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商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思路

2022年,我局积极围绕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创建、外贸新业态领域数字化改革两大主线,积极谋划促消费、稳出口工作举措,商务工作不断出现新气色、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及亮点

2022年实现限上批零住餐业销售额2316.01亿元,增长1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9.53亿元;全年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74.4亿元,同比下降0.4%。其中出口454.6亿元,同比下降1.8%,进口19.8亿元,同比增长48.9%。实现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出口43.28亿元,跨境电商综试区项下出口59.92亿元。全年商贸工作获市级以上领导批示25次(9月以来,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创建相关信息获得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市级以上领导批示6次),数字化改革经验在《*信息》印发交流,下半年在*街承办第二届长三角美食文化周开幕仪式,成功授牌全省首批高品质步行街,高分通过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基本通过省级智慧街区验收。主要有以下亮点工作:

(一)积极创建区域消费城市,促进商贸流通

一是打造“购在*”城市品牌。围绕“*购”“放心购”等六大领域,组建“购在*”工作专班,推进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先后举办举办“月光”经济幸福生活周、一“鹿”春天等系列市集活动20余场,发放餐饮消费券500万元,加速消费回升。持续推进商圈提质升级,成功获评全省首批高品质步行街和省级智慧示范商圈,高分通过全省首批夜间经济试点城市验收,*区促消费经验做法在全省交流发言。二是策划“首发首秀”推广品牌。以五马街、公园路古戏台、瓯江会客厅的一街一厅一台为核心秀场,银泰、印象城等为主要秀场,公开发布邀请函,招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开展国内和*省新品首发、首秀、首展等活动集聚人气,累计在核心商圈举办威马汽车全国首秀、华为鸿蒙生态首秀等活动近30场。三是落地“首店经济”区域品牌。落地全市首个首店经济扶持政策,市区两级配套启用1亿财政资金助力招引品牌首店,单店最高可以奖励200万元,2022年在全区商场综合体招引落地*首店以上品牌63家。

(二)积极发展电商数字产业,培育网络经济

一是积极挖掘“县域网购力百强榜”第一名的电商发展潜力,出台全市首个电商产业专项扶持政策,落地全国首个抖音电商鞋靴产业直播基地,举办首场百万销量训练营,参会企业共112家,参会行业人员235人,吸引意向入驻商家40家,全年抖音基地年带动鞋靴销售4.3亿元以上二是试水全市首单综保区跨境9610非邮出口业务,全面实现跨境电商9610、9710、9810、1210同频共振发展,全年实现跨境电商综试区出口59.92亿元,为去年全年总额的19.8倍以上,出口额位居全市第一

(三)积极巩固对外贸易基础,畅通供应链条

一是打造“数智场景”完善出口平台。推进外贸新业态领域数字化改革,打造线上数字贸易“一站通”平台和专业市场数字v管家驻点服务站,数字v管家应用场景入选全省首批数字政府双循环综合应用重点推进培育库,数字贸易“一站通”平台入选全省第二批数字经济系统数字贸易子系统应用场景先行示范点,并已列入全市“一本账”目录清单,相关经验在《*信息》印发,入选全省2022年数字经济系统优秀理论制度成果。二是推行“出口信贷”助力资金流通。在海运价格飙升、船期舱位不稳的外贸大环境下,应对外贸企业出口成本贵、融资标准高、放贷慢等融资困境,联合泰隆银行推出“市场采购贷”,凭借政府部门审核认定的企业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为质押,由金融机构进行授信放贷,缓解企业出口压力,相关案例获得央媒人民网和省媒*卫视专题报道。目前“市场采购贷”已经为4家外贸公司发放贷款667万元、为18家货代公司发放贷款4200万元。三是畅通“四栖物流”完善国际通道。全年助力*港新增开通*-菲律宾马尼拉北、南港两条直航线;正式开通*至意大利米兰的全货机国际货运航线;成功首发中欧(义新欧)班列“*鞋类号”、“俄罗斯特色专列”;完善开通*港集装箱海铁联运专列;*成为全国第一个具备海运直达、陆路转关、空运出口、铁路始发等全路径出口通道的市场采购贸易试点。

(四)积极推动商务队伍建设,保障日常工作

一是创成机关党建品牌。在2021年成功创建*市机关第二批“四化”示范党支部基础上。2022年11月,我局“五美为商,精诚服务”机关党建品牌荣获*区“2022年十佳机关党建工作品牌”。二是促进商贸领域平安。率全市之先探索预付凭证领域监管执法协调机制,年度调处预付凭证投诉2600件以上,居全市第一,违法线索移送执法数量居全市第一,预付凭证领域涉稳事件零发生。三是严格落实大型商超疫情防控,制定分片联系制度,累计开展防疫检查近600人次,累计检查企业超过900家次,积极服务企业对接疫苗接种,发动大型商超、重点餐饮从业人员完成接种近4500人。扎实落实“管行业也要管安全”职责,商贸企业专委会组织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联合检查4次,联合市局开展检查5次,在重要事件节点先后部署“平安护航二十大”、餐饮企业用气安全等专项排查,累计发现、整改问题隐患50余处。

二、2023年工作思路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在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机构设置。推行“管委会+”体制,按照优化协同、统一高效的原则,综合设置管理机构,整合形成空间相对集中连片的“一个平台”、管理运行独立权威的“一个主体”、集中统筹协同高效的“一套班子”,关于开发区运作虚设或实设,需区委区政府顶层设计定调。二是壮大主导产业。坚持高质量发展,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等长效机制,全面培育形成高端制造、时尚鞋业、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三大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集群。三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围绕开放型经济试验城区建设,推动市场采购贸易与跨境电商、义新欧、外贸综合服务等融合发展。精准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用好全球资源、开发全球市场,完善跨国公司培育库,加强培育库对象跟踪与服务,推动本土国际化企业培育。

(四)持续强化商务队伍建设,推动各项工作创先争优

全面加强局日常工作,一是争创商务党建新品牌,探索组织更多更广的政企党建共建等联盟活动。二是进一步完善商务领域执法及涉访涉诉机制,探索设立多部门联动一体化协调执法机制,继续推动单用途商业预付凭证投诉处置工作领先全市三是进一步对接指导企业对外投资。结合国际疫情形势发展,继续挖掘全区跨国公司培育,指导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扩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