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市)
同志们:
在当前冬季水利建设全面展开的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农村水利工作现场会,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分析当前农村水利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动员全市上下抢抓有利时机,大干当前,迅速掀起农村水利建设的热潮。上午,部分与会同志参观了建湖县农村水利建设现场,看了后,很受鼓舞,深受启发。我想有几点值我们大家借鉴和反思:一是“真正抓”。建湖的水利建设能够在短期内有这么大的气色,关键是一把手重视,亲自部署,亲自跑省跑部,这几年建湖水利建设项目也争取得比较多。什么事情,就怕“真抓”,只要我们足够重视,一定会有成效。二是“重点抓”。就是农村水利建设要抓到点子上,当前既要重视工程建设,更要重视长效管理,今天我们沿途所经河道都“清清爽爽”,说明我们建湖县在河道长效管理上已有了突破。三是“创新抓”。资金是制约农村水利建设的瓶颈,如何来突破,靠什么来突破,要学学建湖的办法,创新思路,通过市场运作,想方设法筹措资金。马上,市水利局、建湖县、滨海县、盐都区四个单位还要作交流发言,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最后,李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农村水利建设工作先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切实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工作
近年来,全市各地立足实际,坚持不懈地引导广大群众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水利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促进农业丰产丰收、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贡献。今年,各地按照“三保一促”的要求,抢抓机遇,加大投入,扎实有效地推进农村水利建设,取得了新突破。全市累计完成农村水利建设总投资7.2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共投入劳动积累工408万工日,完成总土方8300万方,加修加固圩堤728公里,完成小沟级以上配套建筑物工程5161座,新建和改造排灌站390座、圩口闸301座,改造中低产田15.5万亩,恢复和改善灌溉、排涝面积160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2万亩。其中,农村河道疏浚完成土方5425万方,占市下达计划的123.3%,552个村完成整村推进任务;灌区改造工程完成射阳五岸七期、八期、滨海三层灌区二期等工程建设任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提速,完成了省下达的65.02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实践证明,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更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如果没有各地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村水利建设,增强农业农村抗灾减灾能力,就不会有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和农村经济持续繁荣的好形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市农村水利建设工作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差距”:一是农村水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差距。我市虽处里下河腹部水网密布地区,但“水少、水脏、水浑”的问题普遍存在,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缺乏的状况比较严重,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用水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生产用水的难度不断增加。二是水环境治理与人民群众企盼有差距。全市河流污染十分严重,水质较差。据环保部门调查,全市河流水质总体状况都有所下降,布设的54个监测断面,劣Ⅴ类的有2个,已严重威胁到居民的饮水安全。大范围、小流域内各类水污染事件发生频率较高,日渐成为社会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恶劣的水环境不仅是饮水安全问题,而且是生产安全问题,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加快治理水环境的呼声十分强烈。三是水利工程建设与河道长效管理有差距。尽管我市水利各项工作在全省的位置前移,但农村水利管理水平在全省滑坡,河道年年疏、年年还是老样子,其根本原因是河道管理跟不上,制度没有建立,责任没有落实,资金没有到位,整个长效管理工作“失之于空、失之于软、失之于散”,投入效益衰减。四是农村水利投入与建设需求有差距。前几年农村“两工”投入的重点在公路建设,现在投向农村水利建设的比重虽有所提高,但“两工”总数减少,投劳不足,冬修水利工作难以形成大的规模和声势。水利建设投入的多元化和市场化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基本上还是“等、靠、要”。
这些差距的存在,除客观因素外,根子还是思想认识的差距。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地方没有把农村水利工作真正摆上应有的位置,认为“开开会、布置布置”就行了,认识不到水环境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水环境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生产要素,更是一个重要的投资环境,是提升地区形象、繁荣经济的重要基础。新时期我们必须要有新的治水理念,努力提高水环境质量,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思路上存有偏差。现在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河是“疏一条、丢一条”,疏过的和没疏过的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是我们思路存在的重大偏差。农村水利建设的关键是管理,管理不到位,投入再多也是“白搭”。我们要转换思路,在加快工程建设的同时,把长效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管理来保证河道功能、效益的发挥。三是体制机制不全。有些地方水管理的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投入不足,激励措施不够,农村水利建设工作不能顺利有效开展。有的部门不能尽快地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水利工作的要求,走的还是“老路”,吃的还是“老本”,服务的主动性不够。特别是基层水利单位仍然过着靠“水”吃饭的日子,没有生存危机、本领危机、位置危机,创新意识不强,活力不足,在农村水利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不突出,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地、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农村水利建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事、要事来抓,克服困难,创新机制,加快推进,努力使全市农村水利工作在新的形势下取得新的突破。
二、抓住重点,强力推进农村水利建设工作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二是创新农村水利建设投入机制。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在落实好“公共财政对水利投入达可用财力的2—4%,土地出让金15%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水利建设”政策的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农村水利建设项目。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实行公共财政均等化,大幅度地增加地方财政对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要运用市场调节机制,通过“一土多用”、“以河养河”等途径,深化农村水利改革,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激发农村水利发展的活力。要引导群众投资投劳,积极探索尊重农民意愿、民主议事兴办水利的新路子,鼓励引导受益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用水户协会、种田大户等社会主体投资农村水利建设,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民参与、社会补充的农村水利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是创新农村水利督查考核机制。各地要按照要求,对农村水利工作建立严格的督查考核机制,制订奖惩办法,通过考核导向,引导基层更好地组织发动群众,集中精力加快农村水利建设。明年,市政府对农村河道长效管理工作进行专项考核,定期检查,对结果进行排名排序,通过盐阜大众报等新闻媒体对外通报。年终将组织考核验收和评比,市里将拿出专项资金,根据考核结果,借鉴绿色*建设的考核办法,重奖组织推进者,调动我们干部的积极性,进一步造浓全市加快农村水利建设的氛围。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农村水利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各项措施,迅速掀起农村水利建设热潮,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