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工商系统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县局党组决定召开的。8月25日和31日省市工商局分别召开了全省、全市工商系统行风建设大会,出台了在全系统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的实施方案,李华理局长、×××局长做了重要讲话。会后,县局党组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了学习和研究,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实施意见。这次评议活动的显著特点是,我们自己组织评议我们自己的行风,自己主动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批评,自己找自己的问题和发动大家帮助我们找问题,搞整改,促进行风建设再上新台阶。刚才,×××同志宣读了《××县工商局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实施意见》,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代表县局党组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振奋精神,再接再厉,坚定不移地抓好系统的行风建设
(一)充分认识抓好行风建设的重要性。一个部门行业作风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在党委政府中的地位,而且直接关系到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自身事业的发展。风气正、作风好,才能赢得党委、政府的支持和人民群众的信任,自身的事业也才能得到健康发展。我们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是维护市场秩序,根本目的是促进改革发展。如果我们的作风不正,执法不严,甚至执法争利、执法扰民,不仅履行不好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职责,更不可能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可以说,行风好,名利双收;行风不好,名利双损。近几年来,全县工商系统紧紧围绕“抓行风、带队伍、树形象、促发展”这一目标,先后开展了“四个换位思考”、“五个搞清楚弄明白”、“三不忘、四相比”、“全省工商学菏泽,我该怎么办”等大讨论,组织落实了省局“五项禁令”、市工商局“十不准”、“怎样当好工商所长”、“行风建设年”、“岗位大练兵”、“学党章、守纪律、正行风”等活动。今年,我们又在全系统开展了“知荣辱、爱工商、正行风、树形象”和廉政文化建设等主题教育活动。从近几年全县组织的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看,我们工商系统的行风建设已跨入了执法部门的前列,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认可。县工商局连续两年在全县行风评议中取得了第一名,被县人大授予“人民满意服务机关”荣誉称号,被县政协授予“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满意单位”称号,2005年被省文明委授予“全省文明单位”称号。这些成绩和荣誉,体现了各级领导对我们的信任,也倾注了全系统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心血,是系统上下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局党组向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认真分析形势,坚决克服麻痹思想、畏难思想和厌战情绪。近年来我们在队伍和行风建设上取得了明显成效,有些同志便产生了麻痹思想,甚至盲目乐观。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抓行风、带队伍存在的问题和难度。一是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我们所带领的是一支900多人的队伍,经济基础差,管理面积大,涉及领域广,每天都要与经营者、消费者打交道,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的腐蚀或诱惑多,发生问题的几率也多。要保证每个工作人员廉洁勤政、遵纪守法、确保不出问题或少出问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二是以收定支的财政体制给我们抓行风、带队伍增加了极大难度。大家知道,目前我们还没有吃“皇粮”,经济欠发达,费源少、经费紧张、财力不足,给加强队伍和行风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三是新的形势和任务给我们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从近几年全县组织的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来看,突出的特点是参与的部门越来越多,竞争力越来越强,争先创优的难度越来越大。可以讲,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因此,盲目乐观、麻痹松懈的思想是非常危险的、有害的,必须坚决克服。要牢固树立必须经常抓、认真抓、坚持抓的思想,把工作抓早、抓好、抓实。有的同志认为市县局要求标准太高,誓夺第一难度太大,存有畏难思想。当然,难度是有的,但也有很多有利条件。与前几年比,我们的社会地位、社会形象、内部人员素质、软硬件条件,以及行评的位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几年我们能够夺取第一的事实也充分证明,关键事在人为。只要我们树立必胜的信念,发扬敢打硬仗、敢于拼搏的精神,就一定能再攀新高峰。
另外,在我们系统内也出现了抓行风的厌战情绪。有的同志认为,年年抓行风、年年迎行评,浪费人力和精力;还有的同志存在抓行风是软指标、监管执法才是硬任务等模糊认识。要看到,这些认识是错误的,偏面的,必须坚决纠正。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抓好系统队伍和行风建设任务艰巨,任重道远,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要居安思危,牢固树立加强队伍建设和行风建设是我们永恒的主题的思想,决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和丝毫松懈情绪。要坚持高标准,坚定去夺第一的目标、决心、信心和勇气。要全员发动,深入动员,树立行风建设“成绩好坏人人有责、光荣耻辱人人有份”的思想,人人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群策群力,积极为行风建设贡献力量。通过这次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的开展,摸清实情,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节奏,解决和纠正行业作风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推动全系统队伍和行风建设再上新台阶,再创新水平。
二、严密组织,精心运筹,着力实施,确保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扎实有效
这次民主评议行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开展这一活动,更好地坚持科学发展观,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纠正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发展环境,树立良好工商形象。为确保这项活动取得实效,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精心策划好舆论宣传。各工商所、各科室要根据省、市县局的实施意见,制定活动方案,在深入动员部署的基础上,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向社会广泛宣传工商职能、服务发展、履行承诺及加强队伍建设、行风建设的举措,在全社会营造了解工商、理解工商和支持监督工商的浓厚氛围。
(二)要抓好对上对外关系的协调工作。各单位一把手要全身投入,班子成员倾力合作,全体上阵,和县、乡镇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纪委、纠风办等部门协调好关系,增加交流,增进了解,消除误会,取得支持。同时要注意协调好县、乡镇直其他部门的关系,使他们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三)要细心组织好县、乡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纪委、纠风办等部门对工商部门的视察、调研、检查工作。选准时机,充分准备,邀请他们对我们的工作进行视察、检查、指导,让他们了解我们工作的变化,了解我们工作的困难,了解我们为服务经济所做的贡献。这项工作各单位一把手要亲自出面,办公室和纪检监察室具体做好协调组织工作。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四是强化监督。实践证明,再好的制度和措施,如果没有监督检查作保证,就容易流于形式。市局成立了行政督察队,县局监察室要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及时处理,要给被检查的单位下发行政监察建议书,责令限期整改,决不姑息迁就。对到期没有整改的,要追究分管领导的连带责任。对明查暗访的结果,要及时通报,纳入年终考评。个别单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和不正之风之所以屡禁不止,并不是没有制度约束,关键是监督检查不到位,执行纪律不坚决,致使个别人我行我素、顶风违纪。在这里我再次强调:对发现违反两个“禁令”、以及对行风评议造成严重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一定要严肃查处,决不搞“下不为例”,该诫勉谈话的要诫勉谈话,该纪律处分的就要纪律处分,以体现纪律的严肃性。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以确保行风评议取得最佳成绩。
五是强化争先创优的信念。一个人也好,一个单位也好,如果没有争先创优、不甘落后的信念和勇气,没有超越他人目标的追求,就不能在工作中争创一流。系统行风建设的好坏,不仅事关工商事业的发展,更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必须树立大局观念,坚定抓好系统行风建设的决心不动摇。今年的行风评议,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必须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念和争先创优的决心。市局要求是,原来是第一名的必须保住名次;原来不是第一名的要争取第一名,保证位次前移。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行评工作,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懈怠。根据国务院纠风办《关于进一步深化和规范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指导意见》,要将评议结果作为考核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评选精神文明单位、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一项重要指标和条件。对群众满意度较低、在今年行评中排在执法部门后三名的单位,根据不同情况,对其单位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取消当年所有评优资格。对于连续两年群众满意率低、排名在执法部门后三位的,或社会反映强烈、不正之风长期得不到有效整治,或对评议中提出的问题能整改而不及时整改、甚至边评边犯的单位,要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同志们,今年的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但是,抓行风、带队伍是我们永恒的主题。希望大家认清形势,居安思危,扎实工作,开拓创新,牢固树立“成绩好坏人人有责、光荣耻辱人人有份”的思想,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工商形象,要营造“岗岗是行风,个个是形象,人人做贡献”的氛围,为开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