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口普查的难点及策略思考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在有序地开展业务培训、户口整顿等工作。我国约有亿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农村人口因其数量庞大、居住分散、流动性强等特点,在此次人口普查中面临许多难点。如何克服这些难点,准确普查农村人口,事关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本文就此情况作简要探讨。
一、农村人口普查存在的难点
难点一。居住分散,普查费时。农村幅员辽阔,人口居住分散,要在短时间内挨家挨户地上门普查登记,十分耗时耗力。
难点二。流动性强,联系困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繁荣,
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在有的村达到了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在家留守的多是些老人和小孩,对于外出人员情况知之甚少,给普查工作增加难度。
难点三。“两员”难找,素质需提高。近几年,部分乡镇政府年轻的工作人员变动频繁;在农村,由于年轻人外出务工较多,因而要选调熟悉业务、精力充沛的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存在一定难度。
难点四。重视不够,支持需加强。乡镇政府和村社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工作精力、工作经费有限,加上部分领导干部认识不足,因而在人口普查的组织领导、宣传动员、经费保障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点。部分农村居民由于戒备心理、保密意识和抵触情绪增强,对普查工作及其详细问题的回答不予支持,或是不如实回答,也影响普查工作质量。
二、破除农村人口普查难点的对策与建议
一是加强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人口工作的重要性,在机构组建、人员安排、经费保障、宣传动员、实施普查等各个环节给予重视,满足普查所需的人、财、物。那一世
二是加强宣传。要利用农村赶场日、村民会议、中小学课堂等阵地,以散发宣传单、悬挂标语横幅、用宣传车放音像制品、办墙报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力求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是加强选员和培训。普查“两员”应从熟悉业务、精力旺充沛、责任心强的乡镇干部、村社干部、乡村教师、农村知识青年中认真选调。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扎实开展普查培训,让“两员”充分领会、掌握普查技能。
四是加强户口清理整顿。通过乡镇政府牵头组织,公安部门、村社干部积极参与,密切协作,扎实工作,摸清农村人口基本情况和房屋建筑物基本情况,为正式普查登记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篇。人口普查各阶段工作难点及初步对策人口普查是我国十年一次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为我国未来制定人口政策,经济政策等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文将从人口普查的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两员”选调、业务培训、清查摸底、普查登记、宣传动员六个方面着力分析人口普查各阶段工作的难点,并提出初步对策。
一、人口普查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阶段
在人口普查中,划分普查区域便于普查
工作的组织实施,是保证登记不重不漏的可靠基础,是建立普查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途径,并能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划分原则一般是普查区域尽可能与行政区划相吻合,逐级划分,地域覆盖不漏不重,特殊地区特殊对待。人口普查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阶段存在着以下难点:一是普查区域的边界难以确定。一般普查区域范围大,人口密度集中,外来人口多、流动频繁,村(居)交叉混杂严重,并且存在“飞地”问题,普查区域的边界难以确定。二是特定区域划分难。我区私营经济发达,工业区较多,这些特定区域也给人口普查的区域划分增加了难度。三是普查员业务素质不高,地图绘制能力较弱。由于普查员都是从社会上临时抽调的,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业务知识,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地图绘制工作比较生疏,难度很大。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人口普查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阶段中碰到的问题。一是按照地域原则划分普查区域。按照区域划分普查区,而不能按照户口或其他的部门管辖隶属进行普查区域划分,这是保证人口普查不重不漏、实现全面覆盖的前提。二是人口普查区域的边界要有明显的标志(街道、公路、铁路、河流等),普查区和普查小区图的边界应该是一条首尾相接、连续不交叉的封闭曲线。以便保证普查有明确的分工,为实现登记的不重不漏提供坚实的基础。三是区域划分要便于操作、灵活处置。划分人口普查地理区域,特别是划分普查区和普查小区应该要便于实际操作、便于普查工作进行,具体情况、灵活对待。行政管理体系健全的、居民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可按行政区划来划分普查地理区域;行政管理不健全的(新建的居民区)、居民居住混乱无序(城乡结合部)的可地域切块来划分,也可二者兼顾,有主有次;对于一些学校、工厂、农场等单位,规模较大、完整独立的可单独划为普查区,让这些单位自己去组织普查;规模较小、职工居住地域上比较分散的单位可归入当地的普查区域由当地的普查机构进行普查。
二、“两员”选调阶段
普查指导员、普查员作为整个人口普查工作的链接点,担负着入户调查,填写普查表等具体工作,控制着普查数据质量的源头,主宰着普查数据质量,“两员”的重要性和地位由此可见非常重要。这次人口普查“两员”选调存在很大的困难。一是选调“两员”符合条件的人选少。“两员”应当由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统计专业知识,责任心强、认真负责的人员担任,符合条件的人员少。二是“两员”数量庞大,配齐难。初步统计,我区第六次人口普查需要配齐“两员”数量达4000人之多,如此庞大的基数,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三是居住人口复杂、人员流动性大的地方,合适“两员”选调难。在外来人员众多的地方,因为人员流动频繁,治安情况较差,“两员”选调难。针对“两员”选调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努力选配高素质的“两员”队伍。各镇(街道)要切切实实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两员”队伍中应该既有镇(街道)的基层干部,也有群众中的积极分子、社会志愿者,还应该有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广大教师、大学生村官等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员。二是切实提高“两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人口普查中的许多项目专业性、技术性较强,增加了普查的难度。因此,“两员”要对人口普查的业务知识达到非常熟练精通的程度,才能在实践普查中发挥出色。三是保障“两员”的经费补贴及时到位。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必要的经费保障是确保人口普查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要落实好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劳动报酬,这是提高“两员”工作积极性,保障数据质量的重要基础。
三、业务培训阶段
人口普查不像农业普查、经济普查,涉及的普查对象不是很多,它是关系到家家户户、是全民参与的一次普查行为。由于人口普查对象的广泛性,本次人口普查选调的“两员”也是为数最多的一次。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各个专业,有些甚至从未从事过相关方面的工作,缺乏统计、普查方面的业务知识,面对人口普查的一系列报表也往往是无从下手。因此,如何组织好为数众多的“两员”进行业务培训确实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配足配强“两员”队伍的基础上,要对“两员”进行集中、规范、专业的业务培训。一是要选择适当的培训方法,因材施教,保证业务培训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人口普查涉及面广,需要培训的内容很多,因此对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日程安排等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并要制定程式化流程。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对有关指标、难点、普查表的正确填写,都要统一口径。对共性的问题要集中讲解,
对个性的问题进行个别解答。二是根据“两员”的业务能力,分层次进行培训。“两员”基数庞大,业务能力有高有低,对部分能力较弱的“两员”要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培训,要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来讲解理论知识,从简单入手,由浅入深。对于素质较高,能力强的“两员”要起到带领作用,从而保障普查培训顺利进行。三是要新时期、新条件下创新培训的新方式。要采
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培训内容更形象、具体、直观易懂,更能增加参训人员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渡。
四、清查摸底阶段
在对人口普查进行正式登记之前,要对人口做清查摸底,先掌握人口的基本情况,为正式普查登记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人口普查的清查摸底阶段存在着以下难点:一是调查小区地图的绘制工作以及《户主姓名底册》的编制。在摸底过程中,要在短时间内掌握调查小区内的居民住房及其它建筑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调查小区内住户的住址、户主姓名,本年出生和死亡人数、本户户籍人口等多项指标,对普查员来说一是时间紧,二是工作量偏大。而且对于小区地图的绘制,因为普查员业务素质普遍不是很高,有些对简单的绘图知识都不了解,难度非常大。二是人户分离现象导致清查摸底过程中出现漏登情况,与公安、计划生育部门掌握的人口数量差距过大。漏报现象严重,导致人口普查的数据失真、不准,数据的可信度大幅度下降。三是流动人口、居无定所人群摸底难。人口普查清查的原则是“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这是(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对固定场所而言的,对于居无定所的人群,清查摸底往往无从下手。针对人口普查清查摸底阶段的一些难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认真做好普查区划分和绘图工作。区域划分和绘图工作是普查登记前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这一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登记对象是否不重不漏,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普查区、普查小区划分一定要实地调查摸底,不仅要考虑地理习惯,还要考虑普查员登记的工作量。只有做到了普查区的全面覆盖和无缝连接,绘制地图清晰准确,才能为寻找普查对象打下坚实基础,保证普查的登记质量。二是收集整理好现有的行政资料。在清查摸底前,县乡两级普查机构要收集相关的行政资料,包括公安部门的户籍底册、外籍人员登记资料,计生部门的流动人口登记册、孩子出生登记资料,民政部门的死亡登记资料,房管部门的产权登记、物业登记等资料,并将相关行政资料整理好按普查区域分解反馈。这样可有效地减少漏户漏人现象。
五、普查登记阶段
人口普查入户登记阶段是调查员直接向被调查者了解和登记有关普查信息的统计调查方式,是普查数据采集的重要环节。从历次人口普查来看,入户登记阶段存在着以下难点:一是人户分离现在严重。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新建住宅的增加,加上工作、生活条件和某些政策的制约,居民迁新居的不愿或不能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也有一些人常住地实际未搬迁,为了子女入学迁移了户口,造成这些人的常住地与户口登记地的不一致,这种现象多年来一直存在。二是外来人口流动频繁,加大入户登记的难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乡镇、个体企业的崛起,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劳动力。外来人口自身的特点就是来源广、规模大、流动频繁,在人口普查登记中,如何查准、查清流动人口一直是工作的重点、难点。三是无户口人员导致人口普查数据容易漏登。在农村中,还存在相当部分的人口,有的因没有出生医疗证明不能申报户口,更多的是计划外生育害怕处罚不敢申报户口,还有一些地方的抱养收养孩子现象突出,孩子没有任何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收养的家庭没有也不可能办理合法的收养手续,最担心的是孩子的身份一旦被证实就可能离开。这些不能报、不敢报、不想报户口的现象,成为人口普查登记的一大突出难点。针对人口普查登记存在的各个难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人口普查是一种政府行为,要紧密加强与公安、计生、民政等重要部门的合作。针对外来人口密集的地区,公安部门要协助做好登记工作。计生部门要做好出生人口的登记工作。支持和鼓励群众及时向公安部门申报户口,申报不需要计生部门任何证明,对超计划生育、早生早育、未办独生子女证等原因未办理常住户口的要准予登记。二是人口普查登记前的户口整顿,为人口普查打下较好的基础。户口整顿澄清了各类人口数,解决了一批人户分离、应落未落户口和应销未销户口以及户口重登、项目登记差错等户籍管理中的问题。一时无法解决的,公安部门也进行了登记,待日后陆续解决。户口整顿的有关资料,为人口普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六、宣传动员阶段
人口普查不仅是政府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才能圆满完成。宣传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人口普查的质量。只有广泛、深入地做好人口普查宣传工作,才能赢得社会各届的理解和支持。宣传动员要讲求声势、注重实效,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特别是镇、街道、村、居和社区的作用。各级各部门都要精心策划,早做准备,注意上下联动,在人口普查的宣传动员工作分阶段逐步推向高潮。宣传动员工作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还有待解决:一是群众对人口普查工作配合程度低,防备心理强。人口普查内容涉及到家庭、个人的隐私,往往群众不愿意透露,不愿意配合人口普查工作。随着社会上商业调查的增多,对于各种名目的调查,群众也会多个心眼,抵触心理比较严重。二是宣传途径太过传统单一。人口普查的宣传主要通过电视台、报纸、广播、张贴宣传画、宣传标语、宣传橱窗、墙报、黑板报、悬挂横幅、《致被调查对象的一封信》等途径进行宣传,这些宣传途径都比较传统,在新时期条件下往往不被人所关注,因此在宣传途径上要有所突破。三是缺乏专门的宣传机构,宣传人员缺乏。宣传工作贯穿人口普查的始终,只有建立健全的宣传机构,配足配强宣传人员,人口普查宣传工作才能够顺利的进行。针对人口普查宣传动员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得到解决:一是建立以宣传部、新闻中心、人普办为中心的宣传协调小组。各镇(街道)各指定一名宣传人员,负责本镇(街道)的宣传工作。通过健全宣传机构,配备宣传人员的方式加强人口普查的宣传工作。二是充分发挥“两员”在人普工作中的直接宣传作用。普查指导员、普查员都是由具有丰富普查工作经验的镇(街道)干部、村两委成员、会计、退休老师等经培训持证上岗,他们长年累月与基层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语言相通,感情相融,以面对面的访问、以拉家长、谈心方式慢慢将话题转入到人普工作的目的、内容、意义宣传上,起到了宣传党和国家政策,动员群众密切配合。三是充分应用网络等新形势的宣传途径。网络宣传具有多维性、交互性和纵深性等特点,拥有最有活力的社会群体,制作成本低,速度快,更改灵活,传播范围广,不受时空限制,受众关注度高。因此要完善人口普查宣传网站,及时更新人普有关信息,让社会群众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有关人口普查的工作进度等一系列情况。
第三篇:人口普查的难点和几点建议人口普查的难点和几点建议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既是最大范围的人口调查,也是最大范围的国力调查,其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总量、人口结构、分布及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现代人口普查迄今已有200年的历史,但是全世界人口普查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如何查准人口的总量。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及人口迁移流动、出生死亡、人户分离、公民隐私及政府公信等都是影响人口普查准确性的因素。因此在普查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是提高人口普查的准确性的关键。
作为一名普查工作者,我认为普查各阶段的工作更是解决普查过程中人口迁移、人户分离、公民隐私等问题,保证数据准确性的难点。
一、普查区域划分难
划分普查区,是人口普查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整个人口普查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划分普查地理区域,是普查登记不重不漏的重要前提,也是组织、选调普查工作人员、准备普查物资、编制地址码等工作的基础。只有扎扎实实做好划区绘图工作,才能保证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1、普查区域的边界难以确定。人口普查不同于经济普查,人口普查绘图更要细致到每个小区。由于普查范围大,人口密度集中,外来人口多、流动频繁,村、居交叉混杂严重或是个别村、居委行政区域不连片,加上近几年房屋拆建频繁,违章建筑多等问题都大大增加了划分普查边界的难度。
2、特殊区域划分难,偏远地区容易遗漏。我区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按照所在的行政村将其划分,但难免也会出现这些大型市场坐落在几个行政村交界处,甚至出现这些市场的管理、隶属都不在该村或居委会。这时如果按地域归属进行划分难度很大,也不现实。在城乡偏远地区,因村民迁移、农田承包等原因处于深山僻壤等居住点,在划分和绘制普查区域是都是很容易遗漏的。
二、清查摸底难
调查摸底工作是人口普查各项准备工作的核心,是人口普查登记工作的基础。调查摸底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提前掌握人口底数及其变动情况,并及时发现影响普查数据质量的因素,是确保普查登记质量和圆满完成普查任务的前提。基层普查员在实施调查摸底工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难点:
1.清查摸底时间紧,工作量大。
在绘制普查区域后,普查员对绘制图不熟悉,在摸底过程中,要边对照图,边摸清所要调查的小区内的住房数量及分布、户主情况等,这非常花时间和精力,在短时间内难以掌握。要摸清调查区域内的所有情况,对普查员来说时间紧,工作量大。
2.流动人口、特殊人群摸底难
一些特殊的职业,如ktv、网吧、电子游戏室等娱乐行业从事工作的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居住也有不确定性,他们有固定的住所,没有固定的起居,不是每天都回来,或是晚上很晚回来等,这需要普查人员反复的登门调查,对于居无定所,流浪的人群,今天在这里过
夜,明天又去另外地方憩息,这可能出现重复登记,漏登等现象,对于这些人群清查摸底往往无从下手。
三、入户普查难
人口普查入户登记是普查员直接入户面访,向被调查者了解和登记有关普查信息的统计调查方式,是普查数据采集的重要环节。顺利的入户登记,是提高普查工作效率的关键,也是普查过程中的难点。
1、人户分离现象普遍
因农民进城买房、因工作调动没有迁移户口、我区村镇拆迁、大中专学生因工作为落实等原因造成的人户分离十分普遍,居住地和常住地的不确定,也会造成普长过程中重复登记。这就增加普查登记的工作量,延缓普查工作的进度,同时也影响了普查数据的质量。
2、外来人口众多,加大入户登记难度
我区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劳动力。其特点是来源广、规模大、流动频繁。他们工作性质繁多且不稳定,这就决定他们饮食起居的不稳定,时常出现白天没人居住,晚上很晚甚至下半夜才回。加上外来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低,对普查不了解,因此配合我们普查工作不积极,不如实登记,甚至有意逃避普查。
3、出生瞒、漏报现象存在
在普查过程中发现,因超生没有医院证明不能申报户口,抱、收养孩子没有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等现象的存在,由于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等政策性的干预,使这类人群害怕受到相关部门的调查或是罚款,使他们可能失去孩子或是被迫离开,从而刻意隐瞒,影响数
据的准确性。
4、普查对象配合程度低
现在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越来越强,更加注重自己的隐私保护,加上对人口普查了解少,普查宣传工作未到位等,普查对象配合程度低,在普查过程中,虽然普查员已佩戴普查证,并说明来意,但有的还是提供虚假信息,或是将普查员拒绝门外。
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及人口普查的难点,确保普查数据质量,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划分区域应灵活,特殊区域特殊处理
1、区域划分绘制应便于实际应用、划分应灵活。划分人口普查地理区域,特别是划分普查区和普查小区应该要便于实际操作、便于普查工作进行,具体情况、灵活对待。居民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可按行政区划来划分普查地理区域;村、居交叉混杂严重或是个别村、居委行政区域不连片的,可按地域切块来划分,两种划分可以相互参透,有主有次;
2、学校,大型商品市场等位于几个行政村交界处的,可根据个行政村的意愿确定,但必须是整体划入,普查费用商榷分担。对于大专院校,只要符合《区划细则》要求,要尽量单独划分为普查区,这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具体可由学校组织实施。
二、区域绘制须准确,行政资料整理完善
1、为准确摸清调查小区内的基本情况,首先要保证区域绘制图的准确,这是清查摸底工作的基础,也是做到登记对象是否不重不漏
的保证。区域划分后一定要实地调查摸底,对普查员工作统筹安排,只有绘制地图清晰准确,做到普查区域全面覆盖,没有遗漏,那就为清查摸底打下坚实基础,保证普查的登记质量。
2、加强与公安、计生、卫生、民政、房管等有关部门的配合,认真收集户籍底册、外来人员登记资料,流动人口登记册、孩子出生登记资料,死亡登记资料,房屋产权登记等资料,统一编制成册,确保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第一,要把地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结论及时报告地方政府。以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把地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方式、参数、程序以及主要指标区间,由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签名作出科学的界定,以规范的机密文件及时书面报告地方政府有关领导,要求结合地方实际及时作出审核批示,为地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的客观性、公正性提供保障。
第二,要把地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结论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地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目的在于使地方人口普查得到的主要信息更加真实、科学,能成为重大决策的依据并经受历史的检验。因此,必须把地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的方案、原则、流程、方式、重点、结论以及面临的困难、问题和工作建议,以规范的机密文件及时报告上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并对本地区人口普查主要指标,由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签名作出科学的界定后书面上报。
第三,把地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结论适时向社会公开。地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办公室,要以地方政府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小组的名义,向社会公众发布本地区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方案、机构、时间、任务、目标、责任、流程以及数据质量评估的方式和重点接受社会监督;要将地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结论,报经上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和地方政府审核完善后,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选择性地适时由地方政府网站、报刊、电视向公众发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为确保数据质量评估有效开展,要将地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结论,作为地方评选人口普查先进集体或个人的依据之一,从而推动地方人口普查资料开发、统计改革创新、基层基础建设,以及统计“三个提高”与“四大工程”建设的深入有效开展,进一步发挥地方统计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