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和国内部分城区的经验做法
目前国内招商引资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目前国内招商引资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1、优惠政策招商。基本内容是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在税收、土地价格等方面承诺给客商以优惠,通过政策的大力宣传和推介,吸引客商特别是外商投资。这是招商引资在初级阶段的一个通行做法。随着国家政策的趋紧,现这种方式已经很难实行。
2、亲情招商。即以亲情为纽带,或以故土、乡情作引子,动员外商的亲朋好友、父老乡亲进行穿针引线,牵线搭桥,从而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这种方法,适用于最初的接触和会面,在华人这个人情社会,相对比较有效。
3、会展招商。即通过举办投资说明会、投资研讨会、项目推介会、项目发布会、特色节会(如大连服装节、洛阳牡丹花会)或举办商品展销会、交易会(如厦交会、广交会、深圳高新技术交易会、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周)等进行招商洽谈,吸引资金。这种方式是声势大,媒体宣传密集,但有目标客商不确定,拉大网、碰运气之弊。
4、组团式招商。即招商主体带着项目,有选择地组团大规模到境内外经济发达地区,去参加一些重要的经贸、招商活动进行招商。既走出去宣传自己,又游说客商进来考察。与会展招商等紧密相关,但增强了针对性。
5、媒体招商。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传媒发布“软”、“硬”广告,做文章,造声势,向全社会、海内外广为宣传本地资源、优势和政策,影响受众的视听,引起投资者注意,从而调动投资者考察的兴趣。这是把功夫下在平时的作法,不可缺少,但功效也不可高估。
6、小分队招商。这是招商主体组织若干招商小分队,肩负任务使命,主动出击,有目的地到境内外对口地区和企业,进行“扣门”拜访和游说。目标明确,针对性很强,成功率也比较高。
7、政企联合招商。即政府搭台创造条件,企业为主推介和洽谈项目,或政府牵头组织、企业为主参与,政企共同推进的招商形式。
8、规格招商。即由地方政府一定层面的领导牵头,组团带领本地企业家到发达地区或境外进行招商引资的活动。它的好处是有利于引起接待方的重视,便于政府与企业联动。
9、代办机构招商。即通过在境内外经济活跃地区、技术资金密集地区设立招商联络处或代办机构,作为窗口和桥梁,常年进行专业招商。如在深圳、北京、上海等地设立办事处。
10、定点招商。即把招引外资的主攻方向锁定在国外一定地区如欧美、日、韩、港台等重点招商区域,或国际性大企业(如世界500强企业),把吸引内资的主攻方向瞄准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和国内的一些大公司。
11、全员招商。即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把招商引资作为任务层层分解,最后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借以形成“人人关心招商,个个热心引资”的局面。这种方式旨在强化招商服务意识,而真正招大商、引大资还要依靠专业招商机构。
12、资源招商。即以当地具有的独特资源优势为依托,按照国际惯例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市场规则进行招商引资的活动。比如包头稀土资源占全世界储量的70%左右,包头高新区主要围绕稀土的研发和产业化进行招商。
13、代理招商。即在整个招商引资过程中,面向国内外,寻找一大批有实力的中介代理机构,包括商会、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公司、各国领事馆等,委托它们进行有偿招商引资。
1/4
14、网上招商。一是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网站、制作网页,以此为载体不断发布项目信息,开展商务交流,寻求合作伙伴;二是招商主体主动在网络上寻找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合作项目与伙伴,以此为线索进行沟通、洽谈,达成合作。
15、跟踪招商。即对一些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带动性强且已有接触的项目,或组织的专门工作班子,进行集中跟踪攻关,全力争取成功,或长期予以关注,促使投资者在合适的时机决定投资。
16、以商招商。即对已成功引进的企业、外商或侨胞,进一步加大跟踪服务力度,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使客商实实在在体会到了好处,然后通过他们的宣传、示范和推介,吸引更多的客商来投资办企业。
17、服务招商。即通过减化办事程序,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水平,来实现招商引资。
18、产业链招商。即根据产业发展的关联度,以及当地企业与外地企业的合作关系,进行链条式的结构扩大,引进上、下游产品或上、下游配套生产、经营企业,拉长拉宽产业链条。洛阳市的煤电铝联产,既是拉长和延伸产业链的一个成功范例。
19、产业集群招商。即从市场细分和市场分工的原则出发,利用产业配套环境和产业集群效应,致力于对集群内配套项目、相关企业进行招引。成都围绕英特尔、中芯国际、友尼森等,着力引进集成电路、终端产品等it产业集群落户,即是一成功范例。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一是在项目建设中,对包括税务登记、银行开户、土地批租等几十个项目实施全程代办服务。在项目开工投产后,积极为企业提供招聘人才、安全生产、办理保险、原材料和产品运输、法律服务等经常性服务;同时,兴办140多家中介服务机构,积极为企业提供法律、会计、审计、咨询、报关等服务。二是建立部门与台商定期联系制度。每两个月举办一次“台商沙龙”,邀请台商与税务、金融、海关、交通、供电、电信等有关部门座谈,及时了解台资企业发展情况,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市台办、外经委等有关部门定期排出一批重点在建项目,确定专人负责联系,实施跟踪服务。三是设立台资企业服务中心和投诉协调中心实行24小时服务。坚持“首问负责制、二问终结制”,促进与台商的沟通并解决实际问题。四是市委市政府要求,不管工作有多忙,每个月必须开展干部知识讲座,请国内外专家给干部们上课、充电,要求所有的机关干部做到“五懂”(即懂政治、懂经济、懂业务、懂科技、懂法律)、“三会”(即会开车、会电脑和会一门外语)、“一颗心”(即要有一颗强烈的事业心)。
昆山曾经专门组织技术人员对一台电脑进行整体分解,从600多个主要零件中查找昆山不能生产的零部件,然后将还不能生产的零部件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进行攻关,几年下来,昆山就形成了整机生产的一条完整的台资it产业链,电脑整机的所有零部件生产企业,除极个别外,都已在昆山落户。该区充分发挥已有台商的桥梁纽带作用,吸引和介绍外商来昆山投资发展。昆山曾经一年引进外资企业521家,无一家是受所谓的优惠而来的,都是受已经在昆山投资的外资老板的示范效应带动而过来的。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