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示范图书馆汇报材料
读书明理、励志做人
——xxxx中学省级示范图书馆申报材料
自从我校图书馆建成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各级领导的指示,按照河北省中小学图书馆评估细则的标准,不断加强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秉承“为教师成长服务、为学生成长服务”的宗旨,使我校图书馆工作不断取得了新的进展。县电教站领导多次到我校指导图书馆工作,图书馆管理逐渐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现就我校图书馆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按照河北省中小学图书馆评估细则的要求,建设高标准现代化图书馆
(一)馆舍建设方面
按照我校图书馆发展规划,2015年7月图书馆工程竣工,总面积达到324平方米。是已知目前我县农村中学最大的图书馆。图书馆分别设有藏书库、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各一个。
为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在原有1个学生阅览室基础上每个班新建1个图书角,图书根据班级学生需要,由班级图书管理员自行到图书馆更换,充分满足了新课程标准条件下学生阅览和学习需要。
1.设施先进,设备齐全
图书馆的办公、消防、安全、通风、卫生消毒、防尘防盗等设施齐备先进。
学校投资购置了包括书架、阅览桌椅、工具书柜、期刊架、计算机等,保证了图书馆工作的顺利开展。
2.环境幽雅,文化气氛浓
进一步美化了图书馆的环境,制作了新牌匾,使图书馆室内窗明几净,鲜花点缀,名言警句,挂于墙上,排排书架整齐,册册新书墨香,遨游书海,网上冲浪,留连忘返,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走廊里设置“书香校园”、“书海拾贝”、“好书相伴、快乐成长”等专栏。使读者一进图书馆就置身于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二)、机构、人员、制度方面1.常规管理
图书馆是中小学校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我校领导对图书馆工作历来都非常重视,由a副校长主管图书馆工作,b主任、c主任直接领导,下设图书馆工作领导小组。
图书馆实行岗位责任制,以岗定编,现在,学校为图书馆配备的1名专职工作人员,5名兼职人员,其中50岁以上1人,40以上2人,年轻教师3人,均为大学学历;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2人。其中两名教师参加过市、县级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专业培训。馆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及能力结构更趋合理。高素质的馆员队伍满足适应了目前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图书馆管理的要求,保证了学校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图书馆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图书馆工作每学期初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
图书馆实行科学管理,除省教育厅颁发的规章制度外,根据图书馆的实际,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5项,包括管理制度、业务制度、安全制度、读者制度等。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使图书馆的各项工作规范化、合理化和科学化。
(三)、经费保障
领导重视,还体现在确保每年的图书购置费、设备经费、技能培训经费方面。资金是困扰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一大难题。在图书购置上,多年来,我校在资金十分紧张和书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多方筹措,努力争取,使投入到图书馆建设中的资金逐年增加,保证了新书的购置与报刊的订购。
(四)、文献资源建设
书刊等文献资源是开展图书馆工作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图书馆是利用书刊等文献资料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所以,要使图书馆成为教师备课和科研的后盾,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阵地,就必须搞好藏书建设,优化结构,给师生提供足够的较高质量的书刊及各种载体的文献资源。
(1)制订切实可行的藏书计划馆藏文献的补充采集一定要有计划,并力争体现本校教学特色。我校图书馆制定了“泥中图书馆藏书补充规定”,对藏书建设的原则、收藏范围、藏书重点、补充形式、副本要求、近期目标等,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注重资源类型结构比例、知识结构比例、学科结构比例,复本结构比例的合理性。
(2)优化藏书结构,提高藏书质量
文献资源是构成图书馆系统的最基本因素,我校图书馆除了丰富的传统印刷型资源外,还开拓多种新型资源,文献资源由单一走向多样,由纸质型文献发展为音像资料、电子读物、网络资源多种类型资源。经过多年建设,电子文献、音像资料达到了一定比例,形成了一定规模,截止2016年7月,馆藏纸质图书及报刊资料达4万多种、42575册。音像资料(光盘、磁带、录像带、幻灯片等)700多件。形成了资源丰富,品种齐全、载体多样、结构合理的藏书体系。
我们在建设多样化资源系统的同时,也注重馆藏资源的质量。遴选精藏是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购的基本原则。在采购时,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共同参与,把好质量关。同时,通过问卷的形式,征求师生的意见,了解师生读书倾向然后进行采购。然后优先采购装备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推荐的图书,做到增加品种,复本适量。没有盗版书、黄色淫秽与非法出版物。
在采购方式上,注意订购、现购、邮购相结合,图书馆人员与一线教师采购相结合。为配合教学科研,学校每年都由主管校长带队,图书馆馆长、学科组长参加,到其他学校观摩学习。另外,我们还组织初三毕业生捐书活动,并及时分编,流通借阅。
现在全校753名学生,生均藏书达56.5册。
在文献管理方面,所有馆藏文献采用华夏图书管理系统计算机管理,在文献资源的分类、标引、著录以及数据库建设等各项业务技术管理工作中,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分类,并根据本校、本馆的教学需要和实际情况,把图书馆业务管理纳入现代化科学化轨道。图书到馆后按程序盖章、贴条码、分类、编目、数据录入,然后上架流通。图书账目齐全,包括总括帐、流水账、注销帐等随时调出。书库图书排架按需排列(基本顺序按《中图法》排列,教师、学生浏览量大的排前),标示明确,科学准确。期刊阅览室杂志根据师生阅读特点,分类排架,记到简便,使师生读者查询资料方便快捷。
二、加强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向数字化图书馆迈进
校领导非常重视数字图书馆建设。2012年“河北省中小学一级图书馆”验收组座谈会上,我校张校长明确表示,在实现自动化管理基础上,要搞好图书馆建设,向数字化图书馆发展,从而确定了我校图书馆发展的总体目标。
三、树立创新理念,利用现代技术与图书馆资源,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作好管理与服务工作
1.将先进的办馆理念引入图书馆建设中
泥井中学的办学目标,办社会满意学校,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图书馆改变了传统的坐等读者上门的“被动式”服务理念,努力拓展主动型、辐射型综合服务功能,使图书馆不单单是一个存储文献的“资源库”,还应成为能够提供信息搜集、整理、开发和发布等多种深层次服务的“信息源”,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广大师生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多样化、多层次的需要,适应培养高素质、强潜能学生的目标,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近年来,我校图书馆已经由一个单纯的服务部门转变为直接参与辅助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一线工作部门,从一般的图书馆借阅场所,逐步发展成为广大师生提供全方位、深层次、多功能、主动型信息咨询与导航的服务机构。图书馆工作人员也正在由一般文献借阅服务员向信息“导航员”、“推广员”的角色转变。
在工作中,图书馆立足传统,开拓创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服务教学科研为重,不断研究师生的信息需求,方便师生的信息取用。在做好一般借阅工作的同时,积极开拓信息咨询、信息整合等服务新功能,初步建立了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上的现代化学校图书馆自动化,努力发挥现代化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的作用。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读书明理、励志做人
——省级示范图书馆申报材料
秦皇岛市昌黎县泥井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