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汇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实施“党建5+”工程,涵盖队伍建设、经济发展、便民服务、基层治理、环境整治五大综合创建体系,推动形成“村富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坚持“党建+服务”,构建基层便民“连心桥”。秉持“用心用情服务群众”的理念,在集市、菜场、茶馆、职工中心等人流密集场所建立76个“红色驿站”,按照“上班前受理、上班后交办、下班前沟通反馈”的模式,对群众问题诉求、矛盾纠纷、事项代办等开展点对点“接单”,先后接待服务群众1750余人次,办理服务事项近1500余件,其中1100余件实现“当天办结反馈”。2万多名“红色代跑员”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免费上门服务,覆盖最后一公里“空白地带”。

四、坚持“党建+治理”,提升文明乡风“新水平”。优化红色网格设置,将327个村划分为563个网格,实行“一网格+一党支部(党小组)”管理,吸收1936名党员干部担任兼职网格员,形成群众反映、分层收集、上报挂号、分类处置、进度通报、反馈销号“六级”闭环处置机制。推行以法治引领发展、自治内消矛盾、德治养德育人的“三色治理”融合模式,设立“村民说事堂”,通过说公道话、讲公德心、办公正事,推动实现“大事小事都不出村”的基层自治。

五、坚持“党建+美丽”,绘就和美宜居“新风景”。深挖资源禀赋,改建本地12个红色教育基地,串联成4条红色旅游路线,新建改建18个多功能党群服务中心,设置528个红色服务站点,实现党建与美丽乡村同频共振。优化“红黄旗”考核管理制度,把党员干部参与重点工作情况作为检验农村基层党建成效的重要指标,并根据“班子包村、村委包户、党员包干”原则,构建三级服务链条,以党员带全员,整治水塘116口,拆除违章搭建2万多平方米,新增绿化1万多平方米,推动乡村环境提质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