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季行动”,实现了整县推进、全域提升,先后获评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综合试点县、村庄清洁行动全域示范县。
一、坚持党建引领、干群联动,实现“要我美”到“我要美”。一是突出党建引领力。将农村环境整治作为“三级书记”工程,从思想上摒弃基础薄弱、没有资金等错误观念,党组织、党员干部亮诺践诺,党政领导分区包片,街长路长齐抓共管,实现“党建红”与“环境美”有机融合。二是突出政策撬动力。坚持政策市场同步发力,打捆涉农资金1.5亿元,撬动社会资金2.1亿元,用于街道硬化、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打赢了问题厕所歼灭战,实现厕污闭环处理无害化和资源化。三是突出群众内驱力。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将垃圾清理、环卫保洁等纳入村规民约,实行积分制和门前“五包”,组建68支“红马甲”特色宣讲小分队,带动形成“人人参与、户户受益”的良好局面。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坚持常长兼顾、健全机制,实现“一时美”到“长久美”。一是建立市场化保洁机制。按照“一考核两监管”机制,每天对公司“作业”情况检查打分,每月进行考核评价,结果作为经费拨付的重要依据,实现农村垃圾日产日清。二是固化“红黑榜”晾晒机制。设立“红黑榜”“晾晒台”,评选红榜村80个、黑榜村96个,对“红榜”村给予资金奖补;“黑榜”村村书记在县电视台公开表态,并扣罚当月绩效,酌情取消或暂缓项目支持。三是健全共建共管机制。建立“1234”工作机制,即成立人居环境整治专班,确保有人抓有人管;制定《农村人居环境动态管理办法》和《星级管理办法》“两个办法”;建立县乡村“三级管理网格”;用好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包联单位“四支队伍”,凝聚工作合力,促进常态化、长效化共建共管。
我县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书记、*市长讲话要求,锚定目标,埋头苦干,努力填写人居环境整治成绩单,为加快推进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卢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