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河长制工作开展面临的困难及建议 (18601)
当前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全市河长制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以来,各级实行河长制的工作热情明显提高,步伐明显加快。按照《方案》要求,市级河湖问题排查已进入尾声,河湖综合整治方案编制工作即将启动。近期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全市工作还存在跨区域河流管理难、违规排污严重、岸线确权划界和管理难度大、工程设施不配套、河长办尚不落实等5个方面因素制约,建议予以重视。
一、跨区域河流缺乏上下联动、协调配合机制,河道管理难度较大。目前,跨境中小河流虽均已实行属地河长制管理,但上下游、左右岸分属不同行政区域,管理标准和要求可能不尽相同,同时上游河段对下游河段的影响因素不易量化,造成出现问题责任认定不易,可能影响河道管理效果。比如,ss河是xx县、xx市的界河,xx河上游流经xx,中游为两县市界河,下游先穿xx后入xx,穿越情况比较复杂,仅靠水质监测很难界定两县市工作。再比如,流经xx县、xx区的马颊河支流xx河水质污染严重,很容易对马颊河下游xx、xx段造成污染,具体考评中很难界定具体责任。
二、违规设置入河排污口多、水质排放标准低,影响河湖水质。由于历史遗留,目前我市入河排污口全部未经审批,均属私自设立,究竟目前有多少排污口缺乏准确数据,对河湖水质安全形成重大隐患。比如xx河,通过近期走访和调查发现,沿河偷排、暗排现象严重,尤以xx主城区段为重,部分企业直接将污
水偷排入xx河,部分城市生活排污口也明显分布在河道两侧,造成河道富养化严重,水生植物随处可见。究其原因,一是城市排污管网不完善,未能将企业和社区产生的污水全部纳入管网体系,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统一处理。二是环保、城管等部门巡查监管不力,未能及时处理违规排放行为。与此同时,由于环保和水利部门分别执行两套排污标准,且环保标准远低于水利标准,造成即便是经过处理的污水也达不到入河湖排放标准,进而影响河湖水质。目前全市河湖水功能区均已达到纳污生态红线,亟需尽快启动全市范围的污水处理工艺提升工作,以有效改善排污情况,提升河湖生态水平。
三、河湖水域岸线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确权划界推进缓慢,执法管理难度大。一方面,未确权工程量大。据统计,目前全市未确权河湖水域岸线和水利工程保护范围面积约35.74万亩,占全部应确权面积的67%,且主要分布市级以下,进一步确权划界协调难度相当大,目前这项工作进展十分缓慢。另一方面,执法管理难度大。即便是已确权的管理范围,很多土地也被周边群众耕种或违建占用,对工程安全形成很大隐患。依法收回管理又需支付一定的补偿金,否则很难有效收回,对水利部门依法实施管理造成了很大阻力。
四、水利工程历史欠账多,治理保护投资量大。一是省级河道。徒骇河已连续19年未治理,现状河道平均淤深近2米,对xx城区及xx县防洪形成很大压力,仅清淤就需1.5亿元。境内三干流堤防目前有险工险段89处、68公里,16座大中型水闸中7
座被认定为三类或四类病险水闸,另有310余公里堤顶道路未硬化,全部治理需4.7亿元。另外,临河近700座建筑物老化失修严重,重要支流xx、xx河、xx河等入河口处无控制性建筑,上游xx等地泄洪时,极易发生倒灌,亟需进行治理。二是市级河道。虽然通过近几年的水网治理,基本打通了河道,但普遍缺乏控制性建筑物。另外,平原地区河道易淤积,运行几年后仍需继续治理。三是县乡级河道。大多数修建于上世纪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是多方筹措资金,加快相关工程建设。第一,提前做好项目储备,加大对上协调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第二,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利用,渠道不乱、功能不变、捆绑使用、集中投放、各记其功。第三,采取ppp等模式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向企业开放特许经营权,或允许参股入股,或企业兴办、政府购买服务,广泛运用社会资本参与治理保护。
四是加强部门协作,强化河湖管理保护。由地方政府配合,国土、公安、城管、水利等部门联合采取执法行动,加快推进河湖水域岸线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确权划界,同时严厉打击乱占、乱建等问题,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与此同时,借鉴浙江省“河长+警长”模式,由公安部门分级分段设立河道警长,全力护航河长制工作,促进河湖管理保护长效化、规范化。
五是尽快落实市级河长办。编办、财政等部门尽快出台文件,明确河长办人员编制和经费。以市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名义下发通知,要求成员单位尽快落实抽调人员名单,限期到位办公,尽快实现河长办正常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