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五个方面范文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乡村振兴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

倒排工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间表是如此紧迫。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是一个历史过程,必须具备战略定力,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劈波斩浪,久久为功。

乡村产业振兴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中国农业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嬗变。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将有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产业振兴的未来是什么样呢。宋洪远表示,未来农业呈现的6种发展趋势将奠定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水平全面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效益水平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乡村人才振兴

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乡村振兴,需要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他们从事绿色产业,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把他们称为绿领。新希望提出一项绿领培养计划,准备用5年时间,发动一批涉农企业参与,无偿为农村培育10万个新型农民和农技员。在培训10万人的基础上,还将从中选拔至少100名创业合伙人,给予资金、技术、渠道等方面的创投扶持。

宏观上看,仅2017年中央财政就投入15亿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以上。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培育懂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1400万人,到2020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将达到2000万人,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先导力量。

绿领在哪里。在实施乡村人才振兴的历史进程里。河南省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过去是远近出名的穷村,如今的西辛庄村成了富裕村。村支部书记李连成介绍,村子里搭起蔬菜大棚、种上了营养价值高的水果,靠的是本乡本土培育的技术人才。好酒也怕巷子深,西辛庄村的蔬菜、水果在国内市场卖得好,就是通过4个懂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把水果卖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现代农业,呼唤着乡村人才振兴。现代化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从首届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参展台上可以看到现代化农业新趋势:机器人摘黄瓜、猪脸远程识别、云端放养管理、大田测土配方施肥等互联网+的农业应用层出不穷。杨国强说:没有人才,如何驾驭现代农业新技术和新管理呢。

乡村人才振兴,培育体系是保障。经过探索,目前已经建成从中央到省、市、县的四级建制,形成了一支拥有近2万名专职人员和5万余名兼职教师的农民教育培训专业队伍。

乡村文化振兴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乡村组织需要加强自身建设。曹清尧说,要在返乡回村的能干人、下乡创业的实干家中发展党员,用知识、能力充实党支部,提高党支部领导服务发展的能力,加快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空壳问题,实现乡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当前,农村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家庭离散化态势显现,村庄缺人气、缺活力、缺生机等现象普遍存在,三留守问题突出,一些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现象比较严重,小官巨贪、村霸控制等现象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孔祥智表示,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必须把夯实基层组织作为固本之策,解决乡村振兴中的迫切问题。

需要完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杨国强说,要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建设法治乡村和平安乡村,提升乡村德治水平,以党的领导统揽全局,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消化矛盾,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