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县以提升村(社区)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为抓手,聚焦“识、育、管、留”四轮驱动,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载体和考核方式,积极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业务培训,全方位提升村级干部队伍能力和工作活力,为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提升基层治理能效提供源头活水。

一、高效扩面提质,核准选人“识别码”。打破地域、职业、身份界别限制,实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和村“两委”成员任职资格县级部门联审制度。紧盯“一肩挑”这个关键,采用“内选”“回请”“外聘”等形式,通过换届,从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和村辅警等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人员中层层筛选择优选拔村干部195人,村干部大专以上文化比增213%,致富带头人比增121%,平均年龄比降5.5岁,“一肩挑”完成全覆盖。连续五年选聘457名大学生村主干,共有104名大学生村主干当选村干部,8名当选村党支部书记,43名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入选大学生村主干,并将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骨干成员和互助小组长均吸纳进后备队伍,截至目前,全县共培养村级后备干部700余人。择优选派12名从正科级实职退下来的干部担任驻村名誉书记,派驻到重点乡镇、重点村;选优配强228名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满员配齐驻村工作队员612人,农村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健全长效机制,划好管人“刻度线”。出台《**县村级“一肩挑”监督管理办法》《**县村(社区)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县大学生村主干管理办法(试行)》《**县驻村工作管理办法》《**县驻村名誉书记管理办法(试行)》、村干部《四微清单》90条等文件明确职责,将月考核和年考核有机结合,考核结果报县委“三办”备案,同时县纪委将村级作风问题纳入乡镇落实主体责任的双百分制扣分,考核结果与“帽子”“票子”“梯子”挂钩。考核实施以来,先后调整第一书记28人次、工作队员76人次,调整村干部3人,16名不在状态或不适用要求的村干部主动辞职,有效促进村干部规范履职。扎实推进“主题党日”和规范落实“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每年对村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审计,全面加强村干部监督管理。

四、保障政策落实,绘制留人“藏宝图”。突出正向激励导向,落实政治激励、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等机制。2021年以来全县村级运转经费从2700万元增至5000万元,村(社区)干部补贴与考核表彰、基层党建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挂钩,根据梯次动态调整,村、社区支书年报酬分别达5.2万元、6.4万元,“两委”成员平均报酬近4万元,并拿出12000元、6000元作为月绩效和年绩效。择优挑选11名“一肩挑”村支书参照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年报酬达7.2万元。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面向优秀大学生村主干专项招考事业人员累计26名。近年来共有2名优秀村、社区支书通过公开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