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心得体会五篇
【篇一】
在全力推进大运城建设,加快夏县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作为奔赴长三角地区参训学员,聆听了许多专家教授的报告,接受了当地知名人士的辅导,参观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探访了当地镇、村干部,使人深受触动和启发。
来到xx市xx县,犹如走进一幅迷人的山水画卷。绿色的竹海,清澈的溪流,古朴的民居,正是村在林中,绿在村中。地处天目山北麓的xx县天荒坪镇余村,是2005年8月15日,时任xx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这里考察,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正是在这种“两山”精神的引导下,xx市实现乡村振兴才有了许多可琢磨、可思考、可借鉴之处。走进三面环山的余村,清澈的溪流,自西向东绕村而过。该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说,他们十多年来,致力于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做精规划,做美环境,做优产业,做浓氛围,带领村民集中精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休闲旅游经济。20xx年,余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村民人均收入41378元,村集体经济收入410万元。余村的故事里,镌刻着新时代中国乡村的变革与进步,他们正朝着更新的目标奋进。
长三角地区学习考察归来,我的思想定格出一笔“浓”墨绘山川的理念,决心和党政班子成员凝心聚力,带领全镇6万干部群众,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根本途径,把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作为融合的重点产业,把创业创新作为融合的强大动能,高质量助力瑶峰农村经济振兴。
一是现代农业定“主色”。充分利用国家惠民政策优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把沿山下埝底、北山、南关等18个村万亩大棚、大田“金太阳”、“麦儿红”等特色红杏产业做大;把中留、解村、大辛等11个村万亩设施绿色蔬菜品牌做强;把石泉沟、李家坪、韩家后等15个村万亩药材“铁杆庄稼”做壮;把马蹄古垛、尚家坪、神头岭等13个村万亩核桃、花椒干果产业做旺,真正形成四个万亩特色融合农业产业体系,千方百计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是宜居环境著“底色”。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提上议事日程。通过广泛宣传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政策措施,激发农民群众告别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重点开展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文化行动。以南关、南山、上留、郭道、樊家峪为范本,不断提升层次,创建精品村。深度挖掘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注入人文内涵、文化品位。
三是农旅融合点“亮色”。以赤峪、下埝底观光采摘园为主导,提升“产村相融,一体发展”的产业实力;围绕时令节气,举办二月杏花游瑶台,张家坪、南山底、小侯村消夏避暑旅游文化节,大庙湿地公园自驾游,朝着农民的家园,市民的花园这一梦想追逐,奋力谱写瑶峰农旅融合的出色样本,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振兴,把六万父老乡亲带向更加富裕的明天。
【篇二】
近年来,xx县xx铺镇以列入乡村振兴试点镇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突出做好“五篇文章”,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力打造产业化、景观化、城镇化的乡村振兴试点镇。
1.做好规划文章,明晰乡村发展路径。坚持以国家、省市出台的乡村振兴建设有关文件为指导思想,结合镇村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土地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综合考虑各乡村发展特点,制定《xx镇美丽乡村总体规划》《xx铺镇乡村振兴试点方案》,全面明确了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工作任务、政策保障。在建设目标上,重点上甘棠村、xx村、xx村、xx村等xx个行政村开展振兴试点工作,循序渐进、逐步铺开。致力打造一个“富硒香型”农业示范区、一条“古郡瑶寨”精品旅游线路、一个“三千文化”体验长廊。在村庄定位上,注重引导各村因地制宜,营造一村一特色。重点以古村落、古民居、旧遗址保护为载体,打造一批历史文化型特色村;以特香农业、特色经济等产业为基础,打造一批农业观光体验型特色村;以自然风光、山水资源、地理环境为依托,打造一批休闲度假型特色村。用2-3年时间完成创省级卫生乡镇、省级生态文明示范乡镇,打造x-x个省级乡村振兴样板村,x-x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五年内,全镇实现“一村一品、各美其美、村村出彩”。
2.做好产业文章,强化乡村发展支撑。致力实施产业带动工程。以辖区内省重点产业项目江永县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为中心,辐射带动xx个行政村,发展xxx个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xxxx名新型职业农民,带动xxxxx人致富。按照“企业+村委+农民合作社+村民”的模式加快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建设,打造集农产品展销、农耕科普、果蔬采摘及加工、休闲旅游、健康养生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项目建成后可辐射区面积达x.x万亩。致力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按照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文则文、宜工则工的原则,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其中,xx村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化香芋基地,建成闻名全省的香芋村;福洞村围绕田园综合体,发展江永香姜,建成闻名全省的香姜村;夏层铺社区建成住宿+美食+体验的民俗美食村;马蹄、水田村建设成优质烤烟产业区;上甘棠建设成优质葡萄产业区。到2020年,实现村村有持续增收的主导产业,有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产业。致力培育乡村旅游产业。充分利用上甘棠、xx、马蹄十里画廊风光带的带动效应,打造一条集旅游、农业、文化于一体的旅游精品路线。重点依托古村文化、孝廉文化、耕读文化、瑶寨文化、知青文化资源,把千年古村上甘棠村打造成全国知名历史文化传承型乡村,xx村打造成全省知名知青文化村,xx村、xx村围绕潇贺古道打造“古道画廊”,形成新的旅游带,xx村、福洞村等村打造为香型农业观光体验型乡村。力争1-2年内把上甘棠创建为国家x景区。
3.做好民生文章,夯实乡村发展基础。推进基础提质工程。采取“向上争、政府投、部门帮、村民筹、社会捐”方式筹资,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农网升级改造、路灯、光纤网络、机耕道等设施建设,并优先向基础设施落后的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倾斜。积极引导村民自筹自建,硬化村组、巷道水泥路,实现外成环、内成网、路路通格局。推进乡风文明工程。定期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因村制宜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在每个村培育一支文艺文化队伍。广泛开展村风评议、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村风”活动,引导村民除陋习、树新风。成立村级红白喜事理事会,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文明办宴。每年评选表彰一批文明村、文明家庭,使文明之风进入千家万户。推进社会治理工程。创新互联网+社会治理,“一村一警,三员联村”模式,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全覆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村霸、乡霸、街痞”,敲诈勒索等问题,持续加大综合治理,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确保百姓安居乐业。
4.做好生态文章,激活乡村发展动力。突出高标准治理。以“环境整治”战役为抓手,大力实施农村“增绿、洁地、净水、治气”工程,推进村落整理、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庭园绿化、道路绿化、村旁绿化“三绿”建设,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污染源。大力普及太阳能、沼气等绿色能源。重点抓好乡村“厕所革命”,年内拆除全镇xx个村旱厕,新建一批公厕。突出高水平管理。建立“政府主导、村委协同、村民参与”的环境监管机制,使农村环境监管走向制度化、常态化。加强生活垃圾监管,全覆盖采用“市场化、公司化”的模式处理生活垃圾。落实河长制责任,强化河库源头、两岸和生态脆弱地区的管护,加快绿化造林,实施封山育林,护好绿水青山。突出高要求创建。充分发挥上甘棠村、xx村示范带动作用,抓好生态镇村、生态示范家庭创建。力争2-3年内打造一批省、市级生态示范村和美丽乡村。将环境治理纳入村规民约,严格落实垃圾“门前三包、全天保洁、日产日清”制度,让农民自主、自理、自治。
5.做好党建文章,筑牢乡村发展堡垒。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在全镇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活动,实施“党建+”工程。创新推行了“党建+产业发展”“党建+村级治理”“党建+文明创建”,全面将党建工作全面融入到村级规划、产业发展、环境治理、乡风培育等方面,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彰显。村一级全面实行村“两委”成员工作日轮流坐班办公,日常服务全面规范。党务村(居)务公开栏,明确专人管理,及时更新公开村级财务、政务内容,让百姓明明白白。强化服务平台建设。按照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五化”建设要求,大力开展乡镇党建室规范化建设行动,创新镇村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了高标准的党建室(包括基层党建办公室、党代表工作室、党员档案室),全镇党务政务服务不断优化。在每个行政村建好集便民服务、文体娱乐、农业服务、医养服务、党建服务于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和党员培养,定期开展“两委”班子轮训,今年以来,已经开展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各类培训xx余场次。20xx年,将全覆盖对村级党员干部、村级致富能人、返乡创业人员进行常态化培训,在每个村建好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
【篇三】
最近,我们围绕中央一号文件,习总书记“两会”期间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及国家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结合人大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学习和思考。现从三个方面汇报:
一、先谈点看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我省我市来讲,既是重大使命,也是重大机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新旗帜,也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内容与工作任务。
湖南是农业大省,农业始终是湖南鲜明的特色,农业资源仍然是湖南最基本的优势,农村是湖南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同时,虽然这些年乡村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都得了明显提升,但乡村发展依然欠账过多,乡村振兴面临很多困难。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我省意义尤其重大。特别是对照十九大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我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很多优势和机遇,必须牢牢抓住,不仅为“三农”发展创造一个春天,也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跨越的契机所在。比如,未来我国发展将由“城乡统筹”发展进入到“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国家资源的配置必将更大程度地向“三农”倾斜,补农业短板、强农业弱项将会进一步加快落实,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农民的富裕也将更大程度地推进。
具体到常德而言,常德又是农业大市,常德的比较优势在农业,常德的发展差距和潜力也在农业,常德“弯道超车”的后劲无疑也在农业。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实现全市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在农村,实现全面现代化的现实难题在农村,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最大动力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有力推动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二、再谈点做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人大农业委来讲,必须担当作为,必定大有作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人大农业委必须责无旁贷。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助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片、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不断提高全市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1、服从党委工作大局,抓重点、补短板。积极参与并从六个方面着力:一是在脱贫攻坚上着力。加强对精准帮扶的监督检查,同时督促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结合各贫困村实际,将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和原则融入具体的脱贫攻坚的计划和行动之中,统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有机衔接,奠定乡村振兴的制度和物质基础。二是在促进产业发展上着力。助力农村产业融合,推进乡村旅游、电商、农产品加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有机结合,形成农村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尤其还要督促政府出台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并予以落实。三是在完善公共服务上着力。深入推进居民医疗、养老、大病等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推动农村道路、饮水安全、电网升级改造、信息网络、村务服务中心、乡村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为农村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四是在农村环境整治上着力。要坚持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理念,督促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加大环境整治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力度,进一步优化城市要素(资本、技术、管理)和资源(经济、社会、文化)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五是在实现乡村善治上着力。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善治的基本要求。人大既要依法支持完善自治管理必须遵循的法治框架,又要督促政府夯实乡村治理的道德基础,核心是按照群众公认、党性观念强的标准,选准培强村支两委负责人,培养锻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铁军。六是在深化改革创新上着力。20xx年是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的收官之年,我们不仅要督促政府按期完成确权登记颁证任务,还要推动其在确权成果应用上和其它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2、依法履行法定职责,重监督、多调研。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视察调研,监督检查,助力推动工作是人大农业委义不容辞的法定职责。一是开展涉农法规的修订立法。涉农法律法规的完善是依法推进“三农”发展的坚强保障,目前,尽管市州人大立法权仅仅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我们还是可以分年度、有重点的开展农村水源保护、农村环境整治及垃圾处理、湿地生态资源保护等立法工作,同时,我们也会配合省人大农委开展的法律修订调研,以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造相适应的法治环境。二是监督政府制定完善涉农政策办法。工作重点是督促政府根据国家政策及时制定地方金融支持、财政资金倾斜、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等实施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办法,确保力量和资源用到“三农”建设发展上。三是监督“三农”举措的落实推进。对现在已建立完善的农村水利设施、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农民培育、五级书记抓工作的体系、严格的实绩考核机制等措施,要逐个进行检查监督并落实到位。四是督促涉农问题的整改到位。近几年,我们通过执法检查、基层调研、视察暗访,在扶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面源污染、种质资源保护等方面发现了许多问题,全部通过人大审议意见、现场交办的形式督促政府整改落实,而且以钉钉子的精神跟踪督导,务求工作实效。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实事、解难事。人大农业委的地位和性质决定了我们是“三农”的代言人,必须时刻为“三农”工作鼓与呼,为农民办实事、解难事。一是切实关注农民的呼声,维护广大农村群众的根本利益。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结合每一地的实际科学规划、有序推进,一切措施都必须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农业委要真实了解基层群众的想法意见,及时反馈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及时修正措施办法,少走弯路重复路。二是继续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通过这么多年持续努力,人大农业委牵头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的确抓出了成效,抓出了影响力,常德连续15年没有发生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确保了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乡村振兴,食品安全第一。我们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更严厉的举措继续抓好农产品安全工作,筑牢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屏障。三是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涉农建议案。涉农建议案中反映的许多问题实质上是“三农”工作中执行政策偏差、基层作风粗暴、违法侵害群众利益等方面的问题,经过我们锲而不舍的跟踪督办解决了,代表满意了,我们就为群众办了好事,解了难事。四是鼓励基层人大代表充分履职发挥作用。基层代表来自广大农村,工作在基层,扎根于群众,他们有着天然的优势,他们最了解农村现状、农民需求、农业的薄弱环节,他们的批评建议就是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他们奋斗呼吁的事业就是我们应该要支持倾斜的重点。
三、还谈点想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如何面对农村基层工作现实情况来讲,既要正视问题,更要坚定信心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启示四。推进乡村振兴要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根脉。注重挖掘乡村历史和民俗文化,讲好美丽乡村故事,让人有一种向往感、进入感、归宿感,让人们停下脚步,细细口味,真正让他们走进乡村,品味乡村、读懂乡村。做到“一个村落就是一段历史,一个产业就有一个故事”。
启示五。推进乡村振兴要有形神兼备的特色。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不大包大揽,在农房建设改造方面,注重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个性与特色,因地制宜,不搞千房一面,千村一面,每一个村庄建设上都能彰显自己独有的特色。
启示六。推进乡村振兴要构建多化元的产业支撑。要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根本途径,把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作为融合的重点产业,把创业创新作为融合的强大动能。结合资源禀赋、人文历史、特色产业来深度挖掘农村文化,进一步提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内涵。要通过地道的乡村美景、淳朴的农家文化、良好的服务体验,构建农商旅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养生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