需要哪里搬,时常处在被动应付面上工作的状态,根本顾不上指导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另外,农经工作人员在职称评等方面也面临着突出的制约因素,影响着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切身利益。

(四)主要原因

一是发展环境的差异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从调查情况看,凡临近城镇、集镇、近郊的村庄,得益于优越区域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较为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村集体经济较为强壮,

一、

二、三产业健康发展,特别是

二、三产业发展较好。而位于山区、稻区的村,地处偏僻,村落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观念陈旧,级集体经济一般比较薄弱,甚至是空白村。

二是村级集体积累困难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村级集体积累是农村集体经济生产和服务的物质基础,是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和进行公益事业建设的重要保证。从情况调查来看,受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严格的用地政策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我市各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土地征用和“三提五统”的局面消失,农民的应交款拖而不决,钢性支出的不断攀升,冲抵了积累,坐吃山空。

三是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观原因。我市完成村办集体企业转制,受此负面影响,各级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部分村干部怕麻烦受气,不用心;农民群众对村组织发展集体经济不放心,对集体丧失信心,甚至出现只要权益、不要义务、不愿出钱出力、不闻不问的现象。这些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性,严重制约了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是部分村干部群众盲目的攀比心理,阻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步伐。从受调查的37个行政村情况来看,农民群众对村级组织的要求以及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呼声越来越高,不断对村干部施加压力,使村干部都抱着“别人都在搞,自己若不搞,对不起老百姓”的态度,不顾所在村的经济承载能力,盲目跟风,举债建设,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村级组织的负担,也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一)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利用当地农村资源

我市村庄分布在平原、半山区、山区,村与村之间条件千差万别,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把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防止一哄而起,套用一个模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近郊和边远农村,应根据各村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干部农民素质等各方面实际,发挥优势,挖掘潜力,优化结构,扬长避短。

王庄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王庄镇各村居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千方百计引导农民增加收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基层组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显著提高,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各项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总体来看,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普遍偏弱,“穷了集体,富了个人”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抓住机遇,加快村级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培育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全面推进我镇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是摆在镇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根据县委组织部安排,镇党委组织人员对全镇集体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我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我镇共有15个村居,农业人口3.8万人。2009年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45万元左右,村均3万元,主要来源为村级转移支付、村级办公经费、对上争取的项目资金、选派村专项资金及个别村的“三荒”承包租赁费用等。

二、存在的问题

1、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发展后即乏力。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全镇只有3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占村居总数的20%;3—5万元的村有4个,占27%;3万元以下的村8个,占53%。从整体上看,由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村级办公经费,增长点匮乏,后劲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薄弱。

2、干部思想保守,观念滞后,创新发展能力薄弱。个别村干部则存在小富则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思想,缺乏艰苦奋斗和创新发展的精神,发展观念滞后,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思路不多,积极性不高,导致村级集体经济一直不能取得创新和发展。

3、村级基础设施发展滞后,集体资产流失较为严重。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弱化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功能,该办的事办不了,所承担的公共职能无法实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不足。现在除了村委会等办公场所,几乎无其他可开发利用资源,导致发展村集体经济已成为“无米之炊”。集体经济薄弱降低了村干部在广大农民心目中的威信,拉大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距离。

三、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为增强集体经济提供组织保障。选优配强党支部一班人,注意从文化程度高、经营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在选配上一定要坚持标准,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和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不怕吃苦、廉洁自律的人选进班子。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通过各种方式对村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1、确保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以往全市有近三分之一的村因集体经济的薄弱而无法保证村干部的工资报酬,不仅挫伤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影响村组织的正常运转。现通过财政的运转扶持和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全市已基本消灭了“村干部报酬无法兑现”的现状,保证了农村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2、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潜力。据统计测算,全市2007年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扶持项目投入资金共计将达4450万元,预计通过项目建设后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80万元,扶持村平均每村增加7.7万元。通过项目扶持所增加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占全市去年村集体总可支配收入的7。预计2007年可减少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经济欠发达村45个,占全市经济欠发达村总数的28,减少年收入在10至20万元的经济较发达村25个,占全市经济较发达村总数的32。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的经济发达村将增加55个,占去年全市经济发达村总数的45。

3、提高了村级开支的合理性。通过强化监管,村级日常性非生产业务费开支渐趋减少,全市2006年村级集体非生产性支出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0,而公益性设施投入则比上年同期增加39,集体资金使用的合理性逐步提高。2006年全市村一级共计实施建设工程项目950个,账面投入资金总额达6605万元,均实行招投标规范管理。全市全年共计审核退回不符合制度或有关规定的村级支出792万元,集体资金使用的规范性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