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黑龙江博物馆感想

2010年11月17日,在我学院党委的组织下,我们第二十二期预备党员来到黑龙江省博物馆参观,促进大家对黑龙江历史的了解,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每天生活在这个城市,却有一种“不知庐山真面目”的感觉,除了上学时的历史课本之外,再没有真正立体全方位的去了解过我已经待了快3年的哈尔滨。

这次参观,让我对黑龙江博物馆有了些了解。黑龙江省博物馆是一所大型综合性省级博物馆,是保管、研究、展览黑龙江历史、文物、艺术与动植物等的科学中心。为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郭沫若先生题写馆名。

通过参观,我对哈尔滨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

一为博:

黑龙江省博物馆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陈列面积包括临时展览为3000平方米,库房面积近3000平方米。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文物标本107400多件,其中一级藏品84件,一级标本1件。此外有图书4万多册。馆藏自然标本较多。岩石、矿物、土壤、动植物和古生物化石标本共7万多件。历史文物、少数民族文物及绘画等共有3万多件。金代文物和赫哲族文物较为丰富。字画以现代画为重点,著名艺术大师潘天寿的作品收藏较多。“北大荒”版画早期的代表作也是馆藏特点。

二为史: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哈尔滨的美无处不在。独特的传统服饰,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哈尔滨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哈尔滨的精神文明之美。

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黑龙江古代历史文物、邓散木艺术陈列馆、自然陈列、生命启航、蝴蝶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各种藏品生动地反映了生活在这块黑土地上的先民与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方面联系与交流,以及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风貌。

这次的参观活动很短,但这次的文化眩熏醄让我见识了很多。了解明白哈尔滨历史,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城市,才会真正热爱她。参观之后,我走在街上总是有意无意的用欣赏的目光去观察路边的建筑;每次看到有损市容市貌的行为时心中总是想,这么好的城市,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爱惜她保护她。博物馆是一个窗口,面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让大家都来了解哈尔滨,热爱哈尔滨,进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很难想象一个乱贴小广告或随意扔垃圾的人会是一个对城市,对国家充满感情的人。因此,倡议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参观,倡议大家前去参观,倡议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到哈尔滨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