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足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凭借其独特的产业价值取向、广泛的覆盖领域和快速的成长方式,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在世界各主要国家内受到了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文化产业发展而言,这是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和蓬勃发展的上升期。
近年来,大足区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文化产业的提速特征明显,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不过从文化产业的标准来看,当前大足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更大的潜力和空间,在产业规模、经营水平、运作方式和经济效益上,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与核心竞争力。下面我就结合大足的实际,谈谈我的看法。
一、大足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大足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围绕“建设文化发展高地、统筹城乡发展的文化大区”工作重心,倾力打造世界级具有震撼力的文化旅游精品,顺应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形势,充分挖掘现有文化资源,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拓文化产业市场。全区以精品旅游文化产业为龙头,以五金、民俗、工艺文化为支撑,加快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产业强区转变,推动了文化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石刻旅游文化产业。大足石刻是世界石窟艺术的最后一座丰碑。大足有着自唐朝末年以来集“佛、道、儒”于一体的石刻造像75处共5万余尊,铭文10余万字。199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大足石刻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足石刻实现了“佛、道、儒”三教文化共生共融的和谐文化形态,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被命名为市级青少年教育基地。2010年,来足观光游客达到36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亿元。相伴而生的大足石雕开发大足石雕仿古和现代雕刻两大类别10个系列、300多个品种,在全国有120多家网点销售石雕产品,产值超过1亿元,形成石雕、木雕、竹雕、根雕等产品上千种、从业人员逾万人,现有市级民间艺术大师6人,形成了雕刻文化艺术产业。为此,大足获“巴渝十大民间艺术”基地和“石雕之乡”的称号。
(二)五金文化产业。龙水五金已基本形成了以龙水镇为中心、辐射周边16个乡镇、30多个专业村、从业人员逾12万人的五金产业集群。其产品体系12大门类、200多个品种、2000多样花色、105亿年交易额的产业集群。推出一批“金忠”、“永红”、“邓家刀”、“神针”远洋船锚铸件等知名五金品牌,其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市场,全县五金生产型企业达到612家,规模以上五金企业达到64家,五金产业实现总产值63亿元。
(三)民俗文化产业。大足宝顶香会、“万古鲤鱼灯”、2“中敖火龙”、“西山神歌”、“三驱面人”等为代表的大足乡土民间民俗文化,会集成县域文化精华,有12项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名录。大足宝顶香会是民间自发组织形成的宗教民俗文化活动产物,集中敖火烧龙、万古鲤鱼灯、秧歌腰鼓、万人祈福法会、圣地踏足等多种形式的大型特色民俗文化活动。2002年市文化局正式命名万古镇为“鲤鱼灯特色文化之乡”,2003年成立“重庆市鲤鱼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公司集鲤鱼灯制作、销售、表演等为一体,初步形成了以鲤鱼灯舞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
(四)荷莲文化产业。大足荷莲产业以宝顶荷花山庄大型立体观光农业园为中心,园内种植有珍贵荷花、睡莲等水生花卉526个品种,产品畅销国内外。2005年至今,山庄已经将常规荷花种子搭乘神舟6号、“实践八号”号育种卫星和第2l、22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遨游太空,进行了4次太空育种试验,实现了培植“太空荷花”的梦想。现在,已有4630户农户加入到荷莲产业的行列,种植面积达1.5万亩。
(五)编织文化产业。以三驱竹编、金山藤编、龙岗棕编为代表的大足编织远近闻名,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0世纪末,三驱竹编年生产量达到110万张的历史最好水平。目前,仅三驱镇从事竹编产业的就有2000余人,年交易额1000多万元。
二、大足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
大足坚持从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出发,编制文化产业发展3整体规划,大力实施文化产业“四大工程”,不断拓展文化发展的新平台,努力培育文化发展的新增长点,努力形成文化产业链式大发展。
(一)精品培育工程。大足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重点培育打造三大特色文化品牌。一是打造大足石刻文化活动精品。举办大足石刻艺术节、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航空旅游节和荷花旅游文化节,倾力打造世界级具有震撼力的文化旅游精品;第二届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成功签订7个项目协议,总投资额超百亿元。第五届五金博览会暨首届航空旅游节实现签约67.8亿元、采购金额达50亿元。二是做靓宝顶香会文化品牌。宝顶香会是大足宗教文化的典型代表。按照“政府引导、民间组织”的思路,加大对宝顶香会的对外宣传和扶持力度,塑造“香焚宝顶.福满人间”的宗教文化品牌,力争打造出类似麦加、耶路撒冷那样的宗教文化圣地。三是整合民俗文化资源。每两年举办一次“大足民间文化艺术节”,把大足石雕、万古鲤鱼灯、中敖火烧龙、手工竹编等塑造成“大足民间特色文化”品牌。
(二)保护开发工程。一是加强文物保护。完善了大足石刻和民间艺术保护规划,出台了《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管理办法》、《重庆大足石刻文物区保护总体规划》等文件,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的原则,开展了文化遗产全面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工作。每年投入2000万元以上用于石刻本体保护,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推进顺利,有效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4用。二是实施创意文化产业。总投资50亿元的大足石刻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被市政府命名的首批“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投资20亿元的海棠香国旅游文化风情街已完成规划设计,旅游商贸城、石雕创意园建设进展顺利。三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定保护发展规划,加强文化内涵的挖掘,丰富其应用于文化活动的形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传承和发展。
(三)阵地打造工程。一是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日臻成熟。建成文化艺术中心、22个综合文化站、242个文化室、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系列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覆盖。去年文化建设投入5300余万元。二是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整体推进。在大足县组团城市发展的经济背景下,努力打造以宝邮路为特色经济文化纽带,积极推进龙水湖大足石刻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石刻艺术总馆、文化遗产中心、体育运动中心、广电大厦等一批重点文化项目建设。三是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宝顶、龙水等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文化市场综合管理整治,营造文明、健康、规范的旅游文化市场环境。
(四)交流拓展工程。一是以学术研究垫底气。近年来,完成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出版了《大足石刻雕塑全集》、《大足石刻铭文录》、《2005年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10余部500多万字的专著、图录。成功召开“世界遗产监测工作会”、“世界遗产研究会年会”、“大足石刻研究会”等学术会议,先后成功举办200
5、20095年“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有力地推动了大足石刻的学术研究。二是以重大活动添名气。举行中国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国际古迹遗产日”中国区活动和宝顶香会文化活动周系列重大文化活动,突出“佛都大足”和“石刻王国”主题。坚持“大足的遗产世界的财富”的理念,大足石刻参加了2008年春节在德国举行“中国春节品牌”活动,大足石刻世界巡展在首站英国威尔士国家博物馆圆满成功。三是以艺术创作聚灵气。近年来,先后推出《大千大足》、《祝福吉祥》等大批的文艺精品,文学创作1300余篇,出书120多部。以宝顶石窟开凿者赵智凤为题材创作的京剧《大足》在庆直辖十周年等不同场合演出,赢得好评。全国首部石窟类环幕电影《千年佛足》完成全部外景拍摄工作。鲤鱼灯舞还参加国庆60周年游行展演。特色舞蹈《鲤鱼闹春》、《石刻乐舞》参加上海世博会重庆周演展,民歌《望郎》参加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录制。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产业的内涵,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三、大足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一)文化产业意识比较薄弱,缺乏相应的经济、教育、科技实力作支撑。
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还不到位,没有正确理解和处理文化的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事业属性与产业属性、花钱与赚钱、先进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关系。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还缺乏广泛的社会共识,还没有营造出一个较好的社会环境,还没有从根本上确立文化产业的地位。
6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经济、教育、科技实力作支撑。目前,大足区的经济、教育、科技实在在渝西地区乃至整个重庆都是偏弱的,所拥有的文化、教育、科技资源与经济规模不相符合,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的转化为产业优势,对经济的贡献率还较低。
(二)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产业结构不合理。在文化产业的规划方面,大足区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尚缺乏一个清晰、明确的发展规划,理论研究滞后,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如何定位以及文化产业的性质、特点、规律缺乏深入的分析研究。长期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至今尚未形成。
大足区目前的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旅游文化产业长期一枝独秀、独占鳌头,空白、劣势的行业还不同程度存在。文化产品服务市场供给相对不足,适合市民消费的文化项目还有待增加和完善。各文化产业之间缺乏合作,尚未形成完整有序的文化产业链,不能形成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文化消费市场有待培育和开发,投资文化产业的氛围尚未形成。
大足区由于长期困于区位条件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群众的文化消费观念还比较落后。广大群众除子女教育投资方面外,文化娱乐消费投入较少,全区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还很低。再加上旅游产业一业独大的影响,外来游客的消费占据文化消费的主体,本地居民的文化消费潜需求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
四、大足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而在此之前的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安排部署。因此,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是大趋势。随着新大足区的建立和双桥经开区的强力起步,大足区文化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顺应时代需求,紧抓发展机遇,更快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区十分重要的发展课题。
(一)强化文化产业意识,充分认识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正在壮大的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和地区和谐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之际,我们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文化产业的相关内容,同时转变现有观念,促进文化资源与市场的接轨。
加强宣传,强化意识,使全区上下深刻认识到文化产业在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切实从思想上明确和提高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
(二)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规划,出台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
目前,大足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初有起色、很有特色,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完善和结构合理的发展规划。为此,要抓紧出台《大足区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了8解自身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门类、项目,形成我区文化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应尽快制定并认真落实相关政策,从财政、税务、信贷、土地等各个方面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和扶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文化产业的建设,推动大足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三)整合产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填补空白和不足。要应充分整合大足区和双桥经开区现有的产业资源、产业政策和文化优势,着力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及配套服务业,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基地,形成结构合理、分工完备的文化产业市场。要扶持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把分散的、小规模的生产经营组织起来,改进工艺、提高技术,带动整个产业水平提高,最终形成在全市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产业品牌。同时,不断完善文化产业门类结构,填补空白和不足,构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良性循环发展的文化产业体系。
(四)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扩大内需,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9消费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随着大足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居民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改进,居民精神需求和人口素质的持续提升,文化产业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今后一段时间,一方面要继续改善居民的经济条件,为拓展文化消费市场提供物质保障;第二,要科学培育和合理引导居民文化消费习惯,提高文化消费意识,不断宣传文化生活的重要性,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第三,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馆、图书馆、石刻博物馆的改造升级,筹建区域性的科技馆,加强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工程建设,为居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提供文化平台。
第二篇: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研究报告
题目: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课程名称: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学生:
院(系):设计与艺术学院专业:工业设计(艺术类)指导教师:
前言:
西藏特色文化产业将成为支柱产业
中新网拉萨11月12日电(白少波)中共西藏自治区第八次代表大会12日上午在拉萨开幕。官方决定将提升特色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促其成为支柱产业。
陈全国代表中共西藏自治区第七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提出,通过五年的发展,西藏文化产业增加值要占到生产总值的3%以上,并逐步成为西藏新的特色支柱产业。
报告提出,一方面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抓好优秀文化的保护传承,加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强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整理,建设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
在报告规划的发展蓝图中,未来五年西藏将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和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出版发行、民族手工业、高原极限运动等特色文化产业,并促进文化与旅游、科技、生态产业相结合。
报告还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自治区、地(市)、县(市、区)、乡镇、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陈全国说,经过2-3年的努力,西藏将实现地(市)全部有图书馆、群艺馆、数字电影院,县县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电影院、新华书店、民间艺术团,乡镇(农林场)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电影放映;在每个寺庙建设一个文化书屋,尽快实现报刊、广播、影视寺寺通。
“文化史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陈全国指出,西藏将努力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发展强区转变。
报告内容:
一、有关于西藏文化: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东经78°25′至99°06′,北纬26°44′至36°32′之间。它北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连接青海省,东连四川省,东南与云南省相连;南边和西部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和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接壤,形成了中国与上述国家和地区边境线的全部或一部分,全长近4000公里。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她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
西藏既有独特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妩媚的南国风采,而与这种大自然相融合的人文景观,也使西藏在旅行者眼中具有了真正独特的魅力。至今,还有许多藏族人的生活习俗与高原之外的现代人有着很大的距离,也正由于距离的产生,才使西藏的一切具有了观赏价值。
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成立于1965年9月1日。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它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毗邻,东连四川省,东南与云南省相连,南边与西部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接壤,形成了中国与上述国家全长近4000公里的边境线。全区土地面积为122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2.8%。
西藏名胜古迹众多。目前,全区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5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地(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9处。西藏因为其独特的地理、宗教、环境等因素造就了其美丽雄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文化,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可以说西藏的藏文化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独树一帜的。
二、西藏文化的发展
7月3日,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在黄金时段播出了由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克松居委会农民自编自演的话剧《农奴泪》,真实再现了西藏民主改革前生活在克松庄园的农奴们遭受农奴主残酷迫害的情景,受到全国观众高度关注。
“就像剧中讲述的一样,旧西藏大部分藏族同胞都生活在贫苦与压迫之中,生存都成问题,更别提什么文化生活了。”,类似这样自编自导艺术作品,并亲自走上舞台演出的农牧民们,如今在西藏比比皆是,500多个业余基层文艺演出队和藏戏演出队活跃在广大农村乡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藏文化的空前繁盛。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西藏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由此衍生了一大批带有浓烈藏族风情的艺术作品。
60年来,1000多篇藏民族传统文化学术论文、30多部民族文艺研究专著先后面世,诸多濒临灭绝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全面抢救和有效保护。《西藏歌谣》、《西藏民间音乐囊玛》、《中国戏曲志·西藏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西藏卷》、《中国民间器乐集成·西藏卷》等一批文艺书籍陆续整理出版。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9个“西藏自治区民间艺术之乡”、2个“西藏自治区特色艺术之乡”和5个国家级“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及“特色艺术之乡”。共有非遗项目406个,传统戏剧演出机构83个,传承人1177名,其中,包括2项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藏戏和格萨尔)、6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53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拉萨雪顿节、日喀则珠峰文化艺术节、山南雅砻艺术节、林芝大峡谷旅游文化节、昌都康巴艺术节、阿里象雄文化艺术节、那曲恰青赛马节等一大批群众性文化传统节庆得到恢复和创新,成为地域性民族文化品牌。
三、西藏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成果
2010年8月,西藏自治区成功举办了首届西藏唐卡艺术博览会。作为藏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唐卡艺术涵盖了宗教文化、民族审美及藏民族生活诸多内容,深受人们喜爱。这是60年来西藏首次举办如此高规格的唐卡博览会,应观众的强烈要求,本来为期3天的博览会延期到5天,每天参观者逾万人。据西藏文化厅原副厅长、文化部援藏干部杨守民介绍,举办唐卡博览会意在发现唐卡人才,保护古老技艺,规范唐卡市场,进一步挖掘唐卡艺术深藏的产业价值链,使之成为西藏独特的优秀文化产品。这次博览会上不仅达成了大批对外展览和合作的意向,还评选出了20位
一、
二、三级唐卡大师,这是西藏有史以来首次由官方正式授予唐卡画师以称号。借博览会之机,唐卡这项西藏传统文化和非遗代表项目被成功地推向市场,会后,当地唐卡价格翻了两至三番。
唐卡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只是西藏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60年来,西藏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繁荣,呈现出多渠道多元化投资,多种所有制齐头并进、相互促进、蓬勃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了多门类、多体系、多层次的发展格局。特别是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后,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带动下,旅游干线周边的县、乡、村,积极创办旅游度假村、文化大院、农家乐、藏家乐、休闲林卡等,将民族民间文化推向市场,有效拓宽了农牧民群众增收和脱贫致富渠道。几年来,已涌现出了拉萨娘热民俗风情园、唐古拉风演艺中心等一大批龙头文化企业和娘热乡民间艺术团等一批文化产业先进集体。
与此同时,西藏各级文化部门为适应市场需要,创作推出大型原生态歌舞《幸福在路上》,民族歌舞《喜玛朗雅》、《五彩西藏》、《雪域放歌》、《珠峰彩虹》、《雅鲁藏布情》、《西藏韵》等演艺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到目前为止,全区从事文化产业发展的企业和单位已发展到3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门类达到近20种。
近年来,随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西藏对外文化交流在规模、广度、深度、精度和频度等各方面也呈现出逐步加大的趋势。60年来,先后派出团360个近4000人(次),访问了美国、奥地利、智利、印度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110多个城市进行文化交流演出,观众达900多万人次,在弘扬西藏民族优秀文化,回击达赖集团“西藏文化灭绝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接待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到西藏进行演出、讲学和举办展览。
四、西藏文化成功实现产业化的因素
1、基础设施的完善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前,全区没有一座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活动场所,没有一项针对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人民群众享受文化的权益根本得不到保障。和平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巩固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保障各族群众的文化权益,着力实施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流动舞台车工程”“送书下乡工程”“送戏下乡工程”“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文化设施整体布局基本形成。截至“十一五”末,西藏共建有群众艺术馆6座、图书馆4座、县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7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49个、村文化室300余个;拥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治区中心1个,县支分中心73个,乡村卫星三级站62个,流动舞台车13部。同时自治区还建有藏戏艺术中心、妇女儿童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和农村儿童文化园等设施,初步形成了以各地(市)群艺馆为龙头,以县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为纽带,以乡(镇)、村文化站(室)为基础的基层文化网络格局。
2、西藏文物的修缮和保护显著成效
60年来,国家先后投资3亿多元修复开放了1400多座寺庙,及时修缮和保护了大批文物。2001年,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投资3.8亿余元,实施布达拉宫(第二期)、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该工程从2002年开工,历时7年,于2009年竣工验收。“十一五”期间,国家又投入5.7亿元,对西藏22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全面维修保护。目前,西藏共有各类文物点43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2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00余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座。布达拉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昭寺、罗布林卡被列入其扩展项目。
3、人才素质不断提高政策体系不断健全
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专业人才。和平解放以来,西藏通过创办艺术学校、选送文艺骨干到内地艺术学院深造和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加快文艺人才培养步伐,培养出一大批民族文艺骨干。目前,西藏已拥有各类文化艺术工作者4000余人,其中藏族占90%以上。以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玛为代表的藏民族艺术家蜚声海内外,话剧表演艺术家扎西顿珠,歌唱家德西美朵、旦增,藏戏表演艺术家班典旺久等一大批艺术新秀脱颖而出。文化艺术机构也在不断健全。目前,全区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0个,业余文艺演出队和藏戏表演队500多个,县级民间艺术团19个。以藏族为主的各民族团结协作、相互促进的文化艺术队伍全面形成。
五、如何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趋势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特点,既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也让我们看到当前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性。我们必须下更大力气,付出更多努力,把文化产业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去审视、去培育,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乘势而上,采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使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重要着力点。
第一,发展重点文化产业。要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着重发展文化科技、音乐制作、艺术创作、动漫游戏等企业,增强影响力和带动力,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影视制作业要提升影片、电视剧和电视节目的生产能力,扩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和后产品开发,满足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对影视数字内容的需求。出版业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形态出版物的数字出版产业转型。出版物发行业要积极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形成若干大型发行集团,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6]李思曲,李涛等。文化产业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7]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8]杨利英。我国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新经验[j].理论探索,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