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传统村落保护现状-衢州图书馆
传统村落名单出炉乡土建筑保护起步
来源:大太阳建筑网综合|0条评论关键字: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公布了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共有646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中华民族历史五千年,这五千年都在农耕文明里。村落是我们农耕生活遥远的源头与根据地,至今至少一半中国人还在这种“农村社区”里种地生活,生儿育女,享用着世代相传的文明。在历史上,当城市出现之后,精英文化随之诞生,可是最能体现民众精神本质与气质的民间文化一直活生生存在于村落里。这种文化是最大多数人创造的文化,为最大多数人服务。它最朴实、最真率、最生活化,因此最富有人情味。
而承载这种文化的基础则是中国广袤大地上的各种传统村落建筑,作为拥有7000年农耕文明史的国度,我国各地遍布着各具地域与民族特色的古村落。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所形成的传统村落,大量地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信息,是宝贵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福建省安县楼下村
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村落在中国的版图上日渐式微,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大批农民入城务工,人员与劳动力向城镇大量转移,致使村落的生产生活瓦解,空巢化严重。部分村落已经出现了人去村空——从“空巢”到“弃巢”的景象。
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开发使传统村落生态不断恶化,失去原有风貌。按理说,旅游业的开发是人们认识古村落的最佳路径。倘若没有近些年的旅游业发展,这些古村落罕有人迹,鲜为人知。但是,对古村落来说,旅游业似一把双刃剑,它同时也使古村落的管理和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我国的文物保护至今实施的是属地管理的原则,有些地方政府投入不足,加上“重开发轻保护”的思维作祟,把古村落当做“摇钱树”,在这个过程中,使原生态风貌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
传统村落的消失还不仅是灿烂多样的历史创造、文化景观、乡土建筑、农耕时代的物质见证遭遇到泯灭,大量从属于村落的民间文化——非遗也随之灰飞烟灭。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表示,中国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他援引官方公布的数字说,过去十年,中国总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比较妥当的说法是每一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这些消失的村落中有多少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则无人知晓。冯骥才说,“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保护中国传统村落已经迫在眉睫。”
湖南省会同县高椅村
近年来,随着传统村落的消亡日益加剧,不少大学、研究单位和社会团体频频召开“古村落保护研讨会”和相关论坛,以谋求为这些古老家园安身于当代的良策;不少志愿者深入濒危的古村进行抢救性的考察和记录;一些地方政府在“古村落保护”上还做出可贵的尝试。比如山西晋中、江南六镇、江西婺源、皖南、冀北、桂北、闽西、黔东南以及云南和广东等地区。尽管有些尝试颇具创意,应被看好,但还只是地方个案性和个人自发性的努力,尚不能从根本上破解传统村落整体身陷的困局。2012年有了重大转机。
2012年4月由国家四部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并把盘查家底列为工作之首要;表明了这一举国的文化举动所拥有的气魄、决心与科学的态度。这项工作推动得积极有力和富有成效。半年后,通过各省政府相关部门组织专家的调研与审评工作初步完成,全国汇总的数字表明我国现存的具有传统性质的村落近一万二千个。随即四部局成立了由建筑学、民俗学、规划学、艺术学、遗产学、人类学等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评审《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进入名录的传统村落将成为国家保护的重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县龙脊村
这次第一批共646个传统村落名录的出炉,是在全国第一次传统村落摸底调查,各地初步评价推荐的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并经过公示确定下来的,冯骥才表示:这在文化上一个意义重大而深远的事件;我深信它必将用黑体字记载于中国文化史上。
冯骥才认为,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需要政府主导、社会推动、村民参与的多方联动。要以保护助发展,以发展促保护,要实现古村落保护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推动古村落保护可持续发展,促使古村落这一“历史活页”重焕新生。
浙江省兰溪市诸葛村
冯骥才还针对古村落保护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切实提高古村落的保护意识,尤其要加强对古村落的保护宣传。
二是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成立专门的古村落保护工作委员会,统一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政府必须承担这个责任,制订规划,落实经费,组织协调,动员社会各界参与。
三是认真抓好古村落的保护规划,针对各个古村落的开发建设,要有长远规划、发展目标,包括划定范围、确立标志、建好档案。四是保护为主、合理开发。不能过度破坏古村落的生态环境,要保持古村落的原汁原味。
五是设立专项基金,现在文物保护有专项基金,但古村落还没有。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对古村落保护进行资助,拓宽保护、开发古村落的资金渠道。
六是要寻找和发现村落文化中的生动性和传递性,我们要认知这种传递,走近这种传递,将故事记忆和记载下来,这是村落保护的重点,也是目前最濒危的文化存在。
福建省南靖县石桥村
冯骥才说,如今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对传统村落进行过全面盘点,进行整体保护。我们这样做,与我们数千年农耕历史是相衬的,也是必需的。它体现我国做为东方一个文化大国深远的文化眼光和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尊,以及致力坚守与传承中华文明传统的意志。中华文明是人类伟大的文化财富之一。我们保护中华文明,也是保护人类的历史创造与文明成果。当然,传统村落保护刚刚开始,它有待于系统化、法治化和科学化;它需要相关的理论支持和理论建设,需要全民共识和各界支持,需要知识界的创造性的奉献,以使传统村落既不在急骤的时代转型期间被甩落与扬弃,也不被惟利是图的市场开发得面目全非。我们要用现代文明善待历史文明,把本色的中华文明留给子孙,让千年古树在未来开花。
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
河南省(16个)
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镇乔庄村
洛阳市汝阳县蔡店乡杜康村
平顶山市宝丰县杨庄镇马街村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临沣寨(村)
平顶山市郏县李口镇张店村
平顶山市郏县渣园乡渣园村
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西寨村
新乡市卫辉市狮豹头乡小店河村
濮阳市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
漯河市郾城区裴城镇裴城村
三门峡市陕县西张村镇庙上村
南阳市邓州市杏山旅游管理区杏山村
南阳市内乡县乍曲乡吴垭村
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
信阳市罗山县铁铺乡何家冲村
信阳市新县八里畈镇神留桥村丁李湾村
第二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
河南省(46个)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信阳市商城县长竹园乡汪冲村四方洼
信阳市商城县冯店乡郭店村四楼湾
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竹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