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美兰区融入全域旅游的思考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海南被列为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省,为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了强大推动力。美兰区作为省会城市海口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中有所担当、有所作为。面对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美兰区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发掘比较优势,寻求错位发展,以重点产业项目为支撑、以“洋家乐”等精品民宿为特色、以“智慧旅游”为抓手,积极融入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中。

全时空多层次的景观串联和文化渗透

全域旅游意味着跳出封闭景区的隔离,实现空间全覆盖,处处是风景,处处是生活。美兰区坚持以城市的生态资源和山水关系为本底条件,以交通主干道、主要河道和海岸线为重点,深入实施“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工程、“增荫添彩”工程、园林精品工程以及立体绿化工程,打造海岸线绿化景观带、环岛高铁沿线景观带、南渡江水系生态廊道、海甸溪亲水休闲区等,优化绿地布局,提高城市“绿视率”和“花视率”,建设全景式花园城市。深入开展美舍河、海甸溪、鸭尾溪、横沟河等11条辖区内河水污染专项整治行动。

开展城镇、林区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实现城镇内外绿地连接贯通,形成田埂步道、休闲栈道、骑行绿道、慢行蓝道,变行走为体验,让最美的风景在路上。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被誉为海口之肾,美兰区在保护的前提下,以原生态红树林为景观特色,结合村落原有特色,以建立船桨博物馆为载体,充分发掘海底村庄遗址文化,形成独具海南风情的文化村落,加快推进5a级乡村旅游景区项目建设。充分利用三江、大致坡莲雾、水培蔬菜、生蚝等农业特色品牌资源,着力连片打造三江“鹤舞九湖”生态乡野慢行休闲游片区,大致坡“十美乡村”生态文化休闲示范区。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美兰区以原真性的城市生活、城市形态、商业业态为吸引物,通过文化全域化渗透旅游中,以及旅游全域化体现文化底蕴,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珠联璧合。加快推进骑楼老街保护修缮,深入挖掘社区文化符号,升级改造居民的生活状态和商业业态,把历史文脉融入城市空间。组织开展摄影、壁画设计、老街绘画等评比活动,展现海口老旧社区的魅力。结合特色街区,开发夜间观光旅游产品,完善夜市与美食以及夜间旅游等项目,多角度展示海口魅力。另外,积极策划和打造琼剧文化节、田园集市旅游文化节等特色节庆,弘扬琼剧、公仔戏、舞虎等民俗文化,汇聚黎锦、椰雕等民间工艺,为全域旅游注入乡愁,让田园乡镇焕发生机。

全要素优化升级的规划布局和产业融合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当前,以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中心的“智慧旅游”成为各地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美兰区以现有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为基础,开发出“双创”管理与联动平台,拓展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渠道,通过信息化改造,推动政府工作流程再造,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推行政府服务中心实体审批和网上审批有机结合,实现行政全域联动可依。抢抓演丰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统筹试点、打造物联网小镇的重大利好,制定实施“智慧美兰”行动计划,将物联网概念引入城镇管理,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镇管理服务融合,实现政务、经济、民生、旅游资源的整合与互通,构建包括数据中心管理平台、智慧城市运行中心、智慧城管应用、智慧旅游应用、智慧防汛应用等内容的全域一体化、智慧化、精细化的管理服务体系。

全民共建共享的品牌培育和宣传推广

全域旅游要让广大游客、居民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美兰区结合“双创”,创新城镇综合治理和社区管理,推广“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城市警察”等做法,依法治旅,让游客游得舒心。对旅游从业人员、窗口工作人员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人人都是旅游环境的理念,大力推进诚信服务,倡导文明风尚,塑造讲文明、重礼仪、诚信友爱、热情好客的国际旅游岛形象,使人人成为国际旅游岛形象的展示者和推广者,建立政府、企业、居民、游客“四位一体”的全民营销推广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