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倪文才
中共十七大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地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一些发达地区,将文化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一个战略,抢占先机,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如何利用我市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最近,我作了一些调查和思考。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活动。
我市文化产业呈现的特点主要有。一是门类比较齐全,文化产业各个门类在高邮几乎都有不同形式的存在;二是内在发展欲望强烈,部分行业开始出现相互融合和扩张的趋势;三是外部进入势头较好,经常有外地客商前来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咨询;四是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邮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印刷、影视拍摄等方面有独特的资源优势。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市文化产业虽然门类较全,但与高邮拥有的丰厚文化资源相比尚不相称,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还比较大。
1、文化产业发展意识不强。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还不到位,想到文化事业的多,想到文化产业的少;重视文化政治功能的多,重视文化经济功能的少;知道文化事业属性的多,知道文化产业属性的少。部分文化单位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引领兴办文化产业不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还缺乏广泛的社会共识,还没有营造出一个较好的社会环境。
2、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高。过去,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缺乏行政推动,许多文化产业属于自生自灭。文化经营者大多从事网吧、歌舞娱乐和音像制品零售出租等门类,文化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专业化、企业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有影响有竞争力的产业集团。新兴文化产业开发不多,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小,文化产业增长速度低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3、加大文化产业扶持力度。一是在服务业引导资金中辟出一块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资金,采取贴息、补助等方式,重点支持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是要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与沟通,争取银行对有发展前景、有良好效益的文化产业项目的信贷支持。三是要创新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把文化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进一步细化我市文化产业规划,提高文化产业项目的策划和推介水平,积极引进域内外投资者参与建设和开发。
4、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为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同时旅游业也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高邮自然风光独特、人文景观众多、文化底蕴丰富,旅游业潜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把高邮的旅游做好了,文化产业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要着力抓好高邮旅游的开发和建设,在建设中要注意整合旅游资源,发挥其整体效应,注重文化原素的注入,彰显高邮旅游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特色。
5、认真做好“邮”字特色文章。在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邮文化节,“东方邮都”逐步得到海内外认同的背景下,抓住全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大好机遇,挖掘包装邮文化资源,张扬高邮的独特个性,发展邮文化产业,对于我市构筑新一轮县域经济追赶发展的新优势,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通过招商引资,千方百计地将一些邮政服装、邮政车辆、邮品制作、邮品交易等相关联的项目落户高邮,尽快将邮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邮文化产业优势。保持文化产业发展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逐步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