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择医行为的导医服务技巧
导诊组:盛德群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导医作为优质服务的一个组成部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导医是医院的服务窗口,在医患之间承担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与“纽带”作用。2004年,我们就门诊病员的择医行为与导医技巧做一探讨,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培养导医的综合素质
我院是新建医院,导医全部为应届毕业生,与我们的要求有一定距离,为此我们加大力度对导医进行了有目的、有系统的培训:首先制定了导医工作职责、服务规范、护士礼仪规范、急诊接待规程等,对每个导医定期实行案例模拟式培训。同时对导医护士也做出素质要求:必须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性,如眼神、姿态、反应等,并要求掌握本院的专家队伍建设和各科的先进技术和设备,通过严格培训,结合理论考试、技能考核择优录用。目前构建了一支较为理想的导医队伍。
2、实施不同择医行为的服务技巧
我们通过长时期对门诊就诊病人的择医行为,深入了解仔细观察,大致归纳为4个类型作一探讨:
(1)固定型择医行为:多见于老年病、慢性病和专科急诊的病人,其择医行为特点是: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需要固定医生,对病人病情熟悉、方便咨询,病人易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他们对医生、诊室、医院环境较熟悉,大多能自行去候诊。
导医技巧。导医应做到主动迎接,病人候诊时送水,医生休息时及时联系,并与病人沟通和健康宣教;对就医不便的残疾人和老年人应给予全程服务,如轮椅护送、缴费、取药、检查及治疗。
(2)盲目型择医行为:常见于初诊或对医学常识了解较少的病人,其特点是:就诊盲然,对所患疾病不能正确选择就诊科室,甚至有时病情诉说不清,导诊分诊困难。
导医技巧。对初诊病人做到“3.2.1”的服务(3米注视、2米点头微笑、1米问好),热情迎接,详细问诊,指导就诊,带领病人取药、检查、治疗等,讲解注意事项,同时做疾病的宣教,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使患者得到人性化的关怀,从而赢得患者的信赖。
(3)选择型择医行为:常见于性病、男性病、妇科病人等。其特点:病人具有一定的隐私和要求,患者不仅求医心切,往往有恐惧感、羞耻感,既期望医务人员接纳,早日康复,不留后遗症,又希望为其保密,此类病人选择就医十分强烈。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2、通过2年对不同择医行为的导医服务技巧探索,我们认为,从事导医工作的护士,必须加强专业性培训,强化导医不仅要掌握病人的择医行为还要从生理、心理、社会的角度去了解服务对象的要求,采取针对性地导医,才能有效提高病人对导医的服务满意率。
参考文献
1、魏瑛琪,王玉玲,韩玉芳.门诊导医流程再造与实践,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0):70