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领头1
——记徽县绿之源合作社副理事长石宏波
在西秦岭南麓徽成盆地的“金徽县”,有这样一个农民,他创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依托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引导组织农民推行无公害、绿色食品西瓜种植,帮助带动了一方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这个农民便是徽县绿之源新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石宏波同志。
石宏波、男、出生在徽县嘉陵镇张滩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一九八八年高中毕业,因五分之差而被拒之大学门外。随后干过聘请教师,在嘉陵酱油厂担任厂长助理、搞过质量管理;一九九三年自己创办徽县万事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二零零三年注册徽县绿之源新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就确立以实施“无公害西瓜标准化生产项目”,推进农民增收,合作社发展壮大的指导思路,高起点、高标准、规范化、探索发展标准化农业订单生产运作方式。邀请省农牧厅专家作无公害西瓜生产产地认定,聘请县农牧局高级农艺师指导种植技术。采取“合作社+科技+基地+农户”模式,在生产中实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生产资料、统一产品监测、统一产品标识、统一市场销售“五统一”管理规则,分户生产、集中管理、推行农户种植档案、质量安全追溯和质量联保制度。委托县农产品质检中心对基地西瓜产品抽样检测,合
格产品方可贴上“旺到地”商标品牌上市销售。2004年“旺到地”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分局批准注册;2004年徽县西瓜生产基地通过甘肃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005年“旺到地”无公害西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2007年“旺到地”牌绿色食品西瓜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奖;2007年被中国企业产品质量协会授予“全国质量、信誉、服务aaa等级企业”;2008年产品成功加入中国名牌产品防伪在线监制系统。
“旺到地”牌绿色食品西瓜,分礼品西瓜、无籽西瓜两大类十几个品种,其果形靓丽、瓤肉沙脆、汁甜味美、冰浆仙液。产品畅销甘肃、陕西、四川、重庆、深圳,转销香港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现在“旺到地”牌绿色食品西瓜已发展一万余亩,有种植农户3000多户,产量3万吨,产值3000万元,净增农民收入2600余万元。
2003年以前徽县瓜农只生产“大路”西瓜、“白衣”西瓜,种植品种老化价格只能随行就市,受市场波动,投资风险较大,农民利益没有保证。加之一些农户盲目追求产量,滥施化肥、农药,使得西瓜品质下降,对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已构成威胁。憨厚淳朴的石宏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在心灵深处萌发了发展无公害西瓜生产的念头,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嘉陵镇农技站一个朋友,在朋友的帮助下,“无公害西瓜标准化生产”很快就得到了嘉陵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2003年在嘉陵镇张滩、草滩、
周嘴、王垭四个行政村组织100多农户建立无公害西瓜标准化生产基地500亩。
阳春三月,桃花盛开,正是西瓜育苗时期,此时的石宏波已忙的不可开交,白天他奔波在西瓜生产第一线,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规范育苗,晚上他翻阅大量西瓜生产专业书籍,呕心沥血的编写《无公害绿色食品西瓜标准化生产质量控制措施》,《无公害西瓜生产病虫害识别与无公害防治技术》等资料,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常常休息已在凌晨两点。二十多天的精心指导管理,西瓜苗已是郁郁葱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无情的“非典”在我国发生,部分农户忧心忡忡,担心西瓜销不出去,出现铲掉西瓜苗的现象,石宏波心急如焚,耐心向农户劝解,说今年种植的无公害西瓜是包销的,请瓜农放心种植,不会给瓜农造成损失。六月省农牧厅专家组来无公害西瓜基地考察,一致认为徽县十分适宜大力发展无公害西瓜,在专家的肯定下,更加坚定了石宏波推广无公害西瓜标准化生产的信心。七月初按甘肃省地方标准db62/t887—2002试生产的500亩无公害无籽西瓜喜获丰收,抽样检测质量符合标准,贴上无公害标签,被四川瓜商以每公斤1.20元高价抢购一空。张滩村任辉种植两亩收入6000多元,王垭村刘忠雄种植3亩收入一万多元。100多户平均亩收入在2000元以上。
百尺竿头,锐意进取。石宏波为了瓜农能获得更多收入,总是千方百计,刻苦钻研,他针对无籽西瓜坐瓜率低,产量低的生
长特性,向瓜农传授培训无籽西瓜人工辅助授粉技术。每当座果之际,他总是凌晨六七点出现在基地农户瓜田中,向瓜农细心讲解怎样选择雄花,怎样选择雌花,如何人工授粉,边讲边示范,手把手传授技术。仅此一项无籽西瓜人工辅助授粉技术,每亩可为瓜农增收300—500元。基地瓜农亲切的称石宏波为“西瓜专家”。
二oo六年六月,正值西瓜膨大期,嘉陵镇王垭村刘山社赵福林突然打电话说,他家的西瓜叶片上出现黄褐色小斑点,并且一天比一天多了,病害非常严重,此时的石宏波正在家中收割小麦,麦捆倒了一地,天气十分闷热,暴风雨即将来临,他接完电话,二话没说就匆匆忙忙赶到赵福林西瓜田里,一看叶片便知是害虫红蜘蛛所危害,立即指导用2%阿维菌素5毫升总水15公斤喷雾。由于防治及时害虫被消灭,病情得到控制,赵福林望着十多斤又黑又圆的大西瓜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微笑。
无公害西瓜生产,“旺到地”知名牌的创立是产业升级农民增收的原动力。石宏波为了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延伸市场领域,把西瓜产品打入成都、重庆、深圳等城市,挤进超级市场门槛,2007年10月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陇南市分行贷款的大力支持,2008年在伏家镇发展大(小)棚早熟西瓜500亩,有礼品西瓜日本拉比特、特色精品西瓜台湾凤光等世界名牌西瓜品种,并配有精美包装,“旺到地”牌绿色食品西瓜现已销售赢得了城市高档消费群体的垂爱,一度风靡西南市场。无公害绿色食品
高档西瓜的引进组织生产,西瓜价格飙升,比普通西瓜售价高出50%,大大提高了瓜农的经济收入。
石宏波就是这样痴情绿色产业,情系农民利益。在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中埋头苦干,务实创新,他播种在河池大地的“金种子”已结出了累累硕果,为数千户瓜农酿出了甜蜜的生活,受到了徽县农民的信任和支持,在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无公害生产的先行者,是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领头雁。
第二篇:农业生产标准化浅谈农业标准化对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
摘要:烟叶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运用农业标准化手段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可推进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加快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保障烟叶产品安全,最终实现烟叶生产的“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关键词:农业标准化;现代烟草;问题;策略
shallowtalkondevelopingmoderntobaccoagriculturewithagriculturestandardization
zhaoxin-zhang0805105116tobaccoofclass08-2,tobaccocollege,he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zhengzhou,henan,450002abstract:thetobaccoleafisthebaseofcigaretteindustrydevelopment.thecigaretteindustryisthelocaleconomydevelopment.italsocouldhelppeasantsgetridofpoor.it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nationaleconomyandsocialdevelopment.developingthemoderntobaccoagriculturewithagriculturestandardizationcouldhelpconstructionandoptimizationoftheinnovativesystem,acceleratethewidespreadusingofpracticaltechniques,promotethetransformsofscienceandtechnologyachievements,ensurethesafetytobaccoleafproduction.thefinalgoalistoachievetheplantingonalargescale,intensivemanagement,professionaldivisionofworkandinformationmanagementforthetobaccoproduction.keywords:agriculturestandardization;moderntobacco;problem;strategy1引言
标准化是当前世界经济、社会、文化、信息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以及食物安全保障的必然要求【1】
。标准化作为参与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的重要手段,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增加,都发挥着重要作用【2】
。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推行标准化生产,运用国际标准和制定完善企业标准,适应国际贸易规则,减少贸易壁垒、绿色壁垒和摩擦,成为首要任务。烟叶作为烟草行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财政增税、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实现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烟草行业当前的主要任务。国家烟草专卖局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相继在烟叶产区开展了6批烟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指导产区运用农业标准化手段发展和规范烟叶生产经营,并取得显著成效,推进了传统烟草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的转变。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如何运用农业标准化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产区关心的课题。
2农业标准化与现代农业的关系
2.1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基础2.1.1标准体系的过程控制作用
标准化最重要的作用是过程控制作用,即准确识别过程、制订优化的程序和方法,实施标准得到最佳秩序、持续改进和提高,也就是常说的pdca循环。农业生产过程中准确地识别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建立起系统化的标准,就形成了覆盖农业生产和加工全过程的标准体系【3】
。
任何一个环节的失控就会使最终的产品质量失去控制,近年来反复出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就证明了这一点。因而在农业生产中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尤其重要。只有过程受到生产者和监管方法的控制,才能确保生产的结果符合市场的预期。
2.1.2保障农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农产品是农业生产和加工的最终结果,农业生产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农业产业利润实现的载体。农产品质量的最直接体现就是产品标准。产品标准是农业生产标准体系的核心,也是农业生产的目标。农产品质量标准既能够客观地反映市场,又能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不断改进和提高【4】
。农业标准化还是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调节农产品进出口的重要手段。我国加入wto后,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受到了安全标准的挑战。我国90%的农产品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影响,如有机农产品、农业gap生产等都是更高标准的农业生产。同时,由于我国标准“门槛”低,加之检测能力弱,客观上为国外农产品大量进入我国市场提供了便利。在此形势下,加快建立符合国际规范和食品安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1.3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推进农业标准化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农业标准化既源于农业科技创新,又是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可以成倍地提高推广应用的覆盖面。同时,标准的提高又会推动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时期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的实施过程,既是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行为标准化的过程,也是规范干家万户农民生产行为和应对干变万化农产品市场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农业的标准化,就难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
2.2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更高水平的标准化2.2.1土地制度
规模化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素之一,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土地制度。国外农业发达国家大多实行的是私人农场主或农田主制。这种形式也许更便于实施企业化式的标准化管理。目前,我国政府正在着力推进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即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的基础上,鼓励土地经营权的流动,在一定范围内扩大农业生产的组织规模【5】
。
2.2.2农业产业化的市场规范机制
现代农业是直接面向市场的产业,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是必需条件。近几年来很多农产品出现价格的巨幅波动,造成农民收入大幅降低。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者综合素质还比较低,还不具备直接面向市场的能力;另一方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市场规范机制未完全建立起来,流通环节对农产品市场的主导作用太强,农业专业化合作社未能真正发挥联系市场的桥梁作用。而国外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都是由专门的协会或公司来组织,相应的法律法规、行业协会标准等都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
3农业标准化促进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
我国烟叶产区大多分布在“老、少、边、山、穷”区,基础条件薄弱,烟农科技文化水平不高,农户种植分散,没有摆脱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且与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式武装的现代农业有一定的差距。有研究表明,农业标准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石【6-7】
。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农业标准化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主要保证,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烟Ⅱ.十生产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平台【8】
。
3.1农业标准化推进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农业
标准化的灵魂就是创新,只有通过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才能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验转化为标准,才能推进标准体系的不断更新改进,才能使标准富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农业标准体系建立是立足于先进的技术、管理和经验,同时,体系的建立也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管理和机制的创新,以及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以烟叶生产为主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就要依据“中式卷烟”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培育特色为目标,开展以烟草育种、改善烟叶香气质、提高香气量、降焦减害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创新。标准化是科学管理的基础,其能够使管理及经验更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在烟叶生产标准化建设中,需要注重以落实技术、落实管理为主的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就需要开展以提高烟叶生产组织化程度的管理创新,研究并建立一批符合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烟农合作组织。
3.2农业标准化加快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标准是
科学技术的结晶,标准化以科学技术的综合研究成果为依据,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靠性。农业新技术一旦用标准形式加以提高、统
一、推广,使广大农民易于掌握,准确迅速地应用于生产实际,就能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9】
。近些年来,全国烟叶生产平稳发展、质量持续改进和科技不断进步,得益于烟草新品种选育、平衡施肥、集约化育苗、病虫害综合防治、密集式烘烤、封闭式密码收购等新技术、新措施的推广应用。农业标准既源于生产,又服务于生产。农业标准在生产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创新,其创新成果又通过标准的修订和完善再转化到标准中,既加快了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又促进了
2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
3.3农业标准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标准化是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助推器,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科技创新成果在生产上应用,需要一个规范的操作程序或规范,这就将科技成果按照标准的原理,以简化的形式写成相关标准或规程,在生产中按程序、按步骤执行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在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通过全面实施烟叶标准化生产和科技创新,自行研制的“漂浮育苗剪叶机”、“烟苗大田移栽器”等多项科技成果,不仅转化为了技术标准,在生产中得以推广应用,而且也获得了国家专利【10】
。在发展现代烟草农业过程中,要通过农业标准化建设平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深化科研项目管理改革、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完善技术队伍建设和创新激励机制,加快自我创新能力建设,整体提升企业和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3.4农业标准化保障烟叶产品安全
烟叶及卷烟产品的安全性备受关注。农业标准化是生态环境健康和食物安全的重要保障【11】
,要围绕农产品质量加快制定并完善检验标准、认证标准及管理标准,加大农业标准化中的监督力度【12】
;要逐步完善烟叶质量监测体系,重点做好消除农药残留和化肥污染及防治动植物疫病的监测工作,全面提高烟叶质量和吸食安全水平;逐步建没无公害烟叶基地,对涉及烟叶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技术规范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尤其要配合无公害烟叶的生产,广泛开展质量监测和技术监督服务【13】
。运用农业标准化手段,应积极发展无公害烟草、绿色烟草、有机烟草,通过技术标准的宣传贯彻,完善环境友好型技术的落实。农业标准化促使产区建立健全烟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和质量追溯机制,与之配套的农用物资检验、生产管理过程动态监控等,将贯穿烟叶生产全过程,做到了“抓源头、控过程”,从而实现环境友好、环境持续利用以及烟叶产品的安全。
4农业标准化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尚需关注的问题
4.1农业标准体系框架的建立及维护
烟草农业标准化涵盖烟叶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是统一体的综合标准,其体系框架应包含影响烟叶生产的相关要素,如生态条件、品种、肥料、农药、生产技术、组织管理及服务等。在标准体系框架构建时,应充分考虑要素间的相关性及其对烟叶质量和烟叶特色影响,科学、系统地建立体系框架,并引用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使其与自己建立的企业标准融为一体,构建综合标准体系。此外,应提高制定和修订标准的速度,缩短周期,对于过时的农业标准,应及时修改更新【14】
。在体系运行及实施过程中,要不断进行体系的维护和标准的更新,通过不断修订完善,实现体系的持续改进。
4.2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不完善
我国现有的质检机构数量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从事高精尖检测和综合检测的机构较少,监测能力弱、速度慢、实验环境条件差、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检测单位力量小而分散且效率低下,检测特色没有体现,检验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分析检验人员追踪国外先进检验技术的机制还没有形成。这就造成在转基因食品及原料、饲料、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关键检验项目上缺乏检验方法和相关标准,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各种相关需要。另外,我国农业生产者及农产品批发市场分散,农村条件差异大,也是检测不到位的重要原因,影响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和进入国际市场的进程。
4.3农业标准宣传贯彻要及时到位
要立足农业产业化建设,完善农业标准推广体系,加快农业标准推广进程【15】
。标准及其体系是烟叶生产、经营、服务以及管理的执行体,标准及其体系建立后要及时运用到生产中,使其转化为生产力,为生产经营服务。我国许多农业方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仍然被束之高阁,没有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向广大农民普及,存在重制定轻实施的现象【16】
。农业标准化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规范农业生产、保障消费安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17】
。要用农业标准化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和加大对标准的宣贯力度,要组建专门的班子和队伍开展标准宣传贯彻。在宣传贯彻时,可采用建立示范点、示范片、示范区的形式进行以点带面,树点示范,可通过发放技术资料、技术读本,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宣传、科普讲座、现场指导、技能比武、远程教育等形式对示范区内烟农进行标准宣传和指导培训。可以建立烟农学校、烟农夜校、金叶讲坛等培训基地和培训平台,给技术员和烟农一个接受新知识的场所。
34.4积极将农业标准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
要把握好行业“创新年”和发展现代烟草农业这个有利时机,围绕标准化生产和体系建设,积极将农业标准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把“媒体互动、示范带动、样板驱动、上下联动”作为宣传标准化、宣传贯彻标准的主要途径;把实施标准化生产和管理作为企业文化的延伸和具体实践;将农业标准化融人烟农、烟区、烟叶的发展氛围中,为农业标准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最终实现烟草农业现代化和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
5我国农业标准化实施的对策
5.1加大普及、宣传农业标准化知识工作的力度
提高农业标准化意识,必须抓好教育、培训和宣传【18】
。农业标准化工作是一项新的内容和课题,基础薄弱,技术力量缺乏,因此,必须稳定并充实标准化队伍,搞好农业标准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对专(兼)职人员进行专题的农业标准化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标准化素质,加强对市场工作人员、经营大户、广大农民、农产品经营者的广泛宣传,为农业标准化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5.2加强建立农业标准化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为进一步完善有关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应当加快对国际标准及出口贸易国标准的系统研究,加快农业生产技术规程、生态环境、产品质量分级、农药残留限量、兽药残留限量、有害重金属限量及检测方法等标准的制定或修订进程,确定配套的检测分析方法,加快对适用于现场应用的快速检测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和开发,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5.3进一步扩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是检验某项科技成果、先进经验是否真正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有效手段。要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必须提高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综合管理水平。示范区建设应以先进技术为手段,建立良好的示范机制和网络,以培育机制先进、创新性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为重点,发挥农业标准化示范工程对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和经营理念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5.4加强农业标准实施应用监督检测力度
健全的农业标准监督体系建设涉及到检验检测、质量监督、行政执法和立法保护等机构。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应严格把关,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和农产品的安全性检测,抓好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和检查督办制,建立较为完善的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和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监测网络。
5.5完善农业标准化社会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单位专家的力量,各地应尽快建立标准化协会,发挥协会在农业标准化服务中的作用【19】
。专家通过和农民的沟通,了解农民的思想,了解农民的需求,提高标准制定和修订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各地要建立农业标准化信息网络,健全农业标准化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及时、准确、系统地收集和发布国内外农业标准化信息,通过网络对农业标准化的现状发展进行及时宣传,为广大农民开展咨询服务,同时提供农业标准化发展的最新信息,拓宽视野,推动农业标准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章家恩,陈建军,等.我国农业标准化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战略思考【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2):157—159【2】
陈俊钦,陈石榕.农业标准化如何适应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j】
.福建热作科技,2004,29(2):44-46【3】
邹冬梅,陈成海,陈业渊.实施农业标准化促进热带现代农业发展【j】
.热带农业工程。2009,33(6)。53—56.【4】
李青常,杨永霞,范黎,等.充分发挥标准化生产的作用稳定烟叶质量【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0):137—139.
【5】
吴浙.李静.土地流转对发展现代农业的作用分析们.安徽农业科学,2010(5):2599—2600.2623.【6】
姜轩彬,崔凯.国际农业标准化管理对国内农业经营的启示【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1):179—180【7】
陈华.生态农业是农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上)【j】
.广西农学报,2005(2):31—33
4【8】
李媛.农业标准化对吉林省农业发展的影响【j】
.长春大学学报,2006,16(5):14【9】
王兴录.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j】
.现代简报,2004(1):224—225【lo】
李青常,范黎,等.烟草行业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标准导报,2005(5):8—9,12【ll】
邵旭平,霍发喜.当前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甘肃农业,2005(12):55【12】
李岩.我困农业标准化发展与调整方向的探讨【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2)。130一133【13】
范黎,李青常,等.烟草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应建立科学有效的标准体系【j】
.中国烟草科学,2005(2):5—7【14】
李小亭,刘峥颢,等.浅议我国农业标准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阴.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7(3):82—84【15】
武文罡,闽东红,等.陕西省农业标准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454-458【16】
吴杨.中国农业标准化建没的路径选择【j】
.中国标准化,2007(3):56—57.60【17】
王孟宇。车国富.云南省农业标准化的现状与对策【j】
.西南农业学报,2006(s):414_418【18】
匡远配,曾福生,刘瑞涵.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问题的探讨[j].北京社会科学,2002,(2):55—62.【19】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业标准化[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
第三篇:农业标准化思考题1思考题和考试题
1、农业标准化的概念。(p104)
运用“统
一、简化、协调、优化”的标准化原则,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通过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和实施监督,促进先进的业成果和经验的迅速推广,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农产品的流通,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竞争力为目的的一系列活动过程,叫做农业标准化。
2、简述农业标准化的特点有哪些。(p105)
农业标准化具有如下四个主要特点。
1)农业标准化的主要对象是生命体或者有机体
2)农业标准化具有明显地区性
3)农业标准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4)农业标准化的文字标准与实物标准同等重要
3、农业标准体系的特征是什么。(p114)
农业标准体系具有如下特征。
1.目的性
能够使农业标准化对象系统具备适合需要的功能和为此所必须具备的协调统一的秩序。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11、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调查与改革思路.中国农村经济,2005(2)
12、高翔,胡俊鹏,张俊杰.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发展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