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博物馆观后感
——历史的传承,使命的接力
身着军服,步行来到哈工大博物馆。哈工大博物馆位于哈工大“老土木楼”内。此楼建于1906年,1909年是俄驻哈总领事馆,1920年为中俄工业学校(哈工大前身)。时光荏苒,这座承载着100多年历史的古楼依然矗立在这诉说着属于她的故事,百年风雨在她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而岁月的流转也在她的心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她虽不算宏伟,但也有着庄重高贵典雅的气质。因为她不仅是珍贵的欧式建筑文物,而且在她的怀抱中成长出中、俄、犹、日等国的英才,为世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我迈开步子,继续寻找工大的厚重、精华、责任与坚持。博物馆给了我这样的一个机会,让我领略那些遥远而又亲切,震撼而又温馨的场景。工大的历史画卷正在被我一点点打开,而我又何其有幸能与前辈们一同分享这其中的美妙。历史的大幕拉开:1920年初的一天,一批俄国工程师和中东铁路局要员正在谋划着在哈尔滨建立一所工科高校„„他们不知道此时的我们正在追寻他们的脚步,不知道我们正在享受着这所高校的恩泽,不知道我们正在为学在哈工大而感到自豪。一件件历史的遗物告诉了我那遥远的故事:1920年学校的筹建章程、1922年的招生广告、第一批中国本科生、1920年的预科学生教材、20世纪50年代翻译的苏联教材、整理规范的苏联专家教学笔记„„脚步穿过了世纪的门槛,我看到的是哈工大在航空航天方面的巨大成就,神舟飞船,探测卫星,宇航服等等,一封封的感谢信,一次次成功地完成任务,表现出的是哈工大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任之重,责之大,工大人不懈努力中的苦累汗水深埋在祖国的荣誉之中。
我非常享受这次的参观过程。自豪,欣喜,难掩于表;责任,奉献,承担于肩。“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不仅是对前人的认可,也是对后人的鞭策。作为一名国防生,我更应该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觉悟,铭记责任,竭诚奉献,求真务实,崇尚科学,团结友爱,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从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全面发展,努力为国防事业做贡献,牢记使命,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