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让中国农民感动的农业科学家
*,一位致力于让祖国大地丰收、使中国农民感动的农业科学家。
他是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他执着地寻找并克隆优异新基因
这位立志改变中国农业科技落
后面貌的农业科学家,1945年8月出生于河南省偃师县农村。青少年时期,贾继增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粮食短缺的日子,吃过树皮、树叶。他从小务农,切身体会到,增收或减收一粒粮食对一个农民意味着什么。
中学时代,他就立志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1965年,他的3张高考志愿表填写的全是农业院校,后来如愿以偿地考进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1970年,他毕业后分配到陕西商洛一个山区中学当教师。凭着对农业科研的兴趣与爱好,他开始了自己的初级农业实验研究,进行小麦杂交育种、栽培实验,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9年,贾继增考入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从事小麦品种资源研究,正式走上了农业科研的道路。
他从事农业科研30多年,一直执着地寻找并克隆能够让小麦高质、高产、抗旱、抗病的新基因,并成功地走在世界同行的前列。他们培育的抗白粉病的优异新种质,可在较长时间解决我国小麦白粉病抗源缺乏的难题,提高小麦产量5%至30%。
他满怀深情地说。开发更多的优异新基因,培育更多的优异新品种,使农民种粮可以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健康、保护环境,这是中国农业科学家的责任。
他作为主持人或主要完成人所完成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集体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他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农业部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1992年,一年多的进修时间结束了。当时他有三种选择:回国、转读博士学位、应聘到国外其他单位工作。那个时候,分子标记在国际上正热,招聘此类人才的广告随处可见。有了英国剑桥实验室的工作经历,有该实验室主任的推荐信,当时在国外找工作是很容易的。但贾继增知道中国科研项目正需要他,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
贾继增与他的团队已经连续两届承担了“973”项目。他和同事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农业科研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较大,前面的道路还很远,肩上的担子还很重。
贾继增说。“作为农业科研领域国家队成员,我们的使命就是在世界上占领一席之地。我们的目标是,在不长的时间内,将我国的种质库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基因库,使其成为我国农业发展与农民致富的‘基因银行’,为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尽快走在世界前列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