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会治理的观察与思考

乡村治理工作的调查与建议

尊敬的各位领导、委员、

同志们:

乡村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富裕的重要保障。准确掌握乡村治理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对推动我县新农村建设尤为重要。下面,我就加强乡村治理工作做个发言,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批评指正。

一、我县乡村治理的主要成效

近几年来,在加强乡村治理上,县委县政府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在全县推行“村为主、乡负责、县统筹”的乡村综合治理机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撬动一个经济杠杆,确保有钱办事。近三年来,我县分别按每村4万元、5万元、6万元拨付村级转移支付资金,有力保障了村级组织的规范有序运转,特别是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试点以来,有力地调动了农民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主动性,促进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镇每年从村级转移支付中列支8000-10000元用于农村综合整治,确保了环境卫生工作经费。

(二)调动镇村两个积极性,确保有人管事。通过乡镇班子和村级组织建设,全县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全县各村基本上配备了村组干部兼任的安全生产信息员、森林防火联络员等,破解了“无人管事”的困局。如***镇***村建立由党支部牵头、全体党员参与捐资的扶贫解困互助基金会,筹集救助资金13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3人,得到了老百姓的全力支持和拥护。

(三)明晰县乡村三级职责,确保责任下沉。通过“县统筹”的财政杠杆作用,落实乡村治理工作责任。如***镇突出抓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重点产业、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综治和信访维稳、计划生育、稻田抛荒整治、森林防火、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纳入镇对村的考核范畴,从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中列支2.5万元与考核得分直接挂钩,严格责任捆绑,从严考核,将责任真正下沉到村。

二、乡村治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四)从服务体系上强化治理,创新活动载体、激发活力。充分发挥各个基层组织的作用,构建覆盖村、基层党员参与的服务网络,构建网格化服务体系,以村党支部为单位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引导和组织有能力、有特长的党员参与治安巡逻、民事调解、扶危济困、民间文艺等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党建阵地为平台,培育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其主动介入村民生活,为科学发展服务。鼓励发展各种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切实发挥专业技术服务组织的作用,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产品科技含量,努力形成专业化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参与、行业组织服务的新格局。

(五)从人员管理上强化治理,提高综合素质、优化能力。通过开展“四培养”工程(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村干部培养成书记或主任),把致富能手、退伍军人、私营企业主、返乡大中专毕业生等优秀分子发展为党员,进一步壮大党组织和村干部队伍。推行党员承诺制、党员先锋岗、党员义务奉献日、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分类管理等做法,深化党员联系户、党员责任区、党员结对帮扶等活动。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发扬求真务实、踏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增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管理农村经济社会的能力。

(六)从考核评价上强化治理,落实工作责任、提升动力。建立健全农村党员干部目标管理、奖优罚劣、工资晋升和离职补偿等制度,激发党员干部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每年表彰一批农村优秀党员干部,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激励村干部更好的廉洁、奉献、勤政为民。同时,严厉打击农村宗族势力干扰乡村治理的人和事,弘扬正气,凝聚正能量,推动乡村治理工作。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在提名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上给予优先考虑,在考录公务员中给予加分等,避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激励党员干部尽心尽职,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