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调查与思考

吉安县农村土地流转调查与思考

吉安县农村土地流转调查与思考

以农村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近几年来,不断深化,农民离土创业的意识不断增强,以土地资源为根本上的生产资料分配方式在我县发生了明地流转已成为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期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一、。。。土地流转基本情况

1、。。。。吉安县农村人口35.6万人,现有耕地55.3万亩,人均拥有量1.55亩。各乡镇分布不均,极大制约了土地规模化经营。

2、。。。。土地流转面积。椐2007年各乡镇上报数据来看,全县土地流转面积为15172.6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74%,其中:土地转包面积2743.49亩,占流转面积的18%,出租面积4242亩,占流转面积的28%,互换面积1861.67亩,占流转面积的12.3%,转让面积5002.75亩,占流转面积的32.9%,代耕面积1322.69亩,占流转面积的8.7%。

3、。。。。土地流转形式。从省、市、县三级工作人员专门下乡深入农村和开展部分贫困村问卷调查来看,土地流转形式主要有出租、互换、转包、农户内部之间流转。

4、。。。。农村土地流转特点。一是流出户将自己差的田流转的多,较好的田流转的少;二是边缘地区的田流转的多,门庄田流转的少;三是缺水易旱的田流转的多,旱涝保收的田流转的少;四是外地人流入户的多,本地人承包的人少

二、。。。土地流转的好处

1、。。。。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土地流转使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更加完善,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得到了更高的经济效益,有效地解决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2、。。。。有效地实行规模生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据调查敦厚镇下岭村委会路下村全村118人,耕地面积112.6亩,年4月由袁金仁(吉州区人)全部租赁,期限10年,每年每亩租金60元,由于他懂技术,善钻研,会管理,预计今年比去年节约成本10—15%。

3、。。。。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据调查敦厚镇下岭村委会路下村,土地流转使大部分农户摆脱了土地的束缚,能集中精力外出务工,做手艺,经商等,据统计,全村118人,除小孩、老人外全部到县工业园打工,做手艺等,预计全村纯收入80—100万元从一定程度上加块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4、。。。。有效地遏制了抛荒现象的发生。据调查,凤凰镇石塘村委会,钱塘村委会,永和镇瑶背村委会,敦厚镇下岭村委会路下村,未实行土地流转前,有的地方全年性撂荒,有的地方季节性撂荒,自土地流转后,不但撂荒现象没有发生,而且为国家多生产了粮食。

5、。。。。土地流转向能力大户集中,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土地流转逐步向租赁大户成片租赁发展。如凤凰镇石塘村袁炳仁,流转面积638亩,用于种植水稻,期限10年,一是投入资金22万元购置了三台收割机,二台插秧机,五台旋耕机;二是投入资金21万元,购置潜水泵15台,打抗旱井8口;三是投资3万元,新修机耕道5公里左右。又如敦厚镇下岭村委会路下村袁金仁,流转面积170亩,今年投资10万元,兴修机耕道、水渠、整理土地、购置大型拖拉机35马力1台。全部都是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等。

三、。。。土地流转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我县农村土地流转相对平稳有序。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也面临着困难和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政策宣传不够到位,群众思想有待提高。一些乡、村干部没有把推进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高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大局来认识,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宣传不够深入,群众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认识还存在误区,主要表现为一些农户和部分承包大户对土地流转还存在“三怕”:一是部分农民怕土地流出后,自己丧失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没有了生活的最低保障线。二是部分土地承包大户怕政策不稳,政府收回土地承包租赁权不敢大胆投入;三是部分土地承包大户怕市场前景不佳,承包无效益,不敢大规模搞开发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200

8、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