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心得体会
1.广东四大园林
佛山市顺德区的清晖园、和佛山市禅城区的梁园,番禺的余荫山房和东莞的可园
2.广东三大民系
广东的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3.四大剧种
京剧、黄梅戏、粤剧、豫剧4.四大名绣
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5.广东四大名山
丹霞山、西樵山、鼎湖山、罗浮山6.广州佛教四大丛林光孝寺、六榕寺、华林寺和海幢寺
7.广州历史名胜古迹
南越王墓,三元宫,镇海楼、大元帅府、光孝寺、怀圣光塔、秦代造船工场遗址、五仙观、岭南第一楼、明代古城墙
8.岭南的民间艺术粤剧潮剧五架头岭南画派
岭南盆景舞龙舞狮
广东曲艺广州茶楼文化东莞木偶戏佛山秋色东莞百子论文番禺水色
9.广东音乐的代表作
《旱天雷》《雨打芭蕉》《平湖秋月》《寒鸦戏水》《禅院钟声》《步步高》
10.地方戏和代表剧目
粤剧《黛玉葬花》《宝莲灯》
潮剧
《荔镜记》《苏六娘》汉剧《辕门斩子》《齐王求将》豫剧《红娘》《抬花轿》《春秋配》越剧《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11.南越国建国赵佗立国
12.四点金潮汕的民居,多是以“四点金”为基本形式发展变化而来的,“四点金”类似北京的“四合院”,整体为一方形,中轴线为前厅→天井→后厅。前后两厅各有东西两间旁房,占据整座庭院的四角,故谓“四点金”
四马拖车“驷马拖车”也称“三落二火巷一后包”,是“四点金”的复杂化
13.广东最出名的花市广州14.广东五岭
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15.华美公司的第一部电影名字庄子试妻
16.客家人祖训人往四方
励志名扬崇宗敬祖
恋土爱乡孝悌忠恕
笃守伦常尊师尚学
修身勤上宜习正业
奋发农桑端行正品
和睦礼让戒赌戒淫
惩恶扬善法礼不违
伦理不乱毓德垂后
千古相传谨尊祖训
世代隆昌1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神秀
简述题
1.禅宗
禅宗是中国佛教一大宗派。因第六代祖师以前,每代只单传一人,类似上古尧舜禹之禅让,故名禅宗。禅宗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亦称佛心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主要依据是达摩的“二入”、“四行”学说。“二入”指“理入”和“行入”。理入是凭借经教的启示,深信众生同一真如本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盖,不能显露,所以要令其舍妄归真,修一种心如墙壁坚定不移的观法,扫荡一切差别相,与真如本性之理相符,寂然无为。这是该宗的理论基础。行入即“四行”: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与称法行,属于修行实践部分。惠能继承这一学说,在《六祖坛经》里主张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认为“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一切般若智慧,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若识自性,“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提出了“即身成佛”的“顿悟”思想。其禅法以定慧为本。定慧即“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指“定”,“生其心”即“慧”。惠能从“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经文中,悟出了定慧等学微旨。禅宗的一切思想,皆从此义引申扩充而来
2.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居形式引申出的岭南建筑的特点
客家民居也有聚族群居的特点,城堡式建筑是其一大特色客家土楼围屋
广府建筑的大部分村落都是梳式布局,或者称平面网格布局,典型的广府民居还有一个很大的“镬耳”特点,以其屋两边墙上筑起两个象镬耳一样的挡风墙而得名;在潮汕,农村传统民居的样式用形象生动的名字来命名的,如“四马拖车”、“四点金”、“下山虎”等等。岭南建筑的特点岭南建筑的特点,第一,就是依据自然条件包括地理条件、气候特点,体现出的防潮、防晒的特点;第二就是大量吸取西方建筑精髓,体现了兼容并蓄的风格。
3.岭南思想文化的特征引申出岭南文化的世俗性的体现
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岭南文化为原生性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农业文化与商业文明并重,传统民俗与现代时尚交织,开放创新与保守陈旧呼应。岭南文化则具有浓厚的世俗性和实用性,比较重实际、重实利、重实惠。岭南文化这种较强的现实取向和唯实精神是由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决定的。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经济与文化的交往的另一种表现是文化融合。各民族在一定时期内,有着一定程度的共同利益和观念,能够和平相处,甚至成为友好国家、盟友或伙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民族问的文化差异逐渐缩小,冲突减弱,并有逐渐融合的倾向,各国家或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都或快或慢、自觉或不自觉地与国际惯例逐渐接轨,就连语言也越来越超出它源出的那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越来越具有更多的国际文化内容。所有这些,都体现出世界文化大融合的趋势。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在与世界各国的普遍交往中,中外文化,特别是中西方文化在交流中,既会有文化冲突,也存在着文化相互融合的一面。对待中西文化冲突,尤其是在外来文化处于优势,而本民族文化处于劣势的情下,决不能对现有文化传统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简单地把它归结为“旧文化”,全盘照搬外来文化。在文化交往中,对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进行拒绝、排斥、抵制,把中国文化传统放在与外来文化完全对立的地位,而看不到它们之间既存在冲突的一面,又存在融合的一面,也是不对的。前种态度是西方文化中心论,后一态度是民族文化本位论。两者均应摒弃。在对外经济文化交往中,应保持开放的态势,虚心学习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加以吸收、消化。并根据本民族自身的需要,迸行自我改造、自我创新,力求做到文化整体的均衡、协调发展,避免片面性。使“娴静”“内敛”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跃动”“外向”的西方文化相映,使东方的责任意识和西方的权利思想相辅,从而生成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
考试安排6.13340104
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