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加强廉政文化改进工作意见
为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积极探索党风廉政教育面向全党、全社会的方法和途径,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现就加强全县廉政文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它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先进的廉政理论为统领,以先进的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先进的廉政文学艺术为载体,为反腐倡廉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
廉政文化作为先进的文化形态,反映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和作风,有助于抵制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意识,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先进性意识,实践先进性要求,树立先进性形象。
(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使反腐倡廉教育面向全党、全社会,目的在于加大预防力度,通过廉政文化教育的内在约束力和社会舆论功能,一方面使党员干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犯或少犯错误;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提高群众的道德素质、法制观念,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打牢群众基础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举措
腐败现象的存在,除体制、个人修养等因素外,有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原因。传统文化中“家长制”、“官本位”、“人治”等消极因素导致了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以及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官僚主义、骗取荣誉等腐败现象的滋生;外来文化中追求个性解放、张扬个人利益的文化理念,滋生了唯利是图、贪图享乐、沉迷酒色的不良风气;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交换性和求利性特点,运用于经济领域是积极的、理性的,如果被运用到社会生活领域,极易导致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腐败现象的产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同各种有悖于先进文化的颓废思想和没落文化作斗争,有利于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社会环境、舆论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利于为领导干部克服各种不良风气、抵制各种诱惑腐蚀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从而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二、廉政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二为”和“双百”方针,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要求,创新方法,建设阵地,有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教育、示范和导向作用,使党员干部更加牢固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逐步构建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相传承的廉政文化体系及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四)突出重点,加快“六进”步伐。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加快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家庭的步伐。紧密结合机关文化、村镇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家庭文化建设,从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国家公职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公民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入手,采取适合不同人群的多种形式,扩大教育对象和覆盖面,增强廉政文化的亲和力、渗透力和感染力。
四、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
为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县委成立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纪委,由县纪委分管宣教工作的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