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交通劝导员的心得体会
为拿到驾驶证,我报考了绵阳市圣水驾校,现在已经过了科二下,按要求在考科三前,需要到交警队报道站4个小时岗,学校安排我于11月29日在金柱园电信大楼集合,带上身份证,于早上7点准时报到。
今天是11月29日,我早上6点起床,7点到集合地点,圣水驾校的张老师早已在那等待,签到、领取衣服、帽子、小红旗、口哨。在张老师给我们讲解了站岗的注意事项及岗位区域分配之后,我们都到达了自己的站岗位置,交警同志也给我们讲解了站岗的主要任务。我站在长虹大道主干上的第二个斑马路口,主要任务就是让非机动车在自己的道上行驶,不要占了机动车道,还要注意行人过斑马线时的安全。
在站岗之前,我心里有一点紧张,怕做不好,也有点不好意思去做,别人要是不听的话,那多丢面子。还好张老师说了一句话“别人要是没有听你的劝导,你也不要灰心,大家每个路口都有人,总会在下一个路口听劝的。”怀着一种新鲜感和一种责任感,我也像模像样地吹起了口哨,舞动着小红旗。可以说大多数老百姓都是很尊重我们的,也很听劝导,也有少数人对我们置之不理,口哨吹得再响,小红旗舞动得再欢,他(或她)也视而不见,犹如脱缰的野马,嗖一声就过去了,完全没有一点安全意识,我也只有无奈的叹息。这一天4个小时站下来,累得我腰也疼,颈脖子也疼,腿也疼,加上天气降温,寒气逼人,脚趾头都冻僵了,感觉还真是有点辛苦。这让我联想到交警同志,那可是天天都要站岗的,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烈日炎炎,或是风霜雪雨,他们都会站在那里指挥着来来去去的车辆和行人,遇到不讲交通规则的,还要劝导、讲解、情节严重的还要处理。大家理解还好,不理解还会发生口角之争,工作的确是辛苦,我和他们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通过自己站岗后,我更加理解交警同志的工作,作为即将有驾驶证的我,在以后驾驶车辆的时候,一定会遵守交通规则,严格按照规定,安全行驶,宁等三分钟,不抢那一秒,做一个有道德的驾驶员。我也希望所有在路上行驶的车或行走的人彼此尊重,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把安全放在首位,放在心里,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美好的交通环境。
2012年11月29日
第二篇。交通劝导员心得带上红色的志愿者服务帽,别上红色的“交通劝导员”袖章,手执红色三角旗,向横穿马路的行人吹响口哨,今天我便加入了志愿服务的活动项目之一—当一名交通劝导员。
我们负责的路段是校区内至善楼前的“丁”字路口,中午时分是下班车流高峰期,同时也是我们学校在至善楼上课的学生下课人流高峰期,两股洪流汇集在这小小的丁字路口,这时的红绿灯就几乎起不了什么大作用了,车不让人、人不让车。学生总想赶着红灯之前能跟上人流末端穿过马路,这时十分危险的,因此我们的职责就是指挥大家绿灯行红灯停,在红灯亮起的一瞬间会下红旗,阻挡人流。当我们衣着整齐、面带微笑、站姿标准的在所负责的路口执勤时,当看着一辆辆各式车辆快速通畅的从我们身边通过时,当一队队行人规距的行走在斑马线上时,我们每一个劝导员的心情是那样的喜悦、轻松和自豪。
青协委员在班级宣传活动、招募志愿者时,我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因为一提起“交通”,脑海中便呈现出新闻当中因交通事故而呈现的一幕幕悲惨的状景,近15年来,我国“伤害”死亡谱变化显著。自杀死亡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道路交通“伤害”死亡构成比已超过自杀死亡,跃升为我国首位伤害死因。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驾驶者和路人所造成的,而非车子,在撞死了人之后还拼死抵赖地说:“杀你的不是我,是车。”的人该是多么可笑可耻。交通劝导员的主要还是负责劝阻行人不要强行在车流通过时过马路,以免发生意外。有的人就是忍不住,一定要在闪烁着即将熄灭的绿灯熄灭之前踏出第一步,也往往是这个时候遇上了一辆一定要在闪烁着即将熄灭的红灯熄灭之时冲过去的车,于是悲剧发生了,车啊。明明就快是绿灯了,停一停又何妨呢。人啊。就算是红灯了,等一等又怎样呢。通过这次经历,我觉得我们交通劝导员劝导的不仅仅是交通,更是劝导大家保持一种一种心境——忍耐,更是劝导大家不要丢失一种美德——礼让。
当我们在自已所执勤的路口,举起这神圣的红色三角旗、神圣的哨音一响时,我们感到自己肩负的使命:我们是文明交通劝导员。我们感到光荣。
第三篇:道路交通安全劝导员职责道路交通安全劝导员职责
一、宣传、引导行人文明安全行路,劝阻不文明、不安全行路行为;
二、宣传、引导非机动车安全文明骑行,劝阻不文明、不安全的行驶行为;
三、宣传、引导各类机动车文明安全行驶,劝阻不文明不安全等各类驾驶行为;
四、使用照相机、摄像机对以上违法行为人或车辆进行录拍,记录违法行为;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从七月份开始,双牌的大街小巷出现了一批戴红袖章的“管家婆”,他们不准行人乱扔垃圾,不准商户占道经营,不准车辆停在人行道,提醒人们不要闯红灯,甚至还会扶着老人和小孩过斑马线,总之,一切不文明的行为他们都爱管。这些人是谁呢。对,是文明劝导员,大家的文明使者。他们在烈日下、在风雨中及时发现并制止着身边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用热心和耐心影响着那些有不文明行为的人,在点点滴滴、潜移默化中让我们的县城更文明更美丽。很荣幸,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并且今天也要上街去职守。
早上八点刚过,我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我们的责任区,是县城最为繁华的路段之一,这里聚集了很多居民楼、商铺和机关单位,人多工作量大,同时,作为县城的核心区域,文明创建的要求自然也更高。上午,我们从转角楼走到交通局,又从农业银行回到我们农业局门口,来回间,捡了几块香蕉皮,抬了一辆摩托车,在农行门口的花坛搞了个小小的“歼灭战”,几个同事在工作中有说有笑,乐在其中。可是,回来的路上有个同事却突然嘣了句:“怎么越来越没事干了。”,此话一出,我们几个都会心的笑了。我们明白,通过这几个月的劝导,全县的文明程度已经大幅提高,再也难看到垃圾随手扔、车辆随便停、红灯随意闯的现象了。不过,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下午,工商银行边上的一个店铺正在搞活动,门口的大音箱不停的播放着流行歌曲,声音很大,群众走到这都要掩耳而过,于是,我们找到店老板,跟他讲这是噪音污染,请他把声音放小点,不要影响行人和周围的住户。本以为又要磨一阵嘴皮,可是没想到,我们一说,老板就主动把音乐调小了,并表示自己已认识到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同时保证以后再也不会为了招揽顾客而影响他人。老板的通情达理和积极配合是我们始料未及的,这在以往的劝导中的确难以想象。
其实,今天的惊喜是意料之中的事。几个月以来,县委、县政府通过多渠道的政策宣传和正面事迹报道,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共同促进社会文明已成为大家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