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建设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思考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新形势下,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从高标准到发挥高效益,对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村资源统筹开发、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葫芦岛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沿海地区,地处东北、华北两大城市群、两大经济区的交汇点上,是东北地区入关的重要门户,在辽宁省实施的“五点一线”(丹东、大连、盘锦、营口、锦州、葫芦岛)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中,作为“一核、一轴、两翼”的西部一翼在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给葫芦岛市农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辽宁省农业大市,在新形势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葫芦岛实现经济整体跨越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1葫芦岛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11农业发展现状。葫芦岛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东邻锦州,西接山海关,南临渤海辽东湾,与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关外第一市”之称,是全省重要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和水果主产区。“十三五”以来,全市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旱作农业、设施农业、林果业、生态畜牧业、海洋养殖业,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区域性的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两带三区”的农业发展格局,即兴城、绥中、连山设施农业带、水果产业带,建昌、南票旱作农业区、干果经济区和畜禽养殖区。葫芦岛市是辽宁省农业大市,全省粮食主产区之一,全市耕地面积22.27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1.9%,其中有效灌溉面积5.93万hm2。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特有的自然条件,农业基本上以旱作农业为主,旱田占总耕面积的94.3%。栽培的作物品种以玉米、高粱、大豆三大作物为主。其中,玉米面积约14.3万hm2,高粱2800hm2,大豆11400hm2以上。三大作物占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玉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近90%。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比例为1∶2。葫芦岛果树生产优势明显,果树面积与株数居全省首位,产量居第二位,是全省两大水果产区之一。全市现有果园面积16.8万hm2(占农田土地面积的46.1%),年水果产量76.2万t。产值8亿元,占种植业总收人的37%。绥中县、建昌县秋白梨驰名中外。葫芦岛市种植蔬菜历史悠久,蔬菜生产是葫芦岛市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特别是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具有自然优势和良好人文环境。到2017年底,全市蔬菜生产面积达14260hm2,设施蔬菜9393hm2。12农业发展制约因素。12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葫芦岛市多年来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不断改善,但与现代农业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全市农田灌溉面积仅为86667hm2,有效灌溉面积59333hm2。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尚未摆脱雨养农业的束缚,很大部分农民依然靠天吃饭,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122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目前,葫芦岛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到60%,对农业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但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水平还较低。传统农业技术在生产上依然占主导地位,农民整体科技素质还不高,制约了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质量不优、特色不鲜明、竞争力不强,缺少名牌和高附加值农产品。123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发展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必然要求,与省内发达地区相比葫芦岛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还不是很高,其中农业结构不合理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葫芦岛农业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仍占较大比例,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效产业规模较小,设施农业占农业的比例还较小,影响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化开发。12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较为滞后。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较弱,农村中多为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难以实现规模集约经营,制约了农业现代装备水平的提高和新技术的推广。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不规范,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关系大多还处在低层次的产销合作上,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2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21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葫芦岛市干旱少雨、农田水资源贫乏、基础设施落后等不利因素一直桎梏农业的快速发展,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以来,葫芦岛市科学规划、全力推进,坚持土地改良整治,实行农田集中连片治理。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一批旱能灌、涝能排、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高效的基本农田,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三五”以来,葫芦岛市农业综合开发新建高标准农田5500hm2,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500hm2,节约水资源年达383.71万m3;控制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8.86km2。新增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粮食2778.91万kg,油料36.45万kg;新增蔬菜生产能力180万kg。全市农业连续夺取粮食丰产,农民持续增收,为葫芦岛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实践证明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加快农业发展的基石和动力,必须长久坚持下去,不断向新的高度迈进。22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土地到餐桌无公害绿色食品更受青睐。目前,大田中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少用农药、少用化肥、多施用农家有机肥,可以全面提高农产品品质,为加强农村生态治理,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建设“绿水、青山、碧海、蓝天、沃土”的魅力葫芦岛,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确保其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向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地区倾斜。通过推行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少耕免耕、粮豆轮作、农膜减量与回收利用等措施,降低了土壤板结程度,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肥力,减少了水土流失。此外,实施农田防护林网的建设,起到了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23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规模化生产是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必然要求。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了土地有序流转,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围绕产业扶龙头,依托龙头建基地”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产业化经营项目,拉长延伸产业链条。围绕粮油、蔬菜、水果、畜牧等优势产业,通过项目实施,培育、建立了一批区域特色明显的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区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基本形成龙头带基地加农户的产、购、加、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如:葫芦岛市高桥镇以其特有的区位优势,经过连续几年的建设,累计开发面积1300多hm2,建成了上茬元葱、下茬胡萝卜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并围绕葫芦岛兴桥、兴达两家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经营管理,形成从农业生产延伸到农业深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规模化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4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推广,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加强与农业科研单位、高校的合作,实施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吸纳多方科技力量,与当地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密切结合,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通过实施科技培训、技术服务,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特别是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技术,使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做到设施建设高标准,同时,配套高水准的农业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如: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为技术依托单位,在葫芦岛兴城市、绥中县、建昌县和连山区实施了马铃薯优新品种及高效复种技术、设施果蔬高效集成技术、绿色杂粮种植技术等科技推广项目,发挥了显著的增产增效作用。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3]葛步林,陈庆和.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现代农业发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2(4):40~41.
[4]朱永林.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现代农业持续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8):11~12.
[5]袁书钦,李红伟,尚锴.三门峡: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现代农业发展[J].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12(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