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工作体会

从事文字工作的心得体会

转眼之间,工作已经九个月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从乡镇科室到市政府办公室,工作的主要内容从公文管理到文字写作,工作性质发生了一些变化,写的文章数量有所上升,这使我对公文写作的感受也更加的深刻。就我自身而言,我觉得写好公文,凭的是一份投入,更是一股激情。一篇好的文章,也像一个人,它需要有血、有肉、有情,当然更要有灵魂。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厨师,一件件普通的素材在我手中化成了一道道美味的佳肴。仔细思量,其实写作,可以给人带来无穷的快乐。通过近几个月的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的实际工作,让我对文字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不妥之处还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帮助我不断提高。总而言之,文字工作要想做得好,其实并无诀窍可言,关键是领悟好三个字,即“勤、实、悟”。

一、在“勤”字上下功夫

“勤”,顾名思义就是要勤快,勤能出效率、出成绩。一是要脑勤。要勤学、勤练、勤思,苦练“内功”,拓宽知识面。读书,写作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学习、掌握党的路线、方针及公文写作规范是前提,熟悉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的情况是基础,收集重要数据、重要信息是关键。1

古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做为一名合格的文字工作者,只有保持旺盛的学习上进心,不断从书山报海中汲取营养,才能领略时下党的新思想、新政策、新观念,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所写的文章才能和实际工作的需求相统一。例如:在起草某些文件的时候,首先要搞懂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题有哪些,最新的要求又要在哪几个方面去体现,这样创作出的材料,才能体现主旨,和时下最新的要求相符合;以前在我这方面的经验还十分缺乏,拿到一个材料,粗略的看了一番,也没有弄清楚其中的要求,需要在材料中反映哪些方面的内容,只是急于着手,想把材料快点弄出来,结果往往是投入了精力、耗费了时间,但材料和实际要求脱节严重,为此我也受到了领导的批评,但同时他们也耐心的给我指出了问题,帮助我改正不足,虽然现在在这方面的认识有所提高,但问题还有很多,还需要自己更加主动、耐心细致的去改正。二是要腿勤。文字工作者的工作范围一般相对较小,看得少、听得少、获得信息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多跑、多问、多想。要向有经验的同事多请教、多交流、多问个什么,这不仅能保证获得详实的第一手资料,还是一条快速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的捷径。多问、多观察、多思考,别人不注意的细节我注意,别人挖掘不出的亮点我挖掘,2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我认为一篇好的文章不再于说了多少,而在于听者记住了多少;不在于讲了什么,而在于人家听进去了什么。因此文章的语言必须做到简洁精辟,力求达到“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效果。首先,为人处事要实。一是依据要充实。由于文字工作者工作地位特殊,在讲话、写文章时都要有根有据,不能不负责任地提笔乱写;要在以事实为基础的前提下说老实话,做老实事,行老实文。二是工作要扎实。给领导和上级反映情况,向下级部门传达领导指示、批示等,必须实事求是,对重要的情况和数据要认真核实,反复校对,确保万无一失。毛主席曾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写作也不例外。不调研,仅靠下级报上来的材料综合归纳、或拷贝一份相类似的材料不结合实际工作认真梳理,修整,文章就会有掉进“假、大、空”陷阱的危险。对于办公室从事公文写作的工作人员来讲,要想把材料写好,手中没有各种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是不行的。虽然实现自我提高和超越的途径很多,但现实可行的一条则是善于积累各种资料,学习运用他人的经验,即“借梯上楼”。

三、在“悟”字上把握好度

这是做好文字工作的要点。文字工作者要有较高的悟性,对周围发生的事,必须能够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善于在复杂的环境中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一是要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作为文字工作者,说话办事既要有政策观念,又要讲原则,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灵活把握,把解决问题、提高工作实效性作为作为工作中心。二是工作要分清轻重缓急。哪些工作必须马上做,哪些可暂缓,应做到心中有数,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做到急事先办、不急的事后办,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按顺序来,就容易误事,甚至贻误工作进度,给单位带来负面的影响。三是要围绕领导思路开展工作。文字工作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为领导服务。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围绕领导思路展开,决不能出现偏离服务主体的情况,尽量掌握揣摩出领导的工作意图,及时无法揣摩,也应当及时向领导请示,防止出现偏颇,影响工作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