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丘陵山区土地开发整理中农田水利工程的应用

在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近些年来,国家不断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不断推动三农战略的实施。农田水利工程是农村地区必不可少的,因为农作物的灌溉、农民的日常用水都离不开农田水利工程。所以,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极为重要,尤其在一些供水不方便的丘陵山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更为重要。

1民和县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状况

1.1民和县概况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是青海省海东市下辖县,位于青海省东部边缘,东北与甘肃省永登县、兰州市红古区相连,东与甘肃省永靖县接壤,南隔黄河与甘肃省积石山县相对,西面、西北面及北面与青海省循化县、化隆县、乐都区毗邻,县境南北长约96km,东西宽约32km,总面积1890.82km2。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8镇、14乡,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土族、藏族等,总人口42.13万人(2011年),是青海省重要的粮食、蔬菜、瓜果产区,享有瓜果之乡的美誉。

1.2民和县农田水利工程现状

1.2.1现状灌溉水源项目区灌溉水源主要为黄河,水资源相对丰富,但水源工程建设落后,灌溉体系主要由小型自流灌溉和提灌构成,供水保证率低,灌溉用水矛盾突出。项目区分布于黄河水系上游,黄河流域在项目区内支流较多,项目区内的主要沟道有5条,分别为杏儿沟、鲍家沟、吕家沟、甘河沟和前河沟,但是大都没有长流水,属于季节性沟道,不具备灌溉水源条件。

1.2.2现状提灌工程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区内共有15座提灌站,其中运行良好的共5座,维修的10座,主要因为年久失修,泵房、管道老化,需要更换

1.2.3现状引水灌溉工程项目区现有沟道主要有杏儿沟、鲍家沟、吕家沟、甘河沟和前河沟。根据现场实地调查和相关单位提供的灌区现状数据,根据来水引水灌溉,渠道大部分为土渠,主要依赖提灌。

1.2.4蓄水工程现状项目区内共有涝池4座,灌溉面积为13.2hm2。由于沟道没有固定来水,已基本干涸。

1.2.5田间水利工程现状田间水利工程主要由灌溉骨干工程以下的斗、农、毛渠及其渠系建筑物构成,通过对项目区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发现除近几年小型水利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的一小部分田间渠道有衬砌外,大部分田间渠道为土质渠道,渠系破损现象较为严重,输水渗漏量大,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304。项目区配套水利设施建设年代久远,运行时间长,维修资金缺乏,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在水量无增加的情况下,供水困难。

1.2.6田间排水设施现状项目区内降水较少,雨季降水难以形成田间径流和涝灾,所以田间没有设置排洪设施

1.3民和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农田水利工程布局

农田水利工程布局本着充分考虑现有灌区分布特点,遵循因地制宜、经济合理的原则,依托拟建的积石峡北干渠为水源,修建支渠、分支渠18条,总长32.19km;修建斗渠、分斗渠47条,总长63.84km;修建农渠670条,总长313.65km;修建斗门148座、农门483座、农口25393座、跌水4680座、给水栓井317座、陡坡1590m、农桥及管涵754座、渡槽18座、隧洞1座;修建泵站8座并对部分现状渠道进行维修和衬砌。根据积石峡北干渠分水口的预留位置及现状耕地和新增耕地的分布情况,结合现有灌区情况、地形条件以及干渠的渠系规划情况,现场实地确定并定线。支渠采用明渠输水或管道输水的方式。项目区斗、农渠的基本情况如下。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在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时,要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特别是对于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更要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做。丘陵山区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自然降水,所以贮水季节性较强,水资源总量也不多。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还需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或挖掘其他水资源。因此,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多层次拦蓄地表水,同时修建梯形蓄水工程,做好地下水的挖掘工作,尽可能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对于某些土地较分散的丘陵山区,还可以建设一些投资较少、工期较短、效益较高的小型水利工程。

3结语

本文以民和县为例,探讨了丘陵山区土地开发整理中农田水利工程的应用情况。通过分析发现,丘陵山区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要建设好农田水利工程,就要做好水资源统一管理工作和节约用水工作,利用好原有的工程设施,同时改善农田水利工程经营方式和农业基本生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