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努力推动文化创新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性的重要体现。中华文化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建立起来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完整把握、准确理解、系统巩固文化主体性,才能永葆坚守正道的定力、砥砺前行的动力、创新发展的活力,为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注重文化传承,就是要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全面挖掘蕴含其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深入阐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精神特质;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要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擦亮中华文化名片,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持续绽放新的时代光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创新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揭示的历史规律。“守正”守的是事物的本质和本源,强调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坚持真理、坚守正道。“创新”创的是新的认识和实践成果,就是要勇于探索、开辟新境,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色,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坚持的科学方法论,也是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遵循。

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地位、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确保文化发展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要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使之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从而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注重文化传承、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持续提供有利文化条件、丰厚文化滋养和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