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在战略和全局上作了规划和设计,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我们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省文化旅游大会部署,明确方向和重点,动员全市上下凝聚共识,抢抓机遇,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稍后,x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文旅产业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动文旅产业发展。x年,接待国内外游客x万人次,较x年年均增长x%;实现旅游总收入x亿元,较x年年均增长x%;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x%,较x年提高x个百分点,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以来,我们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畅通人流、物流、信息流,帮助文旅企业渡过难关,国庆期间接待游客x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x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恢复x%和x%,分别位居全省第x位和第x位。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把握新形势新要求,以强烈的使命感,以更高标准,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把握文旅产业的重要地位。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文化为旅游注入灵魂,旅游让文化更好表达,文旅融合是“培根铸魂”的重要抓手,事关强国之路、经济循环、民生福祉,意义十分重大。一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去年x月,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指出,以中原文化为中心的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市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要从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切实承担起保护传承创新弘扬黄河文化的历史责任,守住民族文化之根、传承优秀文化之魂。二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据统计,文旅业直接和间接相关的产业达x余个,文旅业每投资x元,带动相关行业投资x元;文旅业每实现x元收入,带动相关产业收入x元,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当前我国正在推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文旅业连接供需两端,不仅比任何行业都先进入到循环体系中,而且对于调结构、促消费、扩就业具有显著拉动作用。此外,推动文旅业发展有利于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三是城市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经济是城市的基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当前,文化优势、文明程度正逐步取代政策让利、区位优势,成为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旅游业的竞争也不再是景区之间的竞争,而是城市总体发展水平的竞争,市民素质、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决定了文旅业发展的品质和高度。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文旅业是典型的生态亲和型经济,不仅可以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有效降低污染排放,还有助于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五是满足精神享受的重要手段。农业文明时期,人们追求温饱;工业文明时期,人们追求富裕;城市文明时期,人们追求物质和精神双重享受。旅游已经成为衡量生活质量和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充分认识文旅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加快推动文旅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把握文旅产业的发展规律。今年文旅业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最深的一次冲击,但从长远看,我国庞大的人口基础及日益高涨的旅游消费需求,为文旅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就文旅产业而言,产业基础高级化就是要扩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打造有看头、有说头、有玩头、有卖点和引爆点的旅游吸引物,发展沉浸式、参与型、互动型、体验型文旅消费,构筑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产业链现代化就是要以产业链思维抓好文旅产业,在规划完善、景点打造、线路优化、要素供给、资源配置、推介宣传等方面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链式”发展,实现产业链与价值链、创新链、金融链、政策链的深度融合。一是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全域旅游是当前我国文旅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架构。要通过“三生”空间的重构,使城市建筑、传统村落都变成旅游吸引物,推进全景式覆盖、全产业发展、全季节体验、全社会参与,推动各类要素在更大空间聚合。二是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据测算,旅游产业链效益约为门票价值的x-x倍。当前文旅业进入成熟期,需要大力挖掘“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收益,关注来了多少人、住了多少天,增加游客滞留时间和消费量,促进景区二次消费,要让旅客花钱物有所值、物超所值,提高游客让渡价值,强化文旅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溢出效应。三是从走马观花向注重体验转型。文旅消费已呈现品质化、个性化、特色化等趋势,从追求“美丽风景”转向享受高品质的“美丽生活”“美丽心情”。要加强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垂直、水平和侧向合作,促进文旅与农业、工业、体育、健康、科技等产业融合,强化参与性、沉浸式、体验型项目建设,不断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四是从乡村景观向生态文化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转型。生态文化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进行特色化、艺术化的升级迭代,是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延伸。田园综合体要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核心、以体验为价值、以文化为灵魂、以游客满意为根本追求,是“三生”空间的艺术重构,是三次产业的有机融合,要学习借鉴浙江安吉等地经验,统筹农业景观功能和体验功能,实现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提升。

(三)把握我市文旅产业发展形势。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占全省近x%,居全省第x位;景区x家,其中5a级x家、4a级x家,规模以上旅游商品生产企业x多家。新乡不缺乏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旅游资源,缺乏的是国际水平、中国特色的发现视角和挖掘水准。与先进地市相比,我市文旅产业策划不够、发展不快、质量不优、创新不足,有形无魂、有景无文,与文旅资源大市地位不相匹配。主要表现在:产业形态单一,链条不长。还停留在“圈山占水收门票”的传统模式上,餐饮、娱乐等产业链条不完整,景区一日游比例高,综合带动效应有待提升;文旅融合不够,开发不足。缺少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策划和推介,x园林、x古城、陈桥驿等优质资源长期开发不足,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品牌优势不强,竞争能力不足。x品牌价值较云台山还有较大差距,今年“十一”假期,我市八里沟景区游客近x万人次,旅游收入不到x万元,而云台山景区游客达到x万人次,旅游收入x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质量不高。景区与景区、景区与城市之间的通达性较差,景点之间缺乏有机串联,旅游整体接待能力弱,在全省处于落后地位。

为对冲疫情影响,今年以来中央、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扩投资、促消费的政策措施,x月x日召开的全省文化旅游大会提出,要加快文化旅游大省向强省转变,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旅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都为谋划推进文旅产业项目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抢抓机遇,推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着力增加优质文旅产品供给,优化文化旅游发展环境,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二、明确文旅产业发展重点,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强市建设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全省文化旅游大会精神,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等重大国家战略,加快构建“一山两河三城四镇”发展格局,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营造良好环境。优美的环境也是优质的文旅产品,要按照全域公园城市标准,推进全域环境整治,推动全域文明提升,让文旅环境“优”起来。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精简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服务,着力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游客是非常挑剔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要建立文旅、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大力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虚假宣传、欺客宰客、恶性竞争、不合理低价游等不正当市场行为,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为文旅业发展创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四)加强旅游安全。安全是旅游发展的底线,一个景区如果出现大事故,旅游产品的价值将大打折扣,甚至导致歇业。特别是我市许多景点临水、临崖,小弯道半径多,风险较大的体验性项目多,要持续排查整治隐患,切实将旅游安全工作抓牢、抓实、抓出成效,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要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线上预约服务,线下分流疏导等工作,防止人员大量聚集。

同志们,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大势已至、恰逢其时,全市上下要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握机遇、主动作为,让我市美丽的山川和厚重的文化在文旅产业大发展中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