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招商外经贸会上的讲话(精)[五篇范文]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强化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意识
一直以来,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滞后,利用外资规模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少,出口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短腿”。原因很多,一是万州工业基础薄弱,对出口产业支撑乏力;二是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能力不强;三是不少出口企业尚处于体制转轨期,包袱沉重,机制不活,竞争力弱;四是
出口商品品种单一,过分依赖电池等少数产品;五是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动态及招商引资的国际通行规则不了解,对一些新的引资方式缺乏系统的认识,造成引进外资效果不理想;六是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多,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少,外派劳务和境外工程承包难以取得突破。但是,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对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因此,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强化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意识。
(一)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实现我区产业加快发展的客观要求。发展经济不借助外力,仅依靠自己的积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开始,到1978年,经济虽有较大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速度还是较慢。改革开放后,由于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沿海开放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投资,依靠外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万州要解决库区产业空虚问题,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提升经济总量,到2007年在经济总量上实现“三个翻番”,必须走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路子。
(二)发展外向型经济是拉动我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我区经济属于投资拉动型经济,随着
一、二期移民搬迁工作的全面完成,国家移民投资逐渐减少,国债资金投放规模缩小,加之就业不足导致消费拉动难有较大突破,发展外向型经济将成为今后拉动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2005年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9.3亿元,人均只有6500元左右,与全国、全市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要跟上全国、全市的发展步伐,发展外向型经济,拓展国际市场发展空间,集聚外来资本、人才、技术,才能获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
(三)发展外向型经济是扩大我区社会就业总量的重要举措。万州经济总量小,产业支撑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全区目前有近6万下岗失业人员、近6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6万多城镇低保人员,这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还比较困难。从长远看,万州要建设重庆市第二大城市,城市人口还要新增几十万,大量的农村人口将进入城市。就业是民生之本。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扩大就业容量,缓解全区就业压力,必须充分发挥外资企业、外来企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重要作用。
二、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切实增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005年是我区经济建设成效显著的一年,主要经济指标创直辖建区以来最好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2。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扩大对外开放是分不开的,全年完成进出口额2656万美元,增长11;出口完成2613.7万美元,增长11.4;实际利用外资139万美元,增长20.9;新增外派劳务人员126人,在外劳务人员累计243人,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我区外经贸工作在市外经委综合考评中,排名由2003年第19位上升到第9位。
虽然我区外经贸工作及外向型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一是进出口规模小。2656万美元的进出口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2.1,一个170万人口的地区,进出口额赶不上沿海的一个乡镇,即使在重庆市内,我们与涪陵、江津等区县也有差距,与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地位不相称。二是出口增长慢。2005年出口增长率11.4,低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拉动不足。三是利用外资弱。全区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139万美元,与招商引资完成的20多亿元人民币相比,外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甚微。这些差距也说明我区外经贸发展空间大、潜力大,外经贸工作要有责任感和紧迫感,外经贸发展要不断迈上新台阶。
2005年是入世三年过渡期结束后的开篇之年,我国许多领域将全面对外开放,许多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区外经贸工作面临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2005年我区外经贸工作目标是:出口创汇完成2928万美元,同比增长12;实到外资500万美元,同比增长233;合同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同比增长30。应该说,这只是我们的必成目标,要高质量的完成这些工作,我们还必须提出更高的期成目标,即我区外贸出口突破3100万美元,实到外资超过600万美元。虽然今年外经贸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完成有一定困难,但认真分析,总体上是机遇大于挑战。
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状况总体趋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4.3%,全球贸易增速将达8.5%
,全球直接投资超过7300亿美元。经济全球化特征更为明显,生产、消费、服务的国际间转移加快,中国既是“世界工厂”,又是“世界市场”。这些发展趋势都将为我们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带来重大机遇。从国内形势看,首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已经显现成效,经济自主增长的能力增强,全国经济发展将保持良好势头,对万州加快发展有利。其次国家对西部和贫困地区的
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特别是中央和重庆市高度重视库区的移民与发展,启动移民后期扶持和支持库区产业发展,万州的出口产业发展必将受益。第三,国家鼓励和支持外经贸发展的政策继续保持稳定,并会进一步完善,将有力推进万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就我区而言,经过多年努力,经济结构已逐步优化,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后劲明显增强。明达玻璃、泰跃氯碱、泰国宝石加工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和竣工投产,将为我区扩大出口提供产业支撑。
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2005年外经贸工作也面临一些困难和不利因素。全球能源和运力紧张短期内不会出现根本性改变,世界经济增长基础不够稳固;美元汇率持续下跌,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增加了投资和贸易风险;2005年实行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对以后几年的出口工作都将产生较大影响。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外经贸工作,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加大支持外经贸发展的工作力度。首先要切实加强对外经贸工作的领导,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的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其次,要做好重点业务部门和出口大户目标分解任务的落实。年终考核,奖惩兑现,以硬任务、硬指标确保件件工作能落实并取得实效,确保完成外经贸目标任务。
(二)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外经贸部门要多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及时把问题解决在生产出口第一线;要积极为企业培训业务人才,帮助企业造就过硬的人才队伍,同时做好协调联络,为企业争取国家、重庆市的优惠政策和支持资金。
(三)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外经贸工作牵涉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各级部门及各有关单位的协调配合。外经贸部门要继续坚持“关、贸、检、港、铁、企”联席会议制度,加大配合力度,做到协调一致,密切配合,齐心合力,形成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全社会都来关心、参与、支持对外开放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