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气象局年度工作总结(5篇)

【篇一】

一年来,xx县气象局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执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带双核”及县委、县政府“一业带三化、三化促一业”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防灾减灾,气象先行”服务理念,以“三个叫应”为服务保障手段,全面推进我县气象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气象服务能力,发扬团队精神、同心协力,扎实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气象工作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xx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政府化、社会化

20xx年,向县委、政府及部门发布决策短信40万余条,公众信息20万余条,及时开展降降水“三个叫应”208余人次。向县委、政府提供决策服务材料165期,其中《重要气象信息专报》4期、《气象信息报告》60期、《气象信息快报》101期、《专题气象服务》21期;共发布预警信号132条。启动气象灾害(暴雨)应急Ⅳ级响应命令7次。“气象预报预警确实准确,第一时间把汛情命令传达到点,为政府抢险救灾提供决策信息支撑”。在1月23日时至2月4日出现的低温雨雪凝冻天气过程中,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提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材料,为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迅速作出指挥调度提供强有力地决策支撑。紧急转移和安置滞留人员1661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主要做法。一是坚持以《重要气象信息专报》、《气象信息报告》及《气象信息快报》等决策气象服务材料直接报送县委、政府及各防汛重要部门二是坚持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领导把关制和领导带班、守班制三是坚持重大灾害性天气多部门会商研判和电视台专访制四是保障预警信息的及时性,通过短临系统、卫星、雷达等接收平台,及时发布、变更预警信息。利用手机短信、飞信、电话、纸制材料、群、政府网站、微信群(地灾群、防汛群、公众群、脱贫攻坚群、大气污染管控群、梵净山旅游服务群等)等多种手段,及时发布预报预警和防范提示信息。

(二)气象业务服务工作专业化、精准化

1.重大社会活动气象服务保障

每逢节假日及重大活动,做好《春节》、《春耕春播》及《中高考》、《梵净山申遗活动》等专题气象服务,共制作发布21期。服务有方案、有过程、有总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旅游气象服务进一步细化

梵净山申遗成功后,强化对梵净山景区及周边景点的加密气象服务工作,在原有气象服务的基础上,每小时更新一次梵净山金顶天气预报与实况,提醒游客上山注意事项。同时,在省、市局的指导和参与下,梵净山气候梯度观测落地xx并完成了设备安装调试,通过气象要素变化,积极探索、分析梵净山佛光、禅雾、拱桐花期等景观形成的的气象背景,为景观、奇观预报提供科研依据。为打造“生态旅游”“生态宜居城市”和“中国天然氧吧”旅游文化品牌,充分利用在梵净山景区和县城安装的负氧离子检测仪设备,全面实现对空气中含负氧离子数的实时监控,并通过显示屏实时发送。充分利用梵净山景区及周边气象监测资料,撰写了《梵净山区域基本气候概况及近两年气候变化趋势分析报告》全面助推“梵净山申遗和5a创建”,这一创建成果既是气象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气象服务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实现了“气象+旅游”的成功连接。

(三)人影工作开展情况

20xx年县域内共出现明显的冰雹云回波3次,向空域管理部门申请批复3次,共作业3站次,用高炮弹200发,4月20日闵孝出现小颗粒冰雹未成灾(防区外),有效地抑制了冰雹的发生发展,增雨效益明显。7月4日,省气象局及省安监局组成的联合安全检查组在市气象局分管领导及分管副县长的陪同下对我县标准化炮站建设、进行全面检查,对我县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高度肯定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四)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我局帮扶村为桃映镇茶溪村,总人口4019人,1085户,三个小村24个村民组组成的茶溪村,贫困户122户,312人,从3月10日开始,主要领导带队5人长期驻村,其余同志早出晚归,每天留2人值班直至7月15号,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出色完成了县委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同时投入5万元用于村级脱贫攻坚工作开支。

(五)单位内部效能管理情况

及时分解目标任务工作,落实到股室到人;进一步强化综合行政管理的职能职责,通过职工晒周工作成绩,严格执行综合协调,统一调度,规范管理,效果明显。特别针对于工作执行力、物资管理、财务大额资金审批等问题进一步规范化。

(六)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气象现代化

一是整合大数据资源,创新气象防灾减灾新模式。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相应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坚持和完善了《重要气象信息专报》直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工作机制、多部门服务会商机制、“三个叫应”应急服务机制和气象预警信息登记用户工作机制,并在汛期得到了很好应用。二是结合“三农”新需求,大力开展精准扶贫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实施城乡气象服务均等化工程,努力拓展气象为农服务渠道,充分发挥气象电视节目、手机短信、大喇叭、显示屏、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在服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趋利避害、减负增收”的作用。大力实施“三农”气象服务专项,推进面向农业园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三是积极推动气象体制改革。按照国家防雷体制改革,我局强化防雷减灾安全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开放防雷装置检测服务市场,并根据上级要求组织制定防雷机构编制和人员调整方案。建立“xx气象志愿者微信联盟”,有效突破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和“盲区”,切实解决气象服务“灯下黑”,目前涉及人群包括党政领导及工作人员、各部门负责人及干部职工及乡镇村组信息员及个人朋友圈,即联盟中社会公众及微友群等。

(七)气象台站整体搬迁情况

气象台站整体搬迁项目建设于20xx年元月正式开工(场坪工程),主体建设于20xx年5月正式动工,20xx年11月完成工程验收。项目总投资约1800万元(其中场坪230万、主体建设920万,附属工程380万,平台建设230万,其他设计、地勘等费用100余万)。目前政府已经下拨1150万元用于前期经费的支付,征地和场坪经费已经付完,主体建设已经支付600万,还有近700万的建设资金缺口。

二、工作亮点及成效

突出做好汛期气象服务,成效明显,得到各级领导肯定和表扬。今年汛期,特别是在5月份的区域性大暴雨灾害天气中,分区全网发布暴雨红色预警短信1次,通过“三个叫应”气象服务机制叫应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乡镇气象信息员100余人次,为各级党委政府及时组织防汛抗灾救灾嬴得了宝贵时间和工作主动,全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县政府领导在《重要气象信息专报》等材料上批示4次,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及县分管领导及多次坐阵气象局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指挥调度。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台站搬迁工作推进缓慢,至今未能完成搬迁二是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弱,科技贡献率低三是气象预测预警能力还不强,特别是对灾害性天气的强度和落区预报方面,离公众要求还有不少差距

【篇二】

20xx年,xx县气象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气象部门的工作部署,认真开展各项工作。

一、20xx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做好气象预报预警服务

1.保蓄水圆满完成。今年梅汛期梅中带伏,不利于持续降水天气。通过科学研判,提早服务,为水库科学调度提供气象保障。重大灾害性天气零纰漏,面对极端灾害性天气频发,我局高度重视,及时预警,当好气象参谋。全年共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48期,预警短信182次,受众70万人(次)。

2.深入推进农业生产气象服务。结合“一县一品”行动,开展农产品精细化服务。积极拓宽气象服务受众面,今年微博关注人数增长近900%,微信公众号增长近50%。气象救灾推行新举措,与农业、保险等部门建立气象灾害联合调查评估机制,共同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提高理赔速度。

3.全力保障重大活动气象服务。如“国际越野跑挑战赛·诗画xx站”提供逐小时短临预报;为五水共治、蓝天保卫战、平安xx、美丽xx等任务做好全方位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圆满完成xx全年重大活动的气象保障服务。

(二)圆满完成“五水共治”气象工作任务

1.完成暴雨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工程建设任务,显著提升我县暴雨预报预警能力。《金华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管理实施办法》也待金华市政府出台再行转发。

2.完成水环境改善人工增雨保障任务。人工增雨作业点实现标准化(Ⅰ级安全等级);与林业部门组建联合作业队伍,签订市县人影安全责任书。及时实施作业,共发布作业公告4次,作业空域保障计划申请33次。

(三)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振兴气象工作任务

超量完成乡村振兴年度任务,完成17个村(社区)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创建。将气象科普融入到乡村文化大礼堂。

(四)积极探索生态环境气象监测评估

完成气象局清新空气监测点建设,保障设备稳定运行,监测数据已在省清新空气数据发布系统发布。为“大花园”生态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五)深入推进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组织召开气象协理员、部门联络员培训会。开展26家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督查工作,新增5家创建单位,并拓宽至旅游、危化品行业。开展气球施放执法检查4次。联合县安监、建设对全县易燃易爆场所开展防雷安全检查。与47家易燃易爆场所签订防雷安全责任书。随县人大农林水督查组陪同虞红梅副县长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六)深化最多跑一次

完成6个易燃易爆企业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5个化工、燃气场所的防雷装置竣工验收。许可结果邮寄到户,实现审批许可“零见面”,真正做到“零跑”。另外还有24次系留气球施放审批,54次气象证明开具均通过网上直接受理办结。

(七)切实抓好党建和党风廉政

1.深入推进各项专题活动。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好新时代xx答卷人”大调研活动、“如何做一名奋斗者”征文大讨论、“弘扬金华精神,争当五个表率”大讨论活动,开展气象部门第17个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和全省气象部门第31个职业道德教育月活动。

2.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问题整改。结合实际,对照各级气象部门反馈意见中存在的问题,逐条细致对照,深入归纳剖析存在问题及时整改完善,重新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形成规章制度电子书,便于修订和翻阅。

二、明年工作重点

(一)提升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推进气象防灾减灾“一本账、一张图、一张网、一把尺、一队伍、一平台”“六个一”基本能力建设。

(二)拓展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

推广气象公众号、农业app等专业气象服务平台,实现基于gis信息的农业气象信息一键式查询。

(三)形成“党建+科普”机制

深度融合党建、科普工作,建设成以党员队伍为先驱的科普宣传队伍,以党建阵地为依托,建设气象科普宣传阵地。

(四)拓展专项气象服务立足于xx全域旅游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推进旅游景点、农家乐、交通等相融合的旅游特色气象服务平台的建设。

【篇三】

20xx年以来,在省、市气象局及xx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围绕气象现代化,开展各项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

(一)基础业务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加强了业务人员学习和气象装备仪器的维修维护,同时在确保仪器设备、观测数据等正常的情况下,实现了国家自动气象站的业务切换和杨桥、张新、张营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搬迁,由于工作扎实,搬迁后业务持续稳定运行,确保了业务质量。

扎实做好汛期各项气象服务工作,主汛期做到各类气象仪器及时维护维修,确保了气象数据的及时获取,为做好气象服务奠定了基础。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国务院39号令,及《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雷安全管的通知》皖政办秘【20xx】239号文件。完成了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防雷行政审批工作的移交,落实好气象部门承担的相关防雷安全事中与事后监管和行政执法责任制。“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不再作为防雷行政审批受理条件,划转为受理后技术性服务,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应的评估报告、测试报告或检测报告。加强行政审批技术服务规范化管理,优化工作流程,规范使用技术服务合同、协议。

四、气象观测站搬迁

因城市规划,xx县气象观测场面临搬迁。在县政府梁县长及市局主要领导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到省局的认可,并于今年6月启动搬迁。目前,项目正积极进行,但整体进度与省里的验收要求仍存在进度偏慢,为确保12月31日正式切换,目前正积极加快进度。此外,因土地证暂无法办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手续仍不完善,需要后续补办,存在办理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