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23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我县防汛抗旱工作在市防指的精准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和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应对,在各级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我县防汛抗旱工作总结如下:

一、雨情、水情、汛情、灾情

今年入汛以来,我县遭遇了15轮强降雨过程和第五号台风“杜苏芮”影响,5—8月全县各乡镇平均降水量553.8毫米接近常年。多轮强降雨导致我县遭受洪涝灾害。灾情发生后,我县及时应对,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研判会商,到受灾地区查看受灾情况,各乡镇发动群众积极排涝,及时开动排涝站排涝,清沟沥水或利用流动小水泵排水,最大程度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和损失。2023年第一批农业排灌抗灾用电指标已于9月全部兑现完毕。

二、防汛抗旱工作开展情况

(一)及时调整县、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为进一步理顺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及时调整县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充实县乡防办专业人员,提高防办参谋助手水平,特别是建强乡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落实由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防汛抗旱指挥长,分管负责同志担任防办主任,确定相对固定、熟悉防汛抗旱情况的具体工作人员。

(二)落实落细防汛包保责任,明确工作任务清单一是制定县政府负责同志防汛抗旱责任分工;二是推动落实县包乡镇、乡镇包村(社区)责任体系中党政领导包保工作责任人,制定工作清单,并逐级报备;三是全面落实重点部位防汛责任,县乡分级落实河湖堤防、圩口、行蓄洪区等防洪工程防汛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确定县级和乡镇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汛前全县18个乡镇,367个村(社区)均已明确建立县、乡党政领导包保工作责任人、技术责任人。

(三)认真做好汛前准备工作,开展分级分行业隐患排查,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一是按照分级分部门负责原则,组织开展行业、辖区安全度汛隐患排查,建立问题、措施和责任清单,在汛前完成整改,相关部门隐患清单报县防办,对汛前难以完成整改的,制定应急度汛预案,落实责任人和度汛措施;二是督促相关单位在汛前完成损毁防洪抗旱工程修复和河道湖泊堤防开口子工程堵口复堤;三是加强在建涉水工程监管,在汛前恢复河道正常防洪、行洪功能;四是精细化管控基层风险,推动以县、乡镇、行政村(社区)为单位,全面摸排地质灾害、低标准圩口、低洼易涝区、危旧房、桥隧(涵)、地下空间、临河(沟)道路等各类洪涝高风险点,“一点一策”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对防控对象、防控责任、受威胁人员实行清单化管理。汛前排查重点安全度汛隐患六处,落实度汛预案,确保安全度汛。

(四)修订防汛抗旱预案一是及时修订县级防汛应急预案;二是推动落实乡镇、村(社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及行蓄洪区运用预案及人员转移预案等,根据有关要求,组织受地质灾害、低洼易涝威胁的区域制定人员转移避险预案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科学调度水利工程。要根据水雨情变化,合理调度各类工程,做到汛旱同防,统筹兼顾,两手抓、两不误,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做好工程运行准备,扎实处理水利工程的薄弱环节。充分利用今冬明春农闲季节,抓紧水毁工程修复,为明年安全度汛打好基础,确保河道、堤防、水闸工程安全度汛。

(四)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城市管理等部门要对检查出的城区易涝风险隐患点,进行全面整治,制定安全度汛预案,备足防汛抢险物资和设备,加强值班值守,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进行科学谋划,切实提升我县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五)加强汛期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要严格执行24小时有领导带班的值班制度,同时,要密切关注水雨灾情,出现重大灾情险情及时上报,第一时间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