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节庆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黑龙江右岸中上游地区世居少数民族的节庆文化通常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这些节庆文化中既包含了当地世居民族的民俗文化同时也兼容了中原汉民族的节庆文化,为整个黑龙江右岸中上游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了独具特色的资源。梳理黑龙江右岸中上游地区六大世居少数民族节庆文化,发现这些少数民族有共性和特性,并对其旅游资源进行分析与探究,应该从世居少数民族的节庆文化出发来大力发展旅游市场,结合世居民族的特色节庆文化创新旅游产品。
关键词:黑龙江右岸中上游;世居民族;节庆文化;旅游发展
黑龙江右岸中上游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各族人民在此繁衍生息,迁移融合,创造了绚丽多姿、厚重悠远的北疆民族文化,绝非人们印象中的“文化沙漠、苦寒之境”。这里的居住者有鄂伦春族、柯尔克孜、满族、鄂温克、蒙古族、俄罗斯族等一些原驻少数民族,数千年来,黑土地上孕育的这些异彩纷呈的文化遗产有些却被人所忽略。黑龙江右岸中上游地区世居少数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节庆活动形式,不同民族的节庆文化都是在传统文化及民族发展历史原因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最终形成的,其对民族的历史及社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各民族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发挥出了巨大的文化、社会及娱乐功能,鉴于此,以黑龙江右岸中上游地区的世居少数民族的节庆文化作为基础,将其与地方旅游行业发展进行结合,这样既能通过民族文化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也可通过旅游发展良好地传播世居少数民族的节庆文化。
一、黑龙江右岸中上游地区的世居少数民族节庆文化及节庆活动
世居少数民族节庆文化是黑龙江民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活动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在几千年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与当地的汉文化融为一体,在黑龙江整个民族历史的发展潮流中都承担了重要的责任。虽然这些世居少数民族的人数并不多,但其鲜明的特色文化却在世界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世居少数民族也成为黑龙江右岸中上游地区文化发展的一个奠基者。世居少数民族受汉文化影响,很多节日与汉族节日相似,如常见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但也有其独有的节日,这里笔者仅介绍六大世居少数民族有代表性的节庆活动,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六大世居少数民族主要节日、时间,以及采取的活动形式。
1.鄂伦春族的古伦木沓节及其节庆文化活动。古伦木沓节是繁衍在大小兴安岭深山密林中一个世代以狩猎为生的少数民族祭祀火神的一种仪式,鄂伦春族习惯于每年的春季,约为阳历的六月(时间不固定)来举办古伦木沓节。近年来,黑龙江右岸中上游地区的鄂伦春族举行了多次古伦木沓节的民俗节庆活动,如2012年8月6日在中俄边境城市黑河市爱辉区新生鄂伦春乡就举办了“黑龙江首届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此次节日形式与以往不同,是由政府层面首次组织的,活动邀请了全国各地各族的兄弟代表欢聚一堂,共庆民族节日,异常的隆重热闹。除了竞技活动、祭祀仪式、篝火狂欢等传统节庆活动内容,又举办了专题学术研讨会,展示了鄂族人民的剪纸、桦皮等传统技艺,举行了大型的民族文艺表演,活动异彩纷呈,形式多元,体现了地方政府对民族节庆活动的重视与支持[1];黑龙江逊克县新兴鄂伦春民族乡也举办了多次古伦木沓节活动,2017年8月11日,鄂伦春族男女老少穿着极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服饰,唱着鄂伦春民族小调,弹着悠扬的口弦琴,跳着绚丽的舞姿迎来了该乡第二十六届古伦木沓节,这一届届一幕幕展现民族风采与民族团结、民族共融与民族发展的画面振奋着所有人的心,“岭上人”以独有的方式向外界展示了一幅壮丽的民族风情画[2]。
2.满族的颁金节及其节庆文化活动。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三为满族的族庆节——“颁金节”,对于满族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节日,节日当天满族人会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跳起民族舞蹈、唱起民族歌谣来隆重庆祝自己的节日。黑龙江右岸中上游地区的满族人口较多且相对集中,约有一万多满族人,分布在黑龙江黑河市四嘉子乡满族村、张地营子满达民族村、幸福乡长发屯满族村、上马场满族村、爱辉镇三道沟满族村等地。近年来,地方政府也十分注重传承和弘扬满族特色传统节庆文化,协助满族各乡镇举办该节,如2016年12月4日,黑龙江右岸中上游地区著名的满族乡——黑河市四嘉子满族乡小乌斯力村举办了首届四嘉子乡颁金节,市区乡各级领导出席了活动[3]。“颁金节”的气氛最为浓厚,在寒冷的黑河,气温阻挡不了当地居民庆祝“颁金节”的热情,原始的萨满祈福仪式上,极具民族特色的衣服为整个祈福仪式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活动设置有“古树祭祀”“冰雪派对竞技”“满乡民俗展区”“民俗文艺表演”“特色美食”等体现民族特色的系列主题内容,游玩参观者可深切地感受到喜庆的节日气氛,感知浓郁的满族文化,该乡还与黑河学院黑龙江流域研究所联合举办了多届颁金节,得到了一致的好评,活动的举办对民族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4]。
3.达斡尔族的库木勒节及其节庆文化活动。据统计,达翰尔族已经有三百多年食用草本植物“库木勒”(柳蒿芽)的传统,库木勒与满族人结下了不解之缘,逐渐形成了一种饮食文化节-库木勒节,节日时间大体为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黑河市爱辉区坤河乡富拉尔基村达斡尔族、西岗子镇西沟达斡尔民族乡、嫩江县临江乡的一些达斡尔民族乡村民每到库木勒节聚集到广场举行庆祝活动,举行具有特色的民族文体活动,品尝柳蒿芽汤菜,跳达斡尔鲁日格勒舞,表演重现民族迁移史的演出,这是一个宣传爱国精神、展现美食文化,让民众忆苦思甜、寓教于乐为一体的节庆文化活动,深受民众的欢迎与喜爱。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结语
世居少数民族的节庆文化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有独特的文化形式,在世居民族几千年的繁衍生息过程中,节庆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了世居少数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以节庆文化为依托来进一步开发节庆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能极大的促进黑龙江旅游事业的发展,为黑龙江江右岸中上游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新的热点与动能。
1.黑河学院远东研究院2.厦门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