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河长制工作开展面临的困难及建议 (18601)
各位领导: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三岔河流域实施环境保护河长制的通知》(黔府办发〔〕59号)和《关于下达三岔河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目标任务的函》(黔环函〔〕143号)要求,区委、区政府积极谋划、科学利用、突出重点、多措并举,扎实推进辖区河流流域环境保护,积极履行河长制工作职责,现就我区开展重点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工作作
如下发言:
一、深化认识,提高开展重点流域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识
市区地处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与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分水岭南侧,几乎处于分水岭的脊背上,境内东北部乌江上源三岔河,猫跳河上源邢江河水量较大;南部属珠江水系的油菜河流程短、水量小;中南部河流伏流河段较多;西南部捞兜河、补董河、大屯河明暗流相间,可用水能不大。开展重点流域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综合、系统和基础工程,同时也是一项功在千秋、福利子孙的工程。鉴于安顺城区附近没有较大的河流和水源工程,城区水资源较为缺乏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随着“引千入虹”工程的实施开工,突出加强辖区内流域环境保护,特别是千峰河重点流域环境保护,贯彻落实河长工作制,科学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对于改善西秀城区群众居住环境,改善城区下游油菜河、龙宫、王二河乃至黄果树等风景名胜区水资源环境的水量和水质,促进市旅游开发,提升安顺国家旅游城市形象,打造区百万人口生态城市,推动西秀城市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加强领导,明确开展重点流域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对重点流域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各相关乡镇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千峰河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领导小组。建立了河长制专项保证金机制,制定了河长制专项考核机制,健全了河道治理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强有力工作格局。
(二)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结合区情实际,突出千峰河重点流域环境治理,制定了区千峰河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实施方案,要求各相关乡镇和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同时,进一步深化实施“一河一策”,将沿河排污口位置和污染源的排查工作列入“一河一策”考核内容,确保了辖区河流流域环境得到改善。
(三)加强督导、促进落实。不定期对辖区流域环境保护各阶段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定期不定期地对千峰河流域环境保护进行现场督查,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对工作不尽职、不到位的单位进行问责,督促相关单位限时整改。同时,统筹安排重点流域环境保护资金,监督资金的合理使用,确保治理资金及时拨付到位,按时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几年来,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我区切实履行职责,认真组织实施重点流域环境
保护工作,做到了计划、项目、资金和责任“四落实”。“河长制”实施三年多来,辖区重点流域水质得到改善。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区将继续认真履行重点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职责,以这次会议的精神为指导,以更高的标准将辖区范围的河流列入保护治理范围,在全区各乡(镇)、办事处,村支两委召开动员会议,由区人民政府牵头拟定《区辖区河流保护公约》,在区、
乡、村三级层层签订责任书,在全区范围内营造人人保护母亲河的工作氛围,加强环境教育、提倡全民参与,科学规划、持之以恒,将辖区河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推向深入,以环境的不断改善有力支持经济社会实现提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