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作及劳务输出问题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县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欠发达县,乡镇企业又不发达,随着近几年劳动力转移的热潮掀起,我县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日趋增多。但如何实现农村青年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让他们尽快增收致富,已越来越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视。笔者也就这一课题进行了调研,先后走访了有关部门、乡镇和职业学校,并专门制作农村青年外出务工情况调查表,于2003年1月下发至每个乡镇、村,较为详细地了解了我县农村青年劳务输出的情况。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村劳务输出已形成了一个农村经济的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积累返乡创业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我县农村青年劳务输出的基本情况
1、劳务输出发展及现状。我县劳务输出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初输往地区仅限于本省的杭州、宁波、绍兴等地,输出对象主要是头脑灵活的农村青年,从事的工作多数为服务性质,后期逐渐扩大到纺织、机械、皮革、塑料制品和电子等行业,输往地也从本省扩大到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
根据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和我们下发的调查统计等资料显示,我县有农业人口19.08万人,农村劳动力11.51万人,已外出劳动力有22397人,其中青年劳动力为17015人,占外出务工总数的75.97%。可以说,外出务工者绝大多数都是吃苦耐劳、敢闯敢干的青壮年,是农村人口中最具创造力的人,他们的文化水平、技术能力和整体素质普遍高于农村平均水平。
2、劳务输出的途径。基于目前农村的现状,我县劳务输出有两类途径,即有序输出和无序流动。其中有序输出包括劳动就业部门、职业介绍中介、职校以及乡镇、残联、团委等部门的介绍输出;而无序流动则包括亲朋帮带的、自闯天下的输出,这也是目前我县劳务输出的主渠道。
3、劳务输出产生的积极作用。我县农村人口19.08万人,占全县人口总数22.5万的84.8%,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我县提出了到2020年与全省基本同步实现小康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农村人口能否实现小康。而劳务输出则为农村人口增收致富起到了最为直接和有效的作用。2002年,我县农民劳务输出收入达9348万元,输出人员年人均收入为436
8、23元,为农业人口人均收入贡献48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5、农村青年劳务的无序流动,容易引发了一些后遗症。作为我县的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更多的是属于无序流动,他们没有劳动合同的保障,没有合法权益的维护,有的被拖欠工资,有的长期超负荷工作,一旦发生意外,甚至会令全家陷入悲惨境地,给社会造成不安定因素。
三、扩大农村青年劳务输出的建议和对策
劳务输出从浅的层面上看只是劳动力的转移,但更深入去研究则是一项经济,是劳务产业的优化和升级。**作为浙江省的欠发达山区县,要加快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扩大劳务输出就是一条捷径。笔者通过调查和掌握的情况,并咨询了有关部门人员的意见认为,要扩大农村青年劳务输出,使其形成劳务经济,长远有效地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必须从以下几个层面切实给予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