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农村公路的管养实践与思考
关于全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和绿化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0年9月20日在区三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上
黄州区交通运输局局长余国清
常务副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常委。本次会议专题听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和绿化工作情况报告,充分体现了区人大常委会对农村交通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必将有力地推动全区农村交通事业科学较快发展,也必将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重大影响。下面,我受区政府委托,将全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和绿化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全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和绿化的基本情况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是广大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以来,全区交通运输系统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部门职责,抢抓政策机遇,广泛宣传发动,多方筹措资金,严格工程管理,在全区掀起了农村公路建设热潮。截止今年,全区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近2亿元,其中争取省补资金7000多万元,全区农村公路通达总里程达852.92公里,其中县道88.72公里,乡道143.6公里,村道620.6公里,提前三年完成“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计划,率先在全市实现100%行政村通公路,基本实现“组组通”,农村通客车率达到100%,公路两旁植树累计约40余万棵,公路绿化率达到35%以上,有力改善了全区农村路网结构和通行条件,全区农村交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深刻变化。随着全区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增加,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和绿化,成为促进农村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实现农村交通“建、养、管、运”一体化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区交通运输局按照“有法规、
有责任、有组织、有资金、有机制”的要求,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和绿化的新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坚持依法履责,探索解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有法可依”的问题。为规范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秩序,我们积极向区政府汇报争取,切实加强制度建设。2005年5月,根据《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结合我区农村公路养护主要由沿线所在村组负责的现状,区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根据有关规定及时制定印发了《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标准》。2008年1月,报请区政府出台了《黄州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公路养管责任主体和养管标准。今年初,针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及绿化工作的新变化,报请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批准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意见》。为了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区政府先后两次常务会议研究制订规范性文件,为创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提供了法规上的支持和政策上的保障。
二是推进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探索解决“有人管事”的问题。2009年以前,基于农村公路主体责任在乡镇,全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是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沿线村组负责,但乡镇、村组受职能、人员、经费所限,其养管工作实则名存实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明显滞后。对于前几年集中建设的农村公路因缺乏有效的维护面临前建后坏的现状,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和要求。2009年7月,改革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问题摆上了区政府主要领导的议事日程。在充分调研并在与各乡镇办积极沟通的基础上,结合燃油税改革,我局及时上报了拟设立黄州区乡村公路管理段机构方案,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区编委研究同意设臵区乡村公路管理段,定编30人,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同
时,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新成立的区乡村公路管理段与燃油税改革后的区交通管理总站合暑办公,区交管总站成建制转型,与区乡村公路管理段一起具体承担全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通过以上体制、机构上的改革,进一步理顺和明确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组建了过去以收费职能为主,现在以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为主要职责的交通管理人员为基本养管队伍,乡镇和村组积极参与和配合的农村公路养管体系,做到“有路必养”,实现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正常化和规范化。
三是多方筹措养护资金,探索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抓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核心在政策,关键是资金。2008年以来,根据《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和省、市人民政府的有关文件规定,非列养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由省交通运输厅按非列养县道每公里7000元、乡道3500元、村道10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切块下达各市、州,由地方交通部门统筹用于村道养护,同时地方政府予以等额配套。今年,在我局的努力争取下,为化解养护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区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落实农村公路养护配套资金,列入财政年度预算,安排了50万元资金(其中中央转移支付36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并计划逐年加大投入,从而使全区农村公路养护有了一定的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区乡村公路管理段建立通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专户,严格管理,统一安排,专项核算,专款专用,专项审计。对上级安排的农村公路管养资金,统一调配使用,确保专款专用。
四是创新养管运行机制,探索解决“如何管事”的问题。一是结合实际制定《黄州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技术考核标准》。在质量控制、技术标准、公路绿化、排水渠沟、路容路貌、路肩边坡、防护设施等方面进行规范,同时制订养护管理考核办法,
加大检查和考核力度,实行每月一检查,每季度组织一次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奖惩兑现。二是加强日常养护。层层分解养护责任,建立岗位职责,定期组织养护人员对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填写养护日志,对重要路段,加大养护和巡查力度,按照每日上路不少于50名养护人员,每日清扫10公里的任务下达到3个养护专班,自5月份至今共清扫路面657公里,基本实现逐条清扫保洁,保持农村公路路况良好。三是创建示范路。以陈策楼镇乡道王王线和村道万寿园陵路为试点路段,对创建路段的公路路肩及附属设施、安保工程,公路绿化等进行全面的整修和维护,对存在安全隐患路段增设安全标志和多校境,制作管养责任公示牌,使示范路基本达到两旁绿化到位、排水渠沟畅通、路容路貌良好、路肩边坡整齐、防护设施齐全的标准。区政府、市交通运输局主要领导实地察看后给予了充分肯定,市局将择时在我区召开全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现场会,在全市推广我区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誉。目前,我们加快了示范路创建力度,力争今年年底全区农村公路示范路总里程达到114公里,确保全区各乡镇都有1~2条农村公路示范路。四是启动工程维修。为推进养护专业化、机械化进程,组建养护维修工程专班,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投入20余万元购臵了小型装载机、压路机、切割机等机械设备,并对部分路段的破损路面、路肩及附属设施进行及时有效的养护维修,维修里程达到12公里。五是加强路政管理。加强农村公路路政巡查力度,有效打击超限超载行为,路政执法队伍采取夜间蹲守和白天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了超限超载情况严重路段的治理力度,教育和人性化处理了30余起轻微的损坏公路、擅自占用公路、倾倒垃圾、堆放物料的违法行为。区乡村公路管理段成立至今,路政案件发案4起,结案4起,结案率100%,
清理各类路障865立方米,制止和拆除违章建筑1处,取缔非法标牌7块,有效地维护了路产路权。在农村公路治超工作中,还与国省道治超工作紧密配合,共检查车辆61辆次,其中超限超载车辆20辆,巩固了农村公路建设成果。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示牌,细化路政执法职责,保护好农村公路路产路权。要不断加强农村公路路政执法队伍建设,组织深入学习《公路法》等法律法规,加强教育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路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建议区政府每年牵头组织若干次由交通、工商、公安、砂管等部门参与,会同有关乡镇办,对农村公路超限超载运输、农村集贸市场占道经营、公路两侧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行为进行集中整治,依法严管重罚,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四要继续实行齐抓共管,进一步形成农村公路养管合力。农村公路其属性是社会公共产品,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其养护管理工作任务重,涉及面广,需要各级各部门树立大局观念,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共同维护。建议全区上下要真正把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摆上与规划建设同等重要的位臵,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严格履行各自的职责。交通运输及其农村公路部门要发挥好责任主体职能作用,依法履职履责,加大对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力度;各乡镇办要发挥协调配合作用,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充分发挥沿线村组协管联动作用,真正建立起区、乡(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为督促各乡镇办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及绿化工作引起高度重视,提高养护管理质量和绿化率,建议区政府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及绿化工作纳入对乡镇办的年度考核目标,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乡镇人民政府及村委会的工作积极性,努力实现我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科学规范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以上报告,请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