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招商引资工作的难点问题及对策
2009-04-2717:06文章来源:保靖县商务局田廷斌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调研
贫困地区招商引资工作的难点问题及对策
招商引资是促进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贫困地区招商引资更是首选手段。贫困地区因区位、资源、科技等方面的劣势,在招商引资竞争大格局下,始终处于不利的局面。现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工作实际,对我县招商引资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对策作简要剖析。
一、贫困地区招商引资现状
近年来,我县狠抓招商引资,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成效比较显著。但招商引资结构不尽合理,表现出“五多五少”的特征,即:房地产项目多,生产性项目少;粗放型项目多,集约型项目少;工矿业项目多,农产品项目少;单一型项目多,规模型项目少;中小型项目多,重大型项目少。
如上结构表明,以工矿采掘冶炼业为代表的高盈利项目是当前我县的投资热点,而农林牧渔业则为投资的冷门。以房地产、娱乐业等为主的短期项目居多,而工、农业等产品深加工的长期项目偏少。我县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仅占投资总额的2.21%,远远达不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房地产投资总额虽高达27.31%,但对我县引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实现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不了太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由于招商项目结构不合理,缺少大项目大投资,才造成当前的引资总量小、基数低的被动形势。
二、存在的难点问题
(一)、缺优质项目的“生产能力”。我县虽然作了超乎想象的努力,仍然一直难以推出产业关联度强和聚焦效应明显的大型优势项目,直到今天,滚动开发、动态管理招商项目格局尚未健全。近三年,我县共推出了89个项目,项目开发包装水平和质量有了长足进步,但除了对项目进行格式化介绍外,还普遍存在着市场能见度低、操作性差、实用性不强、计量分析不准确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与投资商谈判的筹码和效果。
(二)、缺项目“营销能力”。当前,我们的招商项目推介形式单一,储备的客商资源很少,没有强大的资源后盾,又缺乏必需的宣传推介平台,全赖“参会”推介,等客商上门,被动招商。
(三)、缺“售后服务”,直接影响签约项目履约率。项目签约后,我们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保障和优质的软件服务。与发达地区相比,可以说贫困地区硬件先天不足,地处偏僻,没有区位优势,交通不发达,物流不畅通,基础设施落后,都是制约项目推介和落实的关键因素。特别是有着聚焦效应、起着风向标作用的县工业园区因地方财力匮乏,难以达到“多通一平”的招商基本要求,令投资商望而却步。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我县仍存在着自满和自闭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有一部分人的地方本位意识作祟,对引进外资、外企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开放意识薄弱,往往因为“红眼病”或特权意识严重,对招商项目设置障碍;有的部门服务不规范,办事效率低下;有的单位和部门,因为小团体或个人利益“吃、拿、卡、要”,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权威,造成“以商传商、商劝商退”的恶劣影响。
三、对策及建议
(一)、制定规划,统驭贫困地区招商引资工作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六)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
招商引资工作要成功开展,人才是关键。一要聚集高精尖人才进入招商第一线,尤其在贫困落后地区,更需要政府选调精兵强将充实招商队伍;二是要把引进人才视为招商引资工作的“牛鼻子”,面向全国引进人才,纳入招商部门的核心职能;三是培训人才,也是人才建设的重点。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招商引资工作人员和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外出参加各种形式的招商活动,让他们融进招商浓郁氛围,结识广大商界朋友,熟悉实际操作技能,积攒招商引资本领,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一个人要想在短期内成为招商引资的行家里手很难,那么,就要求我们建立长效机制,落实责任捆绑,强化目标管
理,确定工作年限,培养一批优秀的长期从事招商引资工作的人才。因为人才优势,才是引资工作中最大的优势,也是投资商最看重的优势。我们要把“人力资源优势”意识提升到“人才资源优势”上来。要认识到廉价劳动力始终不是先进生产力,只有千方百计搞好优势人才队伍建设,才能真正搞好招商工作,真正能促进我县经济又快又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