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对策
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壮大,乡村到城市,农业到工业的区域变化使得水土流失也跟随变化,结合近年来,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的观察,发现有水土流失地域面积增大、水土流失分布无规则且强度小、水土流失危害性加剧等特点。水土流失的严重是造成自然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而如何才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提高水土保持效率,则需要对水利工程建设提出几点要求,加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研究,落实水土保持对策。
1水利工程产生水土流失的变化特点
1.1水土流失地域方面的变化。水土流失的特点中比较明显且涉及面较广的特点就是水土流失区域性变化,这个特点的形成与水利工程建设关系非常密切,水利工程建设的创新、规模的壮大,水土流失逐渐延伸到城市、平原、工业区等地域中。
1.2水土流失分布及强度方面的变化。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应用到各种机械设备实施挖掘、废弃物排泄等现象,而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水土流失的情况,进而导致原本不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发生严重变化,此时,土壤强度也会发生变化,不仅强度下降,同时侵蚀速度越来越快,水土流失面积越来越大,逐渐呈不规则流失状态,对周边的土壤与水源也会造成影响。
1.3水土流失的危害性方面的变化。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拓展,使得水土流失范围越来越广,这与原始的自然水土流失状况相比,不仅面积增大、同时控制难度也会增加,并且危害性明显增高,是一种具有毁灭性的危害现象。
2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重点
2.1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危害。水土流失对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如:植被在水土流失作用下根系外露,水分减少,营养不良进而干枯而死;水土流失加速,导致枯水期季节降水量直接降低,使得土壤干旱,水分稀缺,而在洪水期,在水土流失的影响下,部分地区则会出现洪水暴涨的情况,引发自然灾害;相对于一些地域比较特殊的地质环境中,如山地较多的区域,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生长稀少、截流面承载力明显下降,再加上暴雨的冲击就会非常容易发生山洪,任何自然灾害的发生都会危及到人们的生活、生产,甚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
2.2解决的重点。在对水利施工建设中加强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对取料场的推土保持研究,因为水利工程属于一项工程量加大的建筑施工项目,材料的应用量想必也不会少,再结合施工的方便性与经济性分析,通常会选择沿线取料的方式,因此取料场地的分布以及开采都是以施工地点为主,分布呈扩散型,并且采料的深浅度也没有科学标准,所处位置施工量要是大,则开采的深度就会深,用量小则深度就会浅,这对施工区域来说是一种严重的生态破坏行为。其次,防护林带方面的考虑,遵循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对水利工程施工区域进行防护林建设,尤其是水利工程中坝前与坝后的防护林建设更要做到完善,防止水土风蚀。最后,水利工程坝体边坡施工,加强对冲刷严重的坝段护坡施工,采用有效的护坡形式,防止因冲刷、侵蚀严重而导致的塌方事故,进而造成水土流失更加严重。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4.2加大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水土保持的有效实行不仅仅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更需要广大人们群众加以宣传与了解,政府领导及相关负责人要带领群众,大力宣传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将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这样才能从深层次上贯彻水土保持,避免水土流失的大量出现。
4.3加强领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水土流失灾害的发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种原因所导致的。所以针对已经发生的水土流失区域要加强合理规划治理力度,尽可能的减少水土流失的面积,在治理期间,领导要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完善水土流失的治理方案,避免将问题严重化,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使其治理无后顾之忧。
4.4强化监督,促进发展。强化监督对水利工程施工进展、水土保持可持续性发展都有很好的作用意义,而监督管理工作中,需要不断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采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依法治理的政策,并将相关的预防工作落实到实处,只有建立在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基础上,才能能够保证各项水土保持措施被有效落实到实际水利工程建设中,进而才能保证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