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对病险水库实行除险加固,是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德政工程,是强化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一项基本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多次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向社会作出了明确的承诺。国务院召开这次电视电话会议,就是要对此项工作作进一步的动员和部署,明确目标和要求,落实责任和措施,确保如期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刚才,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的负责同志对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做了具体安排,浙江、江西、重庆、甘肃4个省市的负责同志介绍了工作情况,讲得都很好。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累计兴建了87000多座水库,增强了江河综合防洪能力,提高了水资源调控水平,在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益。这些水库绝大多数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限于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有相当一部分水库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问题,不仅效益难以充分发挥,而且成为重大安全隐患。近年来,中央安排投资对部分重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目前迫切需要改造的病险水库仍然为数众多,现有病险水库存在的安全隐患仍然十分突出。

为此,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力度,统筹规划,增加投入,加强管理,确保质量。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提出了明确任务和时间要求。随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决定大幅度增加投入,确保用3年时间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这一重大决策的深远意义,充分认识如期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如期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我国病险水库点多面广量大,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防洪标准低、大坝稳定性差、坝体坝基渗漏、建筑物老化损毁、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不能正常运转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水库安全。水库一旦失事,将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溃坝是危害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国内外都有过深刻教训。尤其是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局部集中暴雨灾害频发的情况下,病险水库对防洪安全的威胁更为突出,可以说是悬在我们头上的一把利剑。病险水库的安全隐患一日不消除,我们就一日不得安宁。我们要从坚持以人为本、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负责的高度出发,切实把病险水库改造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尽全力抓紧抓好。

第二,如期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是完善我国综合防洪减灾体系的迫切需要。水库是综合防洪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大规模的水利建设,目前我国主要江河流域基本形成了以控制性水库、重点堤防、蓄滞洪区为主体的防洪工程体系。在抗御1998年长江大水、2003年和2007年淮河大水等历次大洪水中,通过科学调度,水库拦洪滞洪、削峰错峰,发挥了显著的防洪效益。但是,因为存在病险问题,相当一部分水库调蓄洪水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已成为防洪减灾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我们要从提高抗御洪涝灾害能力、确保防洪安全的高度出发,切实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作为全部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决心抓出成效。

第三,如期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是有效应对我国干旱缺水的迫切需要。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近年来我国干旱灾害呈现出明显加剧的态势,频次增加、范围扩大、过程延长、影响加重。水库作为重要农业灌溉水源和城市供水水源,在应对干旱缺水、保障城乡供水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存在病险问题,许多水库不能按设计水位蓄水,降低了调蓄水资源的能力,难以发挥正常的供水效益。对现有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不占耕地,不用移民,成本低,见效快,效果好。我们要从提高抗御干旱灾害能力、保障城乡供水安全的高度出发,把病险水库改造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大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急事来抓,务必按期完成除险加固任务。

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用3年时间完成全国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十分艰巨,工作十分繁重。从任务量看,1998年到2006年的9年间,全国共实施了200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现在要用3年集中完成6240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改造,工作任务成倍增长。从中央投资看,1998年到2006年的9年间,中央用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投资共244亿元、年均27亿元,现在3年完成除险加固任务需要安排中央投入共277亿元、年均90多亿元。从地方配套看,1998年到2006年的9年间,各地应配套211亿元、实际到位69.3亿元,现在3年需要各地共筹集233亿元,特别是病险水库数量较多的地方配套压力更大,需要克服的困难更多。

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把行动和力量凝聚到中央的部署上来,切实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作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决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攻坚战。

二、全面落实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部署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加强项目管理,落实各项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健全管护机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和效益充分发挥,确保3年内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中央投入和地方投入相配合,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保证中央补助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及时到位;二是坚持进度、质量、效益相统一,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充分发挥综合效益;三是坚持工程建设与管理运行相衔接,既要保证如期完成除险加固建设任务,又要保证水库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四是坚持地方负责与部门协作相结合,明确分工,强化责任,确保形成合力

确保如期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要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第一,认真做好专项规划和前期工作。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如期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的重要基础。要在科学论证、充分听取地方和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尽快颁布《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各地要根据规划,按照3年完成任务的目标要求和已经制定的本地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方案,突出重点,统筹安排,加大工作力度,有序组织实施。要高度重视前期工作,落实好前期工作经费,严格把好设计质量关。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四是围绕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加强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推进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生产和生活全面节水。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强化对水资源的保护,严格控制在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发展高耗水、高污染产业。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五是围绕提高水利现代化水平,抓紧建立现代水利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与监督职能,形成权责明确、分工合理、配合协调、运转高效的水利管理工作格局。强化依法治水、科学管水,逐步建立体制健全、机制合理、法制完备的现代水利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利益相关者参与管理、民主协商的体制和机制,确保涉水事务管理规范、有序、公正、透明。大力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水文水资源监测、防汛抗旱指挥、水资源调度等管理系统,提高水利信息化水平。

同志们,如期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是中央的重托、人民的期盼、历史的使命。统筹做好当前水利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全局和政治意义。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扎实工作,集中力量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这件大事办好,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