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党员个人事迹感想

乡村党员个人事迹感想一

在衡东县栗木乡双泉村及附近十几个村落的田间、水塘边,一位80岁老人弯腰捡起一个个废弃农药瓶,这一场景已为人熟悉。为了让乡亲们不再遭遇被农药瓶碎片割伤的悲剧,8年来,他风雨无阻,默默坚守,共捡回了80多吨农药瓶和碎玻璃渣。

农民只是老人其中的一个身份,他还有另外一个引以为豪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新中国成立那年,19岁的他壮志满怀地加入地下党组织,并立誓:党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1951年,老人远离家乡参加抗美援朝,并荣立三等功。六年后,他回国务农,不过从此心中多了一份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情怀。

这位老人名字叫胡梅芳。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只想为乡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一、先入党后入团

胡梅芳常常觉得,自己这一辈子注定和中国共产党有着不解情缘。

1949年,衡东县栗木乡双泉村昏暗的地下防空洞内,4个小伙热血沸腾,紧握拳头,神情肃穆,对着党旗坚毅宣誓:党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胡梅芳便是其中的一员。这年,在家务农的胡梅芳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他在同村伙伴彭亚南父亲的介绍下,秘密加入了地下党组织。

胡梅芳与其他地下党员冒着生命危险,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暗中调查土改情况,秘密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有好几次都差点暴露身份,被抓获。

别人是先入团后入党,我是先入党后入团。回忆这段特殊的经历,胡梅芳嘴角扬起淡淡的笑容。1951年1月,他光荣入伍,却没有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一个月后,由于胡梅芳在部队表现优异,当时部队团长主动推荐其入团。为了不暴露自己的党员身份,胡梅芳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51年8月,胡梅芳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进,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采访中,胡老唱起这首歌,声音嘹亮,深情款款,唱到最后,眼中溢满了泪水。

在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上,美军飞机盘旋在上空密集轰炸,即使躲在防空洞里,都能听到阵阵轰隆隆的惊天巨响。马路被炸得面目全非,全是一个个大窟窿。胡老说,在那样的环境中,危机四伏,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他主要担任通讯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呆了两年之久,他因此患上了眩晕症,现在,只要一搭乘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就会满脑的巨响,导致剧烈眩晕。

1953年7月27日,交战双方签署了停战协议。胡梅芳因忠诚组织、办事扎实荣立三等功。战后,他并没有返国,而是扎根朝鲜进行和平建设,帮老百姓建房子、锄草、插田等,直到4年后方返回国内。

二、8年捡回80吨农药瓶

浓密偏黑的头发、炯炯有神的眼睛,虽已是80高龄,但胡梅芳与同龄老人相比显得格外的精神矍铄,走起路来像一阵风。

我这人闲不住,总喜欢找点事情来做。见不得荒田摞土,已经有多年没有种田的胡老,近年又开始种田了。近日,记者前往胡梅芳家采访时,老人正从田里回来,双脚满是泥巴。

胡梅芳为何捡农药瓶。这还得从一个故事说起。,本村一村民农忙后,脚不小心被田埂上一块农药瓶的碎片给割伤。也许是农药瓶上残留的毒液所致,后来这名村民的脚虽伤愈,却留下了后遗症。

这件悲剧令他深深震撼,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不让这样的悲剧再上演。而他所能做的就是收集人们丢掉的废农药瓶。

一辆手推车、一顶草帽、一个水壶……胡梅芳不知疲惫地弯腰捡起一个个废弃的农药瓶,甚至连指甲大小的碎玻璃他都不放过。水库、塘坝、渠道……有水的地方,总能寻觅到胡梅芳熟悉的身影。

8年间,胡梅芳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他以本村为中心,西到20公里之外的双田、红茶亭等村,东到官庄村、霞流、吴集乡,总共走遍附近十几个村,累计行程达千余公里。

一个个废弃农药瓶、一车车废弃农药瓶……8年风雨无阻的坚持,胡梅芳共从田间地头捡回80多吨农药瓶和碎玻璃渣。最初捡来的农药瓶和玻璃渣还有地方放,可后来捡得多了,家里也堆满了,他又把这些农药瓶和玻璃渣卖到回收玻璃的商家。可是一斤碎玻璃也就三、四分钱,有时候一车玻璃还抵不了运费。有些村民不理解,觉得胡梅芳放着清闲日子不过,一把年纪了还瞎折腾,完全是犯傻。

有人问他:您多年花这么大的精力在捡瓶子上。值得吗。他说:我老了,做不了大事,捡几个农药瓶,帮乡亲们尽点小力。您以后还会不会继续捡下去吗。对,只要我能走得动,我就会一直捡下去。回答斩钉截铁。

双泉村村党支部书记赵新生说。老胡,这辈子认死理,在别人的眼里是‘犯傻’,其实他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践行一名党员的诺言。

乡村党员个人事迹感想二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范四贵时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以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每次开会,他从不会只说好话,而是有意见就提,有建议就讲,毫无保留。

一路走来,范四贵党龄近20年,担任党小组组长也有五个年头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从25岁起,应了一辈子事,从不吃群众的,不喝群众的,公公道道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他说:咱们的党是好党,党要想把事情做好,必须要充分发挥党员、党组织的作用。他认为,只有把农村无职党员的原动力充分激发出来,党组织的凝聚力才能大大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才能快速扩张、党组织的战斗力才能大幅提高。

他的事迹也得到了乡镇党委的肯定,在19__、20__、20__年分别获得白泥井乡优秀党员称号。作为一个农村党员,范四贵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誓言,在这片土地上,实现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光辉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