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大图书馆建筑分析

福大图书馆设计基本资料;

建设地点;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大学城用地面积;15000㎡总建筑面积;35396㎡

容积率;

2.36建筑层数;5层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钢结构材料;干挂山东锈石,铝板

二通道及人流分析

1.总平面分析;

福大图书馆建筑设计借助了福建围楼以及中国传统建筑以“庭院”虚空间为中心的布局模式,创造出立体开放,多重构成的图书馆核心空间形态。从总平面图可以看出,该设计方案考虑到了校园的总体规划空间,方案选择了非常规范的正方形轮廓,而且通过二次相互垂直切割

福大图书馆总平面

而形成了一个大三角形和两个小三角形,而应用此特殊手法不但将建筑大致分为三个大区域上的功能块,更是对基地环境的合理回应。由此形成面对教学区、图书馆前广场、以及宿舍区的三大入口,切割形成的体块之间的缝隙变为交通空间,更符合人们走直线和取近道的行为习惯,有良好的环境心理回馈,并且强调出一条联系前广场和教学楼的轴线,和一块与轴线垂直的主功能分区的建筑界面,而两直线交汇点形成的门厅,也顺理成章的成为该建筑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

3.主要交通通道及人流分析;

笔者和几名同学一组对福大图书馆的三个主入口。东入口,西入口,北入口采取了时间抽样分析分析人流量,以十分钟内通过主入口数量,来估计其人流大小,因为正值节假日期间,又是寒冬之时,故数据会有所偏差。详情见下图

1201101009080706050403020100东入口西入口北入口8.00-8.1012.00-12.1017.00-17.10

由上表可知西入口各个时段都比其他两个入口人流量大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西入口靠近教学区和校园主入口通道,人流量大,而其他两个入口较为幽静僻远,尤其正值隆冬之时东入口和北入口更显阴冷,所以人流量会相对较少。

因为图书馆是一个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处于一个交通各方交汇的位置,因此必须着重处理各方面人流的汇集,穿越,保证使用的方便。福大图书馆最终利用多向到达的二层平台接纳多向人流,形成内聚式开放空间的构思,即多个路径、单一大堂人口管理的建筑处理手法。特殊形制下生成的二层平台如同一个功能集结、人流集散的核心,不但容纳了图书馆的多向人流,也有序地梳理了校园的人流交通秩序,形成校园一个开放、活跃的系统心脏。

三功能空间分析

1.外部分析;

整个福大图书馆按功能分区大约可分为四个大体块如右图所示四个大区,其中由二层形成的公共活动平台很好的将动静区结合起来,既不会因为太过吵闹而导致功能无法正常使用,也不会因为太过寂静而显得死气沉沉。

二层平台连接了学术报告厅,电子阅览室,和图书馆形成了多义的空间,包括门厅、大堂、检索、休息、展览、咖啡厅等。从二层的方形平台可到达各个门厅,也可以拾级而上通过直跑梯到达咖啡厅和三层露台,也可以到达书店,或者进人大堂。可以通过旋转楼梯到达各层阅览平台,或者通过内部旋转楼梯到达一层的展览大厅,从展览大厅也可以到达学术交流中心。所以在功能上二层犹如运输血液中的大动脉。四通八达,通向整个图书馆的各个地方。

2.内部分析

图书馆内部的尺寸经过笔者的实际丈量,其书桌间的距离,书柜通道,如下图所示

因为只有确保读者元需借助外力就能方便地拿取书架任意位置上的图书,才能真正实现图书馆开架借阅模式。而在立姿状态下,眼高和双臂功能上举高为书架的整体高度提供了数据参考。人的眼高结合人的视野范围可以确定书架最高层的位置。在确定最高尺度的时候应以眼高于水平线30度为基准。正常人在水平面内的视野是:双眼视区大约在左右6O度以内的区域;在垂直平面的视野是:最大视区为视平线以上5O度和视平线以下7O度。人的视野范围可以为书架单元格长度确定提供依据。而在整个空间的书架摆放中,两个书架间的宽度与人体的最大肩宽相关。两个书架之间的宽度不应小于两个最大肩宽的距离,以便保证两个人能自由通过,从上面数据中可以看出尺寸基本符合了人体工程学要求,最大化的利用了空间又照顾了人体的功能需求。四采光分析

1.外部采光分析

西侧入口处三角形的开窗设计,具有采光和心理引导的双重作用:功能上看,西面斜向开窗的构图形式可以更好的接纳适度的阳光,缓解西边的西晒现象;而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三角形开窗和所在的建筑体块之间互为和背景的关系。我认为,斜向的三角开窗的设置初衷是为了满足功能需求,如缓解西晒现象,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从形式上考究,这与改建筑平面的三角形构图也有着不可脱离的关系,因为三角形的平面构图导致次界面面临西向,为了满足采光遮阳的功能,设计师做了此种处理。可以说这样一个丰富的立面是浑然天成的,建筑是整体设计下自然而然地形成的,毫无拼贴的痕迹。而这种斜向的造型,在平整的建筑界面上形成“突出”,在心理学上可以得知,突出的物体容易产生视觉的吸引,因此设在入口处,照成良好的视觉注意与流线引导。是一个非常好的在“引路灯塔”,也得到了良好的空间效果和视觉效果。

2.内部分析

内部的主通道楼梯采用了自然开窗采光的方法除了有上述的引导照明的作用外,更让人心理上有一种宽敞明亮,简约大方的感觉。

此外内部的流线和书桌上的采光也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流线上的采光采取了较为明亮的原型光源,使人能一眼看出走道通向,比较方便快捷的交通移动,而主要阅读区域这采用了比较婉约柔和的条形光柱,不刺眼而又能清晰的阅读图书,非常符合人的实际需求

五无障碍分析及消防设施

笔者和几个同学经过仔细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调查了厕所,通道,及各个区域发现福大图书馆竟然基本上没有无障碍设施(除了一楼的一条通往室内的无障碍通道),后询问了该图书馆管理员后得知,福大图书馆的确基本上没有无障碍设施,所以笔者不在此做再多陈述,这也是其一大软肋。

消防设施,笔者认为是一个图书馆的重要设施之一,实际调查得知,每层的书架旁边都有两个安全通道和消防器材柜,而且相距不过十几米,这种设置符合了安全消防的要求。

六总结

总的来说,笔者认为福大图书馆是一所造型优雅,布局合理,功能良好,富有艺术性和实际性的现代建筑。它的交通流线合理畅捷,其创新的造型和肌理既与石材取得和谐搭配的效果,又与洁净闪烁的玻璃幕墙和钢结构产生明显的对比和衬托。各层的阅览空间都为藏阅合一的阅览大厅形式,并呈逐层退台形式向中庭开放,就如同所有图书和书架都向读者展开开放的怀抱,让读者一进大厅就感受到一个亲切宜人的读书环境。身处图书馆大厅,室内外交融、上下层交融的景象一一展开,立体开放的各个层面的各种活动井然有序。但是也有其不足之处如无障碍设施的短缺,厕所离楼道太近等,但瑕不掩瑜,福大图书馆依然是一座闪立在福州建筑林的明珠。

海工建筑

陈志文

第二篇:图书馆建筑调研分析报告·图书馆建筑调研分析报告·

———城市规划08-1班图书馆设计调研报告

·文字载体逐步推广应用,自然产生了收藏和保护这些载体的需求,从而出现了收藏和利用这些载体的特殊建筑物——藏书楼和图书馆。

时间:2010年9月2日——9月5日

地点:安徽省图书馆、安徽大学图书馆

调研内容:

1、图书馆建筑周边环境及场地设计

2、图书馆建筑空间功能与流线布置

3、图书馆建筑室内外空间设计与细节处理

4、图书馆建筑的尺度

分析内容:

1、以上两个图书馆建筑的共同点

2、以上两个图书馆建筑的不同点

绪论:

图书馆最初的任务是为了保护和利用人类文明的记录,促进人类文明繁衍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发展进入以信息服务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图书馆已不仅仅是搜集整理保管人类文明的载体,还向人们提供文献和参考咨询信息,同时图书馆已成为一个永久性的社会教育机构。

现代图书馆是从19世纪末开始出现的,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计算机技术把人类文明推进到了电子时代,图书馆的功能与内容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仅在规模上超越了以前的历史时代,更重要的是在空间布局上不断改进。其中尤其以1933年建于美国巴尔的摩的伊诺克·普培特自由图书馆为代表的公共图书馆较为突出。其平面布局突破了空间的固定分隔,以大柱网、大空间适应了为使用上的调整互换的灵活性;采用了“藏阅合一”的管理方式,大量实行开架借阅,促使传统的、截然分隔的“藏——借——阅”的三大空间解体;基本书库大大压缩或根本取消。现代化技术、设备相继引入使用之后,更显示出这种建筑模式的优越性而取得广泛的承认。经过逐步完善,形成了“模数化图书馆”的设计模式。

而在中国,由于图书馆发源于古代藏书楼,形成于近代公共图书馆。其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已经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职业精神与道德传统,这就是以书明道、以书传道、以书修身、以书治国的大任精神,这种精神凝聚了图书馆职业活动的特有价值,也是古代图书馆人职业活动的道德支柱。因此,图书馆设计者本身需要具备博览群书的经历和基于此所孕育的道德内涵,更深层次地讲,中国的图书馆建筑需要融入这个从古至今传下来的道德内涵。尤其是在一所大学之中,图书馆建筑是一所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同时它也是一所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和学习氛围的缩影。不管这个时代发展有多快,会出现什么社会心理问题,图书馆作为科技,文化,信息传播的载体,也作为同学们心中知识的殿堂,它所扮演的角色依然会十分重要。

安徽大学图书馆

基本概况:

合肥属于中国中部地区,日照充足,风向以东南风为主。安大新区处于合肥东南区域,位于翡翠湖西侧,东西两面紧邻城市主要干道。而图书馆位于安大校园的中心区域,以一条东西轴线贯穿,图书馆南北两侧为校园主干道,交通便利,使广大读者能够方便地到达。

一、图书馆建筑周边环境及场地设计

身处安徽大学东校门口,我就能深切地感受到一股雄浑的气势向我逼来。充溢在眼前的是一条清晰的东西轴线和冷灰色的建筑色调。安大校风的严谨和笃学在建筑上已经不言自明。

1、东西轴线。在轴线上至东往西依次是校门、广场、图书馆、祭坛型广场、弧形综合楼。图书馆在两个广场之间傲然屹立,极大地凸显了其核心建筑体的地位。

a、东边广场采用大面积大理石铺设,内部设置水系和少量树木,无明显遮阳避雨的设施。可见身处广场,遭太阳暴晒、雨水侵袭不可避免。广场接近图书馆区域有大面积草坪,并配有低矮灌木,此处视野开阔,但是离宿舍区较远,从疯长的草势来看,鲜有人至。

b、西边广场的形制很像祭坛,四周向中间层层跌落,内部是一片供人行走休憩的草坪。站在草坪上看图书馆,我们觉得图书馆更为高耸。

c、一前一后两个广场把图书馆建筑凸显出来,另外又避开了相对嘈杂的城市主干道和其他噪声源。

2、建筑色调。安徽大学新区校园内建筑的整体色调为冷灰色,自然东西轴线上的建筑也不例外。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种色调的选择使大学校园缺少了活泼、激情的元素,让人有不适之感。

3、众星拱月。南北两边的建筑(比如宿舍楼)斜插着向图书馆看齐,呈众星拱月之状。

4、无障碍设施的连接。无论是广场还是图书馆建筑本身,其无障碍设施的连接都十分通畅。这也是人性化的一个体现。

二、图书馆建筑空间功能与流线布置

一层平面。主要是多功能报告厅、大厅、总服务台,检索区、文印室以及采编部、培训室等业务用房。在这一层主要有三个出入口,其中东西两面的为读者出入口,南面入口直接与采编室直接相连,用于书籍的运送。

夹层平面:门厅上空两侧分别为休闲区和新书展销区,休闲区与

行政办公区相连,可供师生一同使用。多功能报告厅的设备用房设于夹层。

二层平面:主要是校史馆以及期刊杂志阅览室(开架阅览)。三层平面:主要是校史馆的二层以及中文社科类借阅室(借阅一体的开架形式)。

四层平面。主要是主机房等设备用房以及中文自科类借阅室(开架阅览)。

五层平面。主要是电子阅览室以及综合阅览室、中文科图法借阅室。

六层平面:主要是电子阅览室的二层以及普通阅览室即自习室。七八层平面:设有一个单独的自习室和配电室、电梯机房以及一个休闲平台。

三、图书馆建筑室内外空间设计与细节处理

1、建筑立面

a、建筑西立面:该图为图书馆的西立面,中间位置设一八边柱

形拔高体量,外立面以

条窗简单修饰,其规制

宏大但不显过分厚重。

另外两个竖向条形体

量左右对称分布,向内

延伸围合,柱形体与之

衔接的部分巧妙地采

用了镂空连廊,形成虚实的结合与对比。但是,这样的建筑外形更像

是一个政府型建筑,不太符合大学校园轻松活泼、富有激情的情感。

b、建筑东立面。该图为图书馆的东立面,两边依然是竖向矩形体量。这两个体量间由向内凹陷的弧形体量连接,此弧形体量外设有大面积百叶,使原本及其厚重的

建筑体稍稍变得轻盈。

c、建筑南北立面:南北立面

主要设置了条窗,造型比较单一,

不再深入。

2、中庭和内部庭院

a、中庭:是指在建筑外部空

间,由于建筑造型需要围合的庭

院。该中庭的设置确实别有一番自

然风味,但是其东南面为高墙,光

照明显不足,我认为不应该种芭蕉

这些阳生植物,应该种些阴生植

物。

b、内部庭院:如图所示,这

种空间的设置会让人感受到舒适

惬意之情。

3、内部光照:

a、自然光照:此建筑的自然

采光应该是很不错的。其四面及顶面都能充分采光,在建筑内部形成光影的变换效果,另外,还有连廊和通透的平台的采光也是非常不错

的。好多同学都会在这些灰空间朗读学习。

b、人工采光:以阅览室为例,在阅览室

内的每张桌子上都设有一盏台灯,供学生夜

间阅读时使用,另外天花板上自然会设置灯

具。

调研过程发现的问题

1、图书馆建筑东西面的空间过于空旷,使之成为孤立于周边自然

环境之外的建筑。而且建筑中庭部分既不与外部环境联系,人又无法到达那里,显然中庭也成了摆设。

2、图书馆东南北立面都是实体,只有西立面有镂空部分,这是否

会对建筑产生西晒影响。

3、图书馆为体现其宏伟,很多空间都被留的过大过空,造成很大

的浪费,使空间利用率下降。

4、建筑色调和形式问题,虽然图书馆的建筑色调与安大新区其他

建筑保持统一,但是作为一座高校图书馆建筑,其色调过于灰暗,其形式过于死板。

5、图书馆楼层过高,而且其职能集中体现在4-6层,其他空间有

较大的浪费。

第三篇:分析建筑工程中图书馆室内环境摘要:针对人们对于“绿色环境”的青睐程度越来越高,代写建筑论文图书馆建筑中所造成的污染危害已严重影响室内环境质量,指出图书馆在改建、扩建和新建馆舍时,从源头避免或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是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的根本所在。可以通过采用合理的方法控制甚至排除污染源,比如使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和绿色化工产品的同时,借用自然作用力将新鲜空气或经过净化的空气送入室内,消除室内空气污染物,降低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浓度,防止室内环境污染。

关键词:图书馆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绿色建材

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成倍增长,学生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激增,高校图书馆馆室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此图书馆建设的规模与数量呈现出一个高速发展的态势。仅以湖北省高校为例,近3年间,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图书馆有10座之多。其中建筑面积在2万m2以上的占60%~70%,建筑面积最大的达5万m2[1]。建设新馆热潮的兴起,适应了中国高等教育对信息资源的需要,这既是知识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对知识总体需求增长的必然,也是图书馆贯彻“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物质体现。而营造安全、舒适、“环保”的图书馆环境是图书馆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论文格式图书馆环境包括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这里主要探讨图书馆的室内环境问题。

1图书馆室内环境对读者的影响图书馆室内环境主要是指阅览室(书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音像阅览室)环境,还包括氛围、陈设、布局、空气质量等一系列因素。图书馆作为读者学习的场所,其室内环境质量应达到较高的要求。人们对于室内环境质量的认识经历了较长的时间,从最初对预防职业病的环境质量的初始认识,到现在随着建筑物的封闭化所暴露出越来越严重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人们已越来越多地开始重视室内环境质量[2]。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分区、空间尺度、温度、通风状况、空气质量影响着室内环境质量,在诸多因素中,空气质量是影响室内环境的重要因素,被认为是对人们身体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室内环境关系到每位读者的身心健康,高品质、新鲜宜人的空气是满足人体舒适感和健康的需要。图书馆内新鲜的空气可以使读者心气平和,产生宁静幽雅感,并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室内空气污染会危害读者的身心健康,会使读者产生头痛,眼、鼻、喉部的不适,注意力难以集中,长时间时还会使读者学习效率下降。目前,影响扩建、新建图书馆室内环境质量的因素主要有2点:一是图书馆建筑材料造成的室内污染,主要是放射性污染如氡污染;二是装饰装修材料造成的污染,这也是目前最突出、问题最多的室内污染,主要污染物为甲醛、苯及苯同系物等。

2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室内环境是人们一生中关系最紧密、接触时间最长的环境。室内空气污染程度与装饰装修材料有密切关系,针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国家制订了相应标准(gb18580—2001至gb18588—2001),而影响室内环境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不符合标准的装饰材料。这些装饰材料中,影响最为明显的则是甲醛、苯及苯同系物。

2·1甲醛及其危害甲醛(hcho)是最简单的醛类,具有易挥发的特性,熔点为-92℃,沸点为-19.5℃。甲醛为无色气体,具有刺激性的气味,密度比空气略大,常温下易溶于水,常用的是40%(质量分数)水溶液或多聚甲醛。常压下,当温度大于150℃时,甲醛分解为甲醇和co,有光照时很易催化为co2。甲醛易与空气中的示踪物和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白天无no2时,甲醛的半衰期为50min,有no2时,其半衰期下降为35min。甲醛对皮肤和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引起视力和视网膜的选择性伤害,当其质量浓度为1mg/m3时,可被人嗅到。人体长期接触甲醛,可出现记忆力减退、嗜睡等神经衰弱症状,引起遗传物质的突变,损伤染色体。表1给出了甲醛暴露与健康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3]。表1甲醛暴露与健康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tab.1relationofquantitythatformaldehydeexposeandhealthyeffectreflects

甲醛质量浓度/(mg·m-3)人体反应0~0.05无刺激和不适0.05~1.0臭阈值0.05~1.5神经生理学影响0.01~2.0眼睛刺激反应甲醛质量浓度/(mg·m-3)人体反应0.1~25上呼吸道刺激反应5.0~30呼吸系统和肺部刺激反应50~100肺部水肿及肺炎>100死亡

2·2苯、苯同系物及其危害苯、甲苯、二甲苯都为无色、有芳香气味、易挥发、易燃的液体,以蒸气状态存在于空气中,中毒反应一般是由于吸入蒸气或皮肤吸收所致。苯属中等毒类物质,慢性中毒主要对造血组织及神经系统有损害,急性中毒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害,如果长期接触一定含量的甲苯、二甲苯,则会引起慢性中毒,出现头痛、失眠、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3]。表2列出了苯及苯同系物的暴露与健康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3]。表2苯及苯同系物的暴露与健康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tab.2benzeneandbenzenesfastentherevelationofthethingandaquantityofthehealthstorespondtherelationtogether苯及苯同系物质量浓度/(mg·m-3)刺激和不适暴露范围分类0.2无刺激和不适适应范围0.2~3.0其他暴露因素联合作用时可能出现刺激和不适多因素暴露协同作用范围3.0~25出现刺激和不适,其他暴露因素联合作用时头痛不适应范围>25除头痛外,可能出现其他神经毒性作用中度范围

2·3氡污染及其危害氡是天然产生的放射气体,来源于自然界中铀的放射衰变。在含有铀的土壤、花岗岩、页岩矿中,人们可以发现高含量的氡。氡是一种无化学活性的惰性气体,是放射性核素铀衰变系列的衰变产物,是一种密度比空气重7.5倍的无色无味的放射气体,其衰变母体铀-238广泛存在于地壳中,半衰期长达44.7亿a。铀-238经一系列过程衰变为镭-226,其半衰期为1602a。据2001年国家环境统计年报,全国环境空气中氡含量为

14.3~41.6bq/m3。氡的穿透性很强,可以在房基下的土壤和岩石中自由活动,可以通过泥土地板、混凝土地板的裂缝、接合面以及空心砖墙体的缝或孔进入房间。氡可以继续衰变为一系列固体辐射物,能吸附在气溶胶颗粒上被人吸入肺内。一旦氡及其子体被吸入人体后,便会沉积在气管、支气管等部位,并会在肺中不断发射α粒子,形成内照射,这些粒子会杀死或杀伤肺细胞或者局部组织。人体若长期生活在含氡量高的环境里,氡还可能对人的血液循环系统造成危害,如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严重时还会导致白血病的发生。氡及其子体在衰变时还会放射出穿透力极强的γ射线,对人体造成外照射。

3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与防治

3.1倡导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把建筑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生机盎然、自然气息浓厚、方便舒适并节省能源、没有污染的使用环境。其“绿色”的本质是物质系统的首尾相连、无废无污、高效和谐、开放式闭合性良性循环。通过建立起建筑物内外的自然空气、水分、能源及其他各种物资的循环系统,来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并赋于建筑物以生态学的文化和艺术内涵。绿色建筑的概念归纳如下:1)建筑物的环境要有清洁的空气、水源与土壤;2)建筑物能够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3)回收并重复使用资源;4)建筑物的朝向、形状与室内布置;5)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树木,以改善景观,保持生态平衡。总之,绿色建筑是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是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的建筑[4]。

3.2使用绿色建材绿色建材是指清洁的生产技术,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论文格式1992年,国际学术界明确提出绿色材料的定义:绿色材料是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的负荷为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也称之为“环境调和材料”。绿色建材就是绿色材料中的一大类[5]。绿色建材的基本特征如下。1)其生产所用原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废液等废弃物。2)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不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3)产品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产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不得用含铅、镉、铬及其化合物的颜料和添加剂。4)产品的设计是以改善生

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即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且有益于人体健康,产品具有多功能化。5)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再生利用,无污染环境的废弃物。悉尼奥运会场馆的建设提供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范例。悉尼奥运会体育场馆对建筑材料的选用原则非常好地诠释了绿色建材的概念。在建筑的选材和施工过程中,始终贯穿着“3r”环保概念,即减少(reduce)规模和材料,重复使用(re-use)和再循环利用(recycle),强调与环境的协调性,对使用的建筑材料要求无污染、可回收,不能使用有毒有害物质。悉尼奥运场馆建筑材料使用有以下特点。

1)建筑材料主要以传统建材为主,“绿色建材不等同于新型建材”。悉尼奥运场馆的建筑材料主要以水泥、玻璃、钢结构、木材等传统材料为主,主体结构基本上采用混凝土与钢结构相结合的方式。2)材料耐久,不追求高档。大多数场馆设计简洁,很少采用高档石材等装饰材料。内外墙面基本是混凝土素面。永久性建筑及构件大都考虑具有较高的耐久性,临时性建筑则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保证回收利用。3)材料的选用充分考虑环保要求,非常注意更好地使用现有材料,尽量减少材料用量,“减少材料即是环保”。在场馆设计上大量采用钢材、玻璃、石膏板、刨花板、塑料、人工速生林制造的木制品等可回收利用材料,尽可能地避免因装饰材料选用不当而造成室内空气污染[6]。

总之,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寻求室内环境和建筑效率之间的协调,以达到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与防治。建筑材料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应从源头把好材料关,使用绿色建材是防止室内空气污染的关键。为避免室内装修后产生空气污染,首先在建材的选择方面应选用国际上已经开发出的符合生态保护的绿色环保材料,如无毒涂料、抗菌涂料、生态建筑涂料、胶漆装饰材料等,尽可能使用原木木材、软木合板,而不用刨花板、硬木胶合板和强度纤维板等,以减少室内甲醛散发量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入室内。控制装修材料污染量释放和降低室内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是图书馆室内装修防止污染的重要环节[7]。

3.3合理使用室内空气调节器控制空气的流速、洁净度,可使空气质量达到较优状态。室内空气调节器的合理利用是改善图书馆室内环境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当前人们更关注的问题是为工作环境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空气环境。众所周知,清洁新鲜的空气是维系生命最基本的要素,对任何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新鲜空气可以保证读者大脑的血氧供应,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果。图书馆是读者学习的场所,尤其是文献阅览室这样以纸文献为媒体交流、读者流量较大的地方,加之读者的呼吸排放物、文献上的尘土,特别是冬季时门窗紧闭,室内空气质量是可想而知的。那么如何降低室内空气污染呢。可以通过污染程度较低的室外空气的稀释作用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稀释作用可以部分或完全通过渗透、自然风、机械通风完成

[8]。空调房间如何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也是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方法和措施如下:1)提高认识———适当的新风量是稀释室内空气污染物、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前提,在保证新风量的同时,对新风品质问题也应引起足够重视;2)改进设备———避免将新风口设置在污染源的下风处,新风管应设置新风过滤器,并要定期清洗或更换空调系统易污染部件;3)加强维护———由于长期密闭,湿度高、不便清洁等原因,容易引发室内空气污染。因此,对空调系统中的过滤器、消声器、表冷器、风管内壁等应进行定期维护清洗,对产生凝结水的设备应及时排除积水,保持干燥,保证工作区的最佳空气品质。造就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并不仅仅是由空气品质决定的,它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人在室内对舒适和健康的环境因素的感受是很复杂的,除了对室内空气品质的一系列指标和常规的空调房间室内温湿度、风速有要求外,还对其他多种环境因素有着不同程度的要求。为保证图书馆读者的身心健康,国家也制订了《图书馆卫生标准》[9](gb9669—1996),相关内容见表3。表3图书馆卫生标准tab.3hygienestandardofthelibrary温度/℃有空调装置无空调装置的采暖地区冬季相对湿度(有中央空调)/%风速/(m·s-1)φ(co2)/%ρ(甲醛)/(mg·m-3)18~28≥1645~65≤0.5≤0.10≤0.12综上所述,室内空气污染防治方法可以通过3种途径实现:堵源、通风和室内空气净化。堵源就是控制污染源,这是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的根本所在,通过合理的方

法控制甚至排除污染源,其效果远比污染物进入室内后再加以治理要好得多,如使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禁止人员吸烟和使用化工产品等。通风就是借用自然作用力或机械作用力将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污浊空气排出室外或排至空气净化系统,同时引入新鲜空气。室内空气净化是指利用化学、生物的方法,借助特定的净化设备收集室内空气污染物,将其净化后循环回室内或排出室外[9]。

4结语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宝库,是文化传播的特定场所。在高校中,图书馆是信息中心和学术交流中心,它在教学、科研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一个高校图书馆的水平,也标志着这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图书馆建筑不仅应是高校的标志,也应成为无污染的绿色图书馆,使读者在健康的环境中读书学习,营造一种既安静又亲切、既与自然相通又与人情相交、内外部环境自然天成、协调一致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黄孟黎.图书馆建筑面积越大越好。———从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看图书馆建筑面积

[j].图书馆建设,2004,(1):75-77.

[2]吴文广,吴磊.关于高校图书馆新馆建筑若干问题的思考[j].河北科技图

苑,2004,17(4):9-12.

[3]朱天乐.室内污染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4]王金波,王会玲,阴月华.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建筑的发展方向[j].河北科技图苑,2004,17(1):29-31

[5]徐东群.居住环境空气污染与健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6]姚燕.绿色建材与建材绿色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7]张玉霞,王元忠.高校图书馆室内空气质量现状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

究,2004,(3):81-84.

[8]吴忠标,赵伟荣.室内空气污染及净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9]gb9669-1996,图书馆卫生标准[s].260河北工业科技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4、地下室建筑面积:

14150平方米37967平方米36607平方米

136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