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 践行孝德文化倡议书
弘扬传统文化践行孝德礼仪全面开展孝德礼仪教育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帮助未成年人塑造良好的品格,助力“厚德镇海”建设,镇海区以孝德、礼仪等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和重要载体,围绕“习行孝德、明礼知仪、感恩社会”主题,在全校开展“弘扬传统文化,践行孝德礼仪”行动,从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最基础的礼仪要求入手,倡导廉洁文化,全面培养学生孝亲敬长的道德品质、明礼知仪的行为习惯和感恩社会的人文精神,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高广大青少年儿童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
一、“弘扬传统文化践行孝德礼仪”三年行动的主题内容
1.习行孝德。孝敬父母,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情感,是青少年儿童一切良好品德形成的道德基石。习行孝德,就是要求青少年儿童从孝敬父母、长辈入手,将日常活动与孝德文化紧密结合,鼓励学生从小事入手,从身边做起,以孝德情感、孝敬用语、孝亲行动为重点内容,培育学生知恩、感恩、报恩的孝亲情感和知孝、懂孝、行孝的敬养行为。
2.明礼知仪。“做人先学礼”,礼仪是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礼仪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明礼知仪,就是要求青少年儿童从最基本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入手,培养学生形成宽容、谦让、诚实、守信的待人态度,养成热情、大方、礼貌、友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树立自律守信、洁身自好的廉洁意识,引导学生在校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在社会尊老爱幼、礼貌待人、尊重和扶助弱势群体,进而培养学生明礼尚德、宽厚友善的良好品格。
3.感恩社会。“一个人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感恩是个体对社会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教育是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和生命教育。感恩社会就是要求学生在孝敬父母、礼貌待人的基础上,从“小爱”到“大爱”,主动关注社会、走入社会、回馈社会,引导学生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存善心,行善举,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懂感恩、知奉献,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二、“弘扬传统文化践行孝德礼仪”三年行动的工作任务
在开展孝德礼仪教育三年行动中,区教育局将突出创新性,丰富活动载体,全面推进六大行动。
一是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行动,大力倡导以《三字经》《弟子规》《道德经》等为主要内容的经典诵读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诵读书目,注重分类、分阶段循序实施,保障学生每天有时间诵读经典、每周有课赏析经典,推动诵读活动的常规化。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2.建立管理机制。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具体工作落实到人的管理责任体系,在人力、物力和财力及制度上给予充分保证,逐步形成一套深入、持久的管理机制。
3.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制订考核评价体系,对各学校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立体化考核评价。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制订新形势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大力开展先进典型的评比、表彰、宣传活动。
4.实施分类分段推进。按照循序渐进、分类分段推进的要求,对各学段学生制订不同的教育目标和要求,使教育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和行为成长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